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7日星期三

云淡风轻:才下舌尖,又上心间


上周日出席隆雪华堂妇女组主办的“舌尖上的马来西亚”跨族群多元美食与文化交流会,欣赏了华族、友族及原住民的精彩歌舞,大饱眼福之余,更在120道各类美食当中大饱口福,那一刻,深深感受到身为马来西亚人的幸福。
民以食为天。“舌尖上的马来西亚”显然源自《舌尖上的中国》。这个大型美食类纪录片从人文角度探讨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并在大马等地区转播,掀起美食潮。

宛如中华美食画卷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是老饕们的最爱,有人评说:“这幅中华美食画卷,勾起了无数中国人的胃部冲动。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舌尖》不但有美味的诱惑,更是冷暖记忆和人情世故的娓娓道来。”
当这个美食系列以英文字幕向西方国家推介时,主题被译为“A bite of China”,非常有意象,堪称“神译”。我想,“舌尖上的马来西亚”应该也可以译成“A bite of Malaysia”。
马来西亚是个多元文化的国家,表演艺术和饮食文化一样精彩。隆雪华堂妇女组选在国庆的时段主办这项活动,旨在促进三大种族的团结,反击一些别有居心的人士煽风点火,破坏各族之间的和谐。主办单位用心良苦,而事实上,舌尖上的饮食文化,足以团结全民,化解舌尖上的分歧争议。
自MH370失联以来,舌尖上的争议不断,口水战没完没了,尤其是在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助长了“网络战士”的斗志,也考验全民的爱国意识。
MH370事故爆发之初,当马来西亚被中国网民辱骂而有部分人赶紧撇清“这个政府不是我选的”,结果反而败给了强大的爱国主义潮,沦为话柄。
当MH17飞越战火重燃的乌克兰边界而被击落之后,全民悲恸,但当罹难者遗体送返国门,进行全国哀悼和降半旗等盛大仪式时,又出现了一些非议的声浪。

将心与心结合起来

一桶冰水当头淋下,作为捐助“渐冻人”慈善活动的噱头,淋不淋、捐不捐,个人选择,无须辩解,就如江湖卖艺人敲锣打鼓或炫目亮眼的海报抢人眼球一样,葫芦里卖什么药,一眼看穿。只要初衷是善意的,旁观者曲解是旁观者的问题,实践者又何须执着于一个动作或一种看法。 两度夺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的美国导演马尔科姆•克拉克(Malcolm Clarke)谈及《舌尖上的中国》这类记录片进入国际市场的潜能时说:“音乐很好,节奏也不错,几乎就是痴迷于食物,我后来知道了食物是中国的国教。但对我而言,如果以人为核心而非以食物为核心会更好……。”
在我国,当单一种族的饮食文化成为跨种族的生活习惯时,说明了各族跨越肤色和文化藩篱,奠下团结基石,但是如何进一步凝聚力量,将心与心结合起来,在任何重大议题上互敬互重,才是深层的、牢不可破的基层力量。
咬一口美食,和互咬互掐,都是同一个动作,意义却大不同。才下舌尖,又上心间的,可能是齿颊留香的美食,也可能是破坏国民团结的口水战,这个国庆月,让我们一起省思。

(原文刊于20180828《言论版》)

2014年8月12日星期二

云淡风轻:我们的足迹


早知道自己的文章会和许多报坛及文坛高手的作品一起收录在《我们的足迹》雪隆报人•作家文辑的话,我一定会慎选更好的、符合华文报人协会出版初衷的文章。
这是上周日出席新书推介礼时,油然而生的想法。
当然,我也知道,再怎么选也不可能选到什么好文章,因为洋洋洒洒逾万字的文集当中,不少是由报界资深前辈们执笔的,有采访线上的精彩片段,也有发人省思的议论文章。每一枝笔,都代表着某个年代的报业生态以及报人素养。

对新闻工作热诚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当年编辑组的一些前辈展现了翩翩风度,尽管有人弃文从商、有人荣休离职,每次见面都会听到他们的关怀和鼓励,让我仿如回到从前。
从编辑组调职业务部,断断续续写了好多年的专栏,没有大块头的论述,也没有一针见血的真知灼见,但执笔的动机不变,那就是释放善意、流露真情,力求写出有营养的小品。
每个人的立场不同,想法和做法也不一,每一段历史都能衍生出各种不同的叙述。有正史必有野史,正史出官方,野史出民间。报林轶事,有启发性的报道文学显得更有血有肉,更有可读性。收录在《我们的足迹》的精彩报道未因时空转移而褪了色,反之篇篇都充满了正能量。尽管早从新闻前线退了下来,前辈们对于新闻工作的热诚,在字里行间依然清晰可见。
《南洋商报》前副总编辑兼报协前会长陈玉水先生,从事新闻工作35年,在2014年大马新闻从业员俱乐部(NPC)颁奖礼获得终身成就奖之后,受访时坦言,每次回报馆,都抱着一颗感恩的心。“这句话我说过很多次,但我还是要说。没有南洋,就没有今天的我。”

不应该放弃笔耕

我对于当年编辑组的前辈也同样怀有感恩的心,启发我在编版之余继续写作的是已故前编辑主任陈思庆,文字铿锵有力的“书生”主笔兼前房东张景云先生,是我推崇的报人之一,他的文章曾经潜移默化地影响我的笔风。有位前辈曾经对我说:“选择文学或评论,然后花十年的时间专注于这方面的写作,十年后必有成。”当时我不理解所谓的“十年磨一剑”,而今那人早已忘了曾说过这一席话。
在负责副刊《商余》版时,我曾邀约编辑组同事写专栏;调职业务发展部之后,不同版位的主编也会邀约我供稿,我始终认为媒体人不应该放弃笔耕,因此自己的正务再忙,也不敢忽略这个双周专栏。
“人有人格,报有报格,国有国格,三格不存,人将非人,报将非报,国将不国!”谨此向有人格又能反映出报格的报人前辈们致敬。

(原文刊于20140814《言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