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日星期三

云淡风轻:第一里路及最后一里路


台湾九合一选举,国民党兵败如山倒,在内阁总辞的汹涌波涛之中,龙应台辞去“文化部长”的官职,在辞官声明中阐述的“第一里路“和”最后一里路”最为触动人心,而她所坚持的“善念吸引善念,阳光辐射阳光”可圈可点。
龙应台的“第一里路”,是指在台湾文化部一千个日子里,披荆斩棘,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挣扎,最后痛定思痛,选择回到罹患失智症的90岁老母亲身边,陪她走完“最后一里路”。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这是一种选择。对于龙应台来说,第一里路和最后一里路,热爱台湾的初衷不变。对于台湾选民来说,支持绿营或蓝营,如同喝腻了咖啡改喝茶。这片土地,悲情不再。

华教不应诉诸悲情

回头看看我们自己的国土。有人说,今时今日的华教,不应该再诉诸悲情。我深有同感,今时今日的华教,应该将视角放在未来的愿景。
有句印度谚语说:“孩子小时候,帮他们扎根;孩子长大了,给他们翅膀。”我国的华文教育体系给了华裔生一双双翅膀,让他们展翅高飞。在学府生涯中,不少华裔生的第一里路始于华小,继而步入独中或国中就读,而饮水思源、回馈华教的心,不因独中或国中而有所区别。
有位本地企业家年少时在独中念了三个月,因经济问题而转到国中就读。待他事业有成,毅然拨出千万令吉支持这所独中,圆了他最初的梦。
三个月的独中生涯跟三五年的国中生涯相比,第一里路显然更不容易跨出,但无可否认的是,国中教育也成就了这位企业家,在资源相对宽裕的学习环境中,他看到了独中的资源匮乏,更激发他的雄心和决心,投身建设独中的行列。
国民教育政策备受批评,并不仅仅发生在我国,在中国及欧美国家也时而有闻。我在国中成长,以国中生为荣。在三大种族的校园里,我们学习尊重友族的文化和宗教,也学会了争取和捍卫母语文化。在原本清一色友族学生的校园里,我们成立了华文学会、在校园内辟中文壁报、办华语辩论赛等等,不但丰富了我们的中学生涯,也让友族同学及师长们接触到中华文化,成了各族和谐相处的缩影。

成人成才扎根本土

过去,许多人批评国中教育诸多弊病而盛赞独中教育;如今,有经济能力的父母纷纷将儿女送到私立学校或海外就读,与其说教育制度出现了问题,不如说是人心有问题。回归原点,教育的本质又是什么?
过去,华小生或独中生穿着校服往外筹款而受人诟病,如今,连就读于国际学校的小朋友,也会趁着家族聚会递上筹款卡来,令我傻眼:昂贵的学费不足以建设校园吗?高官显要的子女如何向外筹款呢?看来筹款也成了国际学校非正规的必修课。
在教育的道路上,第一里路,种下了因;最后一里路,回收成果。校园环境优劣,未必影响学习成果。教育成人成才,理当扎根于这片国土上,展翅高飞,飞得再高再远,莫忘原点。

(原文刊于20141204《言论版》)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