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9日星期四

云淡风轻:精神不死。华教自强


陈嘉庚纪念馆“先贤交辉”特展系列(二)之“南大精神领航人陈六使”特展日前开幕,透过精心策划的特展内容和名家开讲,让公众更了解陈六使的事迹和贡献。
在变革动荡、人心惶惶的年代,高尚的情操如浊世清流,世代传颂、历久弥新。
在物资丰裕、精神匮乏的年代,极需人文素养的提升,才不致于迷失在人云亦云和随波逐流的舆论波涛中。
踏入2017的新旧交替之际,重温伟人事迹、唤醒人文精神的价值,在在提醒我们,维护民族尊严,坚守文化的根。精神不死,正是世代相传的文化瑰宝。

南大精神非个人口号

陈嘉庚与陈六使年纪相差23岁,非亲非故,纯主雇关系,但渊源很深,尤其是在兴学办校方面,一前一后相辉映,进而衍生为今日的“嘉庚精神”和“南大精神”。
陈嘉庚与陈六使之间,有个关键年份——1950年,就在这一年,他们分别作出了人生中最重大的抉择。陈嘉庚毅然返回中国效力,陈六使则选择留在南洋贡献华社,并延续了陈嘉庚的办学精神,创建新马史上第一所华文最高学府——南洋大学。
1956年3月15日,南大正式开课,陈六使的心愿实现了,自此,也带领着南大度过无数次难关。1980年,南大难逃与新加坡大学合并为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命运,短短四分之一世纪的教育路,培育了1万2千多名毕业生的南洋大学从此走入历史。
南大既是陈六使的骄傲,也为他的人生带来极大冲击。1963年,由于陈六使支持南大学生参政,被当权政府褫夺公民权。
这个备受后人推崇的伟人,不谋眼前利,不短视心胸狭隘,在尊严和信念的支撑下,循序渐进誓为世代学子铺陈一条长远的教育路。尽管时不我予,依然赢得赞颂。
博特拉大学高级讲师徐威雄博士说:“南大精神”这个词并非在南洋大学1956年开学以后才有的。早在陈六使宣布要创办南洋大学时,《南洋商报》发表的一系列社论中提及“即将创办的大学是延续和发挥了华人在无任何援助下自发自动的兴学精神”、“南洋大学带出来了一种新马华人的期待,这种期待便是南大精神”。可见南大精神并不是个人口号,乃是深厚的历史背景下的一种精神力量。

经济立业而教育立功

《南洋商报》创办人也是当年的橡树大王陈嘉庚于1921年创办厦门大学;续陈嘉庚之后,在我国以树胶王国奠定经济实力的陈六使则于1956年创办南洋大学,双双“以商养文”成绝佳典范,不但创造就业机会,也提供教育机会,高风亮节长留青史,足以作为今日实业家的借镜。
诚如陈六使于1972年去世时挽联所写的:“经济则成大业,教育则立大功,生可谓荣,死无憾也。”
在华社和华教的长征路上,不少真人轶事深具启发性,温故知新,醍醐灌顶,在尊严被践踏、信念被动摇之际,如一盏盏明灯指引前路。没有尊严和信念的基石,成大业、立大功也不过是过眼云烟。
(原文刊于20161229《言论版》)

2016年12月16日星期五

名师早点:多生葫芦娃

20161216爱M“名师早点”:多生葫芦娃

名师早点,多知一点。
登嘉楼州政府最近推出育儿奖励引起关注。据州务大臣说,登州一年只有1万9000至2万名新生儿出世,为了达致每年2万5000名新生儿的目标,州政府奖励为人父母者,生下首名宝宝可获得100令吉,生第2名至第7名孩子,每名可获得200令吉奖励;从第8个孩子起,每生育一名孩子就可获到500令吉奖励。
过去,我们经常听到的是华人乡团组织为会员提供生育奖励,登嘉楼州可说是第一个公开奖励生育的州属。今年3月份公布的全国最新人口调查数据显示,大马华裔人口比率从2000年的26%下降至去年(2015)的24.6%,华社担心华裔权益可能受影响甚至沦为少数族群,部分领袖认为应当鼓励华人多生育。

