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5日星期三

云淡风轻:报童瑞恩与巴菲特



上周日逛书局看到《报童瑞恩》和喧宾夺主的副题 “巴菲特赞不绝口”, 吸引了我的眼球。作为媒体人,我觉得“报童”的精神意义是值得推崇的。
作者杰佛瑞J•福克斯在书的简介中说,送报纸是美国最具代表性的工作,象征这个国家努力开创新局,不屈不挠,孜孜不倦的精神。美国做过统计,几乎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都有过卖报的人生经历,总统、发明家、作家、企业家当中,很多人都在小时候当过报童,包括股神巴菲特。
巴菲特对送报纸这份童年时的工作有多喜爱呢?他说:“如果让我在担任通用公司、IBM公司或其他企业的总执行长与报童这两者之间选择的话,我会选择送报纸,我就是喜欢,那是一种享受和乐趣。”
报童在19世纪至20 世纪上半叶,世界各国的民间故事、文艺作品中都占据了一个主导的地位,因为这个职业是提供给青少年的主要职业。美国的报童通常是十几岁的小男孩,受雇于报社,通常骑着自行车,根据分配的路线,给订户派送报纸。书中的13岁男孩瑞恩(Rain),就是在父亲的鼓励下,去应聘报童的工作,并开展了不平坦的送报经历。
在这过程中,瑞恩遇到了几乎所有报童都会遇见的挑战,如早起、坏天气、收账、拖欠报费、应聘准备、被狗咬、被人骗、估算价格、转手路线、谈判等等,不过都让他以勇气和智慧一一克服了,还被喻为造雨人(rainmaker),意即为公司带来利润的人。
经过报童工作训练的巴菲特,不但个人勤俭,对下一代的教育也毫不马虎,最发人省思的,是对“富二代”的教诲。
今年5月,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2010年度股东大会期间,巴菲特的小儿子,也是知名音乐家彼特•巴菲特接受媒体访问表示,父亲最反对溺爱孩子。他曾说,含着“银勺”出生的人,这把“银勺”最后可能变成插在背上的“银匕首”,让孩子深受其害。
日前,100位亚洲“富二代”齐聚香港,参加美国花旗银行主办的管理速成班(The Next Generation of Wealth)。这家外资银行将目光瞄准了这群“特殊”的年轻人,开设各类财富管理课程,避免他们走上“败家”之路。
事实上,彼特•巴菲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他的童年并没有因父亲的财富而显得特别,他说:“和其他孩子一样,我们需要打零工挣钱。看电影的时候,父亲也不给我们买爆米花。在别人家,这可能不正常;但是在奥马哈,我们从小从父亲那里接受的,就是这样的价值观。”
《报童瑞恩》和“报童巴菲特“的故事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倡议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还原最朴实的生命价值观。
(原文刊于16/9/2010《言论版》)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