2009年12月24日星期四

云淡风轻:激进和中庸

前阵子,在华教节晚宴暨林连玉精神奖颁奖礼上,看到大会表扬对华教有贡献的胡万铎及林碧颜之外,也听到了来自华教界的声音和另类表演,遂想起了白天因公无法参与的沈慕羽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及已故沈老的音容。
今年林连玉基金会邀请了12位来自港台和新加坡的学者,深入探讨我国华教斗士沈慕羽在文教、政治和社会方面的贡献。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副教授何启良博士坚持全集出版沈老日记。何博士计划在10年内分3阶段出版沈老多达52本的日记,让世人了解沈老生前的内心世界。
据悉,沈老自1957年开始写日记,到今年1月 7日共留下约1000万字的日记,打破了中国史上记载的最多700万字日记。
写日记是极其考验毅力的事,从这一点可窥见沈老的执着和信念,他对于华教事业也是如此锲而不舍。前年,我和摄影师曾在马六甲孔教会专访沈老,提及华裔权益和华教课题时,当时身体抱恙的他,立即正气凛然、声如洪钟地批判和斥责,那些情节至今依然历历在目。
那年也是沈老95岁寿辰,我和摄影师再赴古城摄猎寿宴的盛况,印象最深刻的是沈老发表颇长的演词,当时有位部长应邀坐在主宾席,沈老用心良苦大无畏,毫不留情面地数落华人政党没有积极扮演捍卫民族教育的角色,字字铿锵有力,如当头棒喝,引起台下的共鸣,掌声此起彼落。
难得的是,部长也面不改色,从第一个字听到最后一个字,原本听说会提早离席,结果还是待到散会那刻,和所有出席者同步离场。
在不同的角度和岗位,也许很多人都自认在为华教献力,却未必敢在沈老面前论功绩,因为在一生奉献华教的沈老面前,那些所谓的功绩微不足道,一如投入浩瀚大海的一块小石,激不起浪花,只能闷声消失碧波中。
我们周遭有太多擅长说话的人,受邀上台致词时,一开腔如滔滔江水,光说不做,为人诟病。立德立功立言,先有德功,再立言,正是少说话,多做事。
沈老今年2月5日辞世,华教界痛失一位元老,令人扼腕。像沈老那样敢于诤言的不乏其人,拿捏得当、一字一句掷地有声的却少见。言语稍一过火,就成了激进分子;歌词稍一逾矩,极可能须付出代价。
在激进言语中以中庸步伐前进,是走钢索的行为,却不啻是争取华教权益的诀窍。

(原文于2009/12/24刊于『言论版』)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