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8日星期二

云淡风轻:奉献的喜悦是无价的回报


2014全年10 场“我来自华校”嘉年华于上周日圆满落幕,紧接着是第二回合12场十大义演的序幕。马年“马不停蹄献华教”的征途上,一步一坑,偶有挫败感,却因感人的小故事而转化为继续前行的正能量。
话说有位企业家在逝世之后,托梦儿子交待遗愿,要他捐助其屋业发展区的一所华小。儿子醒来,不知道究竟亡父所指是哪所学校,于是没放在心上。巧合的是,承办嘉年华的A校原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因故展延一天,当新闻见报时,正好是企业家逝世七七四十九天,儿女聚在一起,买了多份报章翻阅,无意中看到了A校欲筹募300万令吉建新校舍的新闻,儿子顿悟:就是这所学校了!
于是这个家族低调地捐了15万令吉给A校,婉拒任何形式的回馈,包括在慈善晚宴剪彩等。托梦捐款的好人好事,令校方三机构领导啧啧称奇。

低调捐款不求回馈

另一边厢,B校在发动筹募400万令吉建行政大楼之际,四处寄送征求信,某天收到一封贴上60仙邮票寄来的80万令吉支票,原来是一个经常捐助华校的基金会,低调地拨出巨款资助学校发展。
“取之社会、用之社会”是个铿锵有力的公益口号,登高疾呼的、低调捐款的,成就了华校百花齐放的蓬勃发展。尽管每年不间断的筹款运动令筹款人和乐捐者都很疲惫,但是一触华教课题,华社依然会不分门派和政见,聚在一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促成一桩又一桩美事,造福莘莘学子。
今年迈入第28个年头的十大义演,以及推展了6年的“我来自华校”嘉年华,都是秉持本报创办人陈嘉庚老先生所倡议的“倾资兴学”、“以商养文”理念,履行华文报支持华教的天职。华文报的最大资源是宣传篇幅,在报端刊出华校的困境,以期获得各界善长仁翁的慷慨解囊,华文报也是一道桥梁,撮合有心公益的单位,将更多资源带入校园。学校若能善用这些平台,筹款事半功倍。
今年是陈嘉庚冥诞140周年,他终其一生积极奉献社稷和发展教育,从建设91年历史的厦门大学及101年的集美学村,体现了 “饮水思源”的精神,而陈嘉庚精神也成了跨国界的企业家典范。我们在本地企业家身上也看到了类似陈嘉庚精神的情操。

李典和捐华校2500万

今年7月份,在波德申中华中学及波小百年校庆大喜之日,金群利集团董事经理拿督李典和家族捐出100万及市价约1500万令吉的股票给波中。9月份,该公司向巴力丁宜华小认捐1000万令吉新校舍建筑费。后者是由森州瓜拉庇劳迁校到该公司发展的达城的微型小学。这位发展商及公司在短短两个月内,对华教捐献总价约2500万令吉,慷慨豪情,成为佳话。
原来当年他在波中只念了4个月,因经济问题而转去国中,但爱护波中的心从未改变过,他倡议:“如果国內每一所独中都有几位企业家协助或领养,独中根本不用筹款。”而微型华小迁校一事,他也直言发展商不应借词“献地”而应捐出建筑费,以实际行动支持建校。
我们乐见更多李典和的冒现。如果华校不必筹款,我们也不必年年披星戴月,深入各城镇筹办义演,更不必奔波劳累,在全国各地部署一场又一场的嘉年华,试图“授人以渔”,尽量以有限的资源发挥无限的附加价值。
商业社会讲究give-and-take,而非take for granted。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相关单位必须为别人留个存活的空间,因为有些回酬并非纯粹有形的物资,而是无形的附加价值。借力使力,集思广益,一起完成大型筹款活动之后,整个团队共享奉献的喜悦,才是无价的回报。

(原文刊于20141023《言论版》)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