迟婚少生育

工作忙碌和生活水平高,导致迟婚少生育,是人口增长放缓和老龄化的症结。有些华团好几年前就开始鼓励会员多生儿育女,有的给奖金,有的给金牌,但是效果不彰。由于总人口依然增加,鼓励生育并不紧急,也不是全民运动,奖励的力度远远不及邻国新加坡及其他国家。
新加坡政府自2001年初推出多项鼓励生育的措施和奖励配套,从2001年的5亿新元、2004年的8亿新元到2008年的16亿新元,接二连三的大手笔拨款,效果还是令人失望。2013年年底,新加坡政府宣布第四轮鼓励结婚与生育配套,每年拨款20亿新元,从生孩子的现金花红到住房、养育、医疗、假期和税务等多方面补贴和减免,鼓励年轻人结婚生子,希望把新加坡的生育率从1.2提高至1.5。
事实上,全球几乎一半的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同样的人口问题:宝宝出生不够多,跟不上人口老龄化。结果各国出尽法宝,鼓励国人多生育。
在澳洲,孕妇享有免费医疗保健,分娩手续费及住院费,生育一个孩子奖励3000到5000澳元,还有奶粉钱的补贴。

旅游造人奖励

在俄罗斯,每年9月12日是全国“怀孕日”,已婚夫妇可以不上班,在家专心“造人”、造福国家。刚生了孩子的妇女,在“怀孕日”前后有机会获得冰箱等奖励。
日本人为了在2030年让女性生育率达到1.8而修改法令,让3岁以下孩子的父母,每天上班时间减至6小时,还有人设计一款类似充气娃娃的假婴儿,在抚摸它时还会发出笑声,让人体验当父母的乐趣。
韩国政府在2010年决定,每个月的第三个星期三是“家庭日”,晚上7点钟,办公室的灯将会熄灭。鼓励大家回去早休息。
丹麦有家旅游公司推出一项“造人”旅游活动,只要在旅行中“造人”成功,就能获得三年的免费婴儿用品,以及一个“关爱儿童假期”作为奖励。这家公司在youtube上载一段视频,至今吸引了超过1千万次的点击率,题为《Do it For Denmark(为丹麦,做吧)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rO3TfJc9Qw)从一对老人的诉求讲述了一段年轻夫妻在旅途中酝酿“造人”的故事,里头的广告词“即使不为国家而做(生孩子),也一定会为妈妈而做(生孩子)《Do it for MOM》”据说这段视频打动了很多年轻夫妇。
对于大马华人来说,生得多不如生得好。现代24孝父母,要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最好的教育,奖励三几百块,要他们一口气生七八个葫芦娃,实在是难若登天,而且政府应当向新加坡学习,先办联谊和相亲等大型活动,撮合想结婚的单身男女,让他们为国为家而努力。
我的分享到此为止,谢谢收听。

2016年12月13日星期二

云淡风轻:素人与预言家


过去,全球的选秀节目让一个又一个素人在一夜之间网红,而今素人更上一层楼,上节目挑战天籁,打败权威,破解了迷思,印证高手在民间,大隐隐于野。
素人是源自日语的流行词汇,意即“外行、门外汉、业余的”。尽管起跑点不同,但素人也跟专业一样,幕后几经努力,积累实力,才能在大舞台挫败大腕,一举成名。于是,素人找了一个又一个舞台,期盼能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口出狂言戳中民心

没有人天生是明星,也没有人天生是领袖,素人和专家的差别在于修炼。在政坛,素人政治的崛起,体现了民主精神。爆冷击败希拉莉的第45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被喻为政治素人,他是自1952年艾森豪威尔以来首位过去从无担任公职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企业家出身,财大气粗,一脸不会为钱屈就的傲骄,屡次口出狂言却戳中无数美国人的心,燃起了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得以从脱口秀的小舞台,昂着阔步迈向白宫的大舞台,继续口沫四溅。
素人,没有包袱,可以忽视潜规则,打破旧框框,任意妄为无所畏。对权威来说,最具挑战性也最可怕的瞬间,莫过于眼巴巴看着权杖被移交到素人手里的那一刻。然而,素人的光环可以持续多久?路漫漫,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呢!
特朗普未正式就职,已经有人预言他会下台,这个人正是成功预测特朗普当选的美国大学教授。他再次预言,特朗普将面临国会弹劾,原因是他不按牌理出牌,游走法律边缘,及可能的利益冲突,而且共和党人更喜欢可掌控的副总统彭斯。承诺太多、根基薄弱的政治人物,一旦出现问题极易倾覆。
预言家有多厉害?我孤陋寡闻,只听过保罗二世是世界杯最出色的动物界“预言家”,后来无动物能及。我接待过一位自称的预言家,夸夸其谈某位前国家领袖在位时如何器重他,可惜的是,领袖下台之后,预言家也失势了,撰写预言文章却没有报社刊用。
预言特朗普下台,跟当初预言特朗普上台一样,是逆流而上的调调,不过事出必有因。

