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7日星期三

云淡风轻:改革必经之路

那天,在报章上看到吾友一脸狰狞地跟其他“斗士”推挤的画面,忍不住发短信给他:“可怜华教!”没多久收到回复:“改革必经之路。”
这些年来,由于职责所在,一直与热心华教的人士星月同行,在这场董总内斗的风波中,看到吾友们的面孔,从方方正正的脸,渐渐走形,五官快要挤在一块。吾不欲观之。
吾友A说:你们家记者对我的提问很尖锐……。
吾友B说:你们家报道算中肯的,执笔人虽有立场,但下笔时保持公平、公正。
两边都是吾友,两边也不再是吾友,烽火连天之际,两边都不能靠,两边都不可靠。

革命免不了流血

凡革命,免不了流血、牺牲、破坏。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绘画绣花,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动,是一个领导层推翻另一个领导层的计谋。
据说在辛亥革命前,康有为曾经以法国革命为例吓唬人们说,革命会人头滚滚,血流成河,伏尸百万,然而,辛亥革命虽然有流血、有牺牲,但是并不大,社会更没有大破坏。
苏州反正时,为了表示象征意义,只命人挑去了巡抚衙门屋顶上的几片瓦。旋踵之间,制度大变,出现了新旧两重天的迥异局面。这不能不说也是个奇迹。评论员认为,辛亥革命之所以胜利快、代价小,原因之一在于满洲贵族集团的“自作孽,不可活”。
真心为华教,千万不要自作孽。
其实局外人早已看腻了董总乱局,其实局外人都不想多谈清官难审的“家务事”,可是在谩骂和人身攻击之余,社交媒体出现一个帖子,将某一阵营诸公的手机号码公诸于世,广邀网民早晚致电“问候”,这种做法,匪夷所思。

华社有把尺衡量

如果说:流血是改革必经之路,一旦成王败蒄,再狰狞的面孔也会被人淡忘。事实上,华社心中依然有一把尺,衡量得出斗争和信念之间的实践、破坏和建设之间的差距。流芳百世或遗臭万年,不是你我说了算。
我依然记得某年走入一所华小办活动,那位年轻的家协主席居然视董事长为斗争目标,他自称是“民国思想”,努力了十年,却推不翻董事长。
今年我再次踏入那所华小,见到的多是新面孔,在校园待了两个多小时,猛然记起这就是“民国思想主义者”革命的原点,没有了他,三机构领导一团和气,甚至邀另一所华小联办活动,不分你我、不计较谁付出的努力多,全场活动所筹得义款将由两校均分。这种合作无间的精神值得推崇,因为一所学校的三机构都可能出现矛盾,更何况两所学校六大机构,要真正磨合,需要高度的信任和包容。
三机构领导有争议,要发展学校谈何容易。董总继续乱、继续斗,华社的信任和包容继续耗损下去,最后谁将渔翁得利?衮衮诸公,请三思再三思。
(原文刊于20150618《言论版》)

云淡风轻:沉甸甸的“情锁”

生命中有无法承受的轻,也有无法承受的重。
法国巴黎素有“浪漫之都”、“恋人的城市”的美誉,塞纳河上的情人桥,是爱被永远“锁”住的地方,因为自10年前开始,各国情侣最爱在桥的围栏挂上情锁,祈求爱情顺利。
这座艺术桥连接巴黎左岸和罗浮宫,桥上布满了数十万个情人锁,每一个锁上面都留有爱的讯息。锁上了情人锁之后,爱侣们把钥匙扔到塞纳河里,作为“永恒爱情”的见证。
10年来,情人桥见证了一个个爱的盟约,定情信物越来越多,成了沉甸甸的“情感包袱”。近日,基于桥身不胜负荷险下塌,巴黎当局为了安全起见,唯有封桥一周,将重约45顿的 70万个情锁被一一拆除,70万对情侣的爱情见证没了,连灯柱上的情锁都无法幸免于难。
有人戏言:拆散一对是一对。
有人慨叹:爱情原本就锁不住。锁未生锈,心已亡。
情锁,只是旅游景点的一个噱头。曾几何时,人们忘了情人桥的本质是通行,而不是锁住爱情。
情锁,只是人类情感秀的一种花招,从反面论证了人类爱情的脆弱。激情澎湃时,情海惊涛骇浪,却忘了爱的本质。
我国华社心中最大的“情锁”,是华教。人人心系华教而不忍看董总分裂,可是两派恶斗拉锯了好长的一段时日,仍无和解之势,也毫无罢休之意。“救亡”成了纠众批斗的噱头,捕风捉影的阴谋论转移了众人的目光。
有些人天生一幅受害人的模样;有些人恰恰相反,一脸凶神恶煞的,就算遭迫害,在旁人眼中也必定是加害人。天生的长相,加上煽情的情感秀,很容易博得支持。
在这个非常时期,第三者的任何立场都不是立场,而是私心。有人倡议当权派和挑战派双双下台,结果很快遭抹黑围攻。我始终认为,有建设的一方,才是真君子。诸多借词使手段保权位,却无法针对棘手的华教问题做出积极行动的,就算措词再堂皇,就算能发动数千人激情高喊英雄,也只是自欺欺人。
为了保住一座艺术桥,数十万人的情锁全部拆掉又何妨?为了保住华教的堡垒,两派人马鞠躬下台又有什么值得可惜?
路遥知马力。
(原文刊于20150604《言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