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9日星期三
云淡风轻:自我疗愈的伤痛
前阵子,英国哈里王子接受《英国每日电讯报》(The telegraph)的访谈时,罕见地提及了母亲戴安娜王妃的死对他的打击,他“封闭了自己的情感”近20年之后,终于寻求心理治疗帮助应对悲痛。
追溯往事,黛安娜与查尔斯的婚姻失败收场,加上遭遇车祸身亡,对15岁的威廉王子和12岁的哈里王子造成双重打击。漂亮温柔又亲切的母亲突然离世,两个小王子六神无主,低着头跟在棺木后面,陪母亲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内心的伤痛无以言喻。据说棺木上的花环中放着一张小卡片,写着“mum”的字眼。
读到这里,我深切感受到小王子们内心的痛。
至亲骤逝,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有如锥心之痛;对于深居皇室的小王子来说,更如晴天霹雳。走不出伤痛,积郁成疾,不得不看心理医生。哈里王子费时20年才把心事说出来,心头的抑郁有望一点一滴化解。
解铃还须系铃人
隆雪华堂妇女组与《南洋商报》联办的“寸草心”征文比赛,让我每一年都有机会读到一些感人的文章,一些感人的情节往往回旋在记忆深处,有位作者在文章一开头就说:“这些年,我碰都不敢碰这些回忆……。”
有位好友也曾经告诉我:爸爸去世两年以来,她绝口不提爸爸,只因她对爸爸的骤逝深感愧疚:要是当时多关心几句,也许爸爸就不会为不愉快的事而纠结烦恼,咽不下那口气而带着怨恨离世……。
心病还需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悲伤、忧郁、愤怒等负面情绪需要适当的宣泄管道,别让身心囤积毒素,“埋毒”、“藏毒”,最后“中毒”,郁郁而终。
轻者,可以向身边友好倾吐心事,逐步淡化负面情绪,将专注力转移至其他事物,有助减缓情绪的波动;重者,唯有向专业的心理医师求助了。
犹记得在电台听过心理辅导师的分享:当朋友陷入至亲骤逝的伤痛时,不要以为不提及伤心事就没事,其实更好的关怀方式是借出一双耳朵,耐心聆听不争辩不纠正,让对方娓娓道出内心感受,缓缓抚平伤痛, 慢慢自愈。
我的朋友花了两年才打开心结,主动提及丧父的痛,哈里王子却费时 20年走出丧母的阴影,只因当年年纪小,应对伤痛的自愈力相对弱,反观哥哥威廉王子的际遇大不同,不但选择了跟亡母气质相近的凯特,并以戴妃当年所戴的蓝宝石戒指向凯特求婚,赢得美人归,并组成美满的皇室家庭。
绝口不提,并非最佳的疗伤方式;抒发内心的感受或下笔写出真情,都是绝佳的疗伤方式。逝者已矣,敞开心门,走出伤痛迎向未来,才是告慰已逝亡魂最佳的方式。
(原文刊于20170420《南洋商报》言论版)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