恶毒言论换来扼腕

特朗普大骂中国人窃取美国就业机会,如今又挑战一中政策,似乎忘了“抢饭碗”的中国人,也是“给饭碗”的米饭班主,将心比心,以碗易碗,恶毒言论换来的极可能是扼腕。
12月10日“2016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中国首富王健林放话特朗普,“万达在美国投了100多亿美金,有2万多名员工,如果政策搞得不好,他们就没饭吃!”中国企业在美国有一定的影响力,企业家们正在静观特朗普上台以后对中国企业的态度,才决定下一步。
据彭博报道,当天王健林在年会上表示,他已请美国电影协会主席Christopher Dodd将上述意思转达特朗普。
广东人说:有碗话碗,有碟话碟。总统态度攸关民众饭碗,砸了这一碗,能否换来更多碗,不得不三思。预言会不会成真,专家是不是“砖”家,那就有砖搬砖,有瓦取瓦。当专家变砖家,自取砖块砸脚时,看官们就群起拍砖吧!!!
(原文刊于20161215《言论版》)

2016年11月30日星期三

云淡风轻:别让鱼爬树

最近看到一则网红视频,一位律师在庭上控诉现代教育制度:“……就像用爬树能力来判断一只鱼,不但让鱼爬树,还要鱼爬下来参加长跑比赛。”
接着,他提出相关物证:现代的智慧型手机对比150年前的拨号盘电话机,以及现代精致工业的汽车对比150年前的马车,突显了通讯工艺和代步工具的极大改变。然而,150年不变的是教育现场――课堂。

代表中国希望

这是控诉现代教育不求长进的视频,事实上,不仅仅是杏坛需要改变,处于剧变年代的职场、政坛而至国家,都不得不求变。如果沿用5年前或10年前的思维和作法,因应未来10年或20年的世界,也许找不到立足之地,甚至无异于坐以待毙。
台湾才女陈文茜在2010年到南京大学演讲时,问大学生:“20 年后,中国是否能超越美国?” 学生压倒性认为“不可能!”大部分学生高喊中国太差了,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太低、民众素质不佳,贪官腐败令人愤怒等等。
这些直白听在陈文茜耳里,代表了中国的“希望”,因为“他们谦虚努力、年轻自信,对时局有意见,觉得中国太落后,要更好。”
在演讲尾声,她语重心长地引述历史:“1799 年乾隆驾崩,当时中国早已是停滞的帝国,清廷却浑然不知。如果1820 年,我在伦敦也举办类似投票:‘20 年后英国会不会超越中国?’相信90% 英国人同样回答不会,中国人则 100% 回答绝对不会。但是在 1842 年爆发的鸦片战争,英国打败了中国。”

时刻鞭策自己

世事无绝对。从当年的英国打败中国,到今日的中国随时会超越美国来看,没有不可能发生的变化。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也是一大铁证。希拉莉团队用尽洪荒之力,换来的是“蓝瘦香菇”,即使重新算票也无法力挽狂澜,情何以堪。
拾陈牙慧:“一个时时鞭策自己的国家,会往上爬;反之,每天自我感觉良好的国度,只会往下走。”
凡夫俗子如你我亦然。一个时刻鞭策自己的人,会继续前行;反之,每天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只会原地踏步,自我设限。
改变,就在当下。
“别再叫我爬树了,我是一只鱼,在水里可以游很远。”
(原文刊于20161201《言论版》)

