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8日星期二
云淡风轻:走入集美,遇见陈嘉庚
循着《南洋商报》创办人陈嘉庚的足迹走入厦门集美,我联想起龙应台提及的“断裂的记忆”。
写完《大江大海1949》之后,龙应台继续索寻战争历史的足迹。凭着珠丝马迹,她终于找到妈妈的妈妈,也就是有关外婆在大陆的事迹和故居,深切体会到:记忆彻底断裂,关键在于“战争”。战火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亲的人成了“零”的存在。
2016年 1月 7日,时隔六年,龙应台再次到北京开讲,主题为“倾听一个人的记忆”。她分享了对于个人、集体记忆的感想,并鼓励读者用磨砺“自觉之剑”,去照亮和辨析特定取向之下,正逐步消失的记忆与情怀。两岸血浓于水,迄今却仍未放下成见,在政治上互相孤立,她认为,两岸此时要走入互相“倾听”新格局。
小行星命名陈嘉庚星
在《南洋商报》工作多年,对于创办人陈嘉庚的认知却不甚了了。上周,有幸随同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所创设的嘉庚学堂学员们走入集美,我才看清一代伟人的真人轶事,苦苦思索这份报章与这位创办人“断裂的记忆”,渐有领悟。
龙应台找回妈妈的妈妈的记忆,是兴奋的。我在集美寻找陈嘉庚和《南洋商报》的记忆,却是零星的,近乡情更怯。
当年陈嘉庚选择了厦门集美,大事发展硬体设施和人文建设,从“穿西装戴斗笠”的建筑风格、浓浓南洋风情的“五角基”,从小学、中学到宏伟的厦门大学等,一砖一瓦、一条马路一座桥,都深深地影响着集美人。所谓的“陈嘉庚精神”,精简成两个字:“诚毅”。诚以待人,毅以处世。
为了表扬陈嘉庚的贡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于1990年11月5日宣布,该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2963号的小行星誉名为“陈嘉庚星”,永载史册。迄今,每年10月份,也就是陈嘉庚诞辰的月份,集美区有各类庆祝活动,路上随处可见写着陈嘉庚格言的提示版或公益广告,在在显示陈嘉庚深远的影响力。
前几年,吾友走访集美学村,回来有感而发:陈嘉庚在中国是“现在进行式”,在大马却是过去式……。当我亲身走入集美“聆听”陈嘉庚时,才恍然大悟。
陈嘉庚爱国爱乡,将毕生心力投注在集美,基于国情不同,他和马新的关系陷入断层。他在新加坡的家人,也是近来在中共海外联谊会致力撮合下,成功“寻亲”,将陈嘉庚的后代聚在一起,进而带动陈氏家族互认欢聚的机缘。
习总吁弘扬嘉庚精神
《南洋商报》与创办人陈嘉庚在实质上“渐行渐远”,然而不朽的“陈嘉庚精神”值得大马华社、文教界及商界推崇和学习。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是陈嘉庚的人格特质。经营事业、兴学办校,都可以从陈嘉庚事迹中得到启发。
2014年,在陈嘉庚先生诞辰14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厦门市集美校友总会回信,勉励广大华侨华人大力弘扬“嘉庚精神”,深怀爱国之情,坚守报国之志,共圆民族复兴之梦,引发舆论强烈关注。
短短一个星期的寻“庚” 之旅收获丰硕,我们在集美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听课,游走于烙印着陈嘉庚信念的社区,在龙舟池畔留下许多美好记忆。夜晚梦回龙舟池,那耀眼的灯火、小伙伴们的欢声笑语,以及天上那颗“陈嘉庚星”所发出的光芒,燃亮了心灯。
走入集美,遇见“陈嘉庚”,美事一桩。
(原文刊于20160630《言论版》)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