2016年11月23日星期三

名师早点:向世界发声

20161123爱FM“名师早点”:向世界发声

11月份,是总结全年和颁授荣誉的季节,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得奖,以及香港歌手何韵诗入选全球百大杰出女性,在接受殊荣的一刻,各自表述,向世界发声。
根据英国《镜报》(The Daily Mirror)11月1日报道,英国首相特蕾莎·梅(Theresa May)为霍金(Stephen Hawking)颁发“英国的骄傲”(Pride of Britain Awards)终身成就奖(Lifetime Achievement),这个奖项是《镜报》自1999年发起的。
英国首相颁奖时大大称赞霍金的贡献,而被誉为“宇宙之王”的霍金却在领奖后,毫不留情地调侃了英国脱欧(Brexit)事件。
原来霍金是强烈反对英国脱欧的。今年3月,霍金曾和英国皇家学会的150多名院士在《泰晤士报》发表一封公开信警告说:“英国脱欧”将给英国科学界带来一场“灾难”。可惜6月公投结果,脱欧成了定局,令霍金扼腕。
霍金发表得奖感言时说:“首相大人,感谢你说这些客气的话。我每天都要面对各种伤脑筋的数字问题,但千万别让我解决脱欧这个难题!”英国首相闻言一脸尴尬,却不得不微笑展现风范。

双重“毒”标签

11月21日,消息传来,何韵诗入选英国广播公司(BBC) “2016年全球百大杰出女性”,破天荒成为香港娱乐圈的第一人。
BBC全球百大杰出女性自2013年開始,每年選出100名在藝術、宗教及人權等各个範疇具有影響力及貢獻的女性。何韻詩今年榜上有名,被BBC歸列為流行乐坛的标志性人物及爭取民主社運人士。
何韻詩(表示)入选感言是: “我不认为自己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只是在我们这地方比较坏的时代,选择做自己觉得正确的事,这结果是时代造成的结果。”
由于近年积极参与政治,何韵诗被形容为“吃中国饭砸中国锅”,今年她被国际品牌Lancome单方面取消音乐会,一度引起国际关注,并获安排接受BBC访问,解释来龙去脉及表达立场。
何韵诗是2014年香港占中事件的积极分子,当时也是被捕的艺人之一。另外,她也曾在社交媒体晒出她与达赖喇嘛的合照,因此被贴上“港独”、“藏独”双重“毒”标签。

与“巨人”斡旋

何韵诗说:“不要说自己没有选择,每个人都可以选择。”(Do not say you have no choice. Everyone has a choice.)事实上,她选择了向“巨人”发声,这些声音代表了香港一部份人的心声。
在民主社会,意见分歧的双方应该保有对话的空间。在推崇民主的欧美国家,平民甚至可以当面嘲讽“巨人”也无畏无惧,但是欧美的民主模式,未必适用于大中华。
在政治的抗衡中,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也必须对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在和“巨人”斡旋的过程中,选择费尽力量扳倒“巨人”,还是寻找跟“巨人”共存共荣的空间,十分考智慧。何韵诗在饭碗问题和政治意向之间,选择了后者,尽管这条路不易走,这次入选BBC全球百大杰出女性,给了她更大的平台宣扬她的政治意向,间接鼓励她勇敢走下去,对于积极推动民主进程的部分香港人来说是件好事,但是从大局来看,这次入选不会激起太多的浪花。
我的分享到这里为止。谢谢收听。

2016年11月19日星期六

云淡风轻:大嘴巴说了算


“我们的目的是给所有人一个发声的平台。我们相信人。面子书上逾99%的信息是真实的,只有极少数的假消息和恶作剧。”
特朗普在美国总统选举中胜出之后,很多人将出人意表的成绩归咎于 主流媒体的误导、权威民调的唬弄,以及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的助纣为虐。
排山倒海的负面舆论,令面子书创办人马克·扎克伯格不得不在自己的平台“发声”,他的团队一直在钻研更严谨的把关程序,让大家举报散播假消息、以讹传讹的恶意行为。
另一边厢,谷歌也被怀疑蓄意淡化希拉莉的负面资讯,暗地里协助希拉莉选情。

黑天鹅效应继续发酵

在科技革命和资讯爆炸的年代,有些信息会被推到你的眼前、有些声音会被塞进你的耳朵,霸气的“大嘴巴”当道,“黑天鹅效应”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思维模式,无论是在竞技场或选举台上,战略才是王道。
今年全球瞩目的两只黑天鹅前后脚粉墨登场,一是英国脱欧,其次是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黑天鹅效应继续发酵,场外滔天的抗议声浪,改变不了既定的事实。
口不择言、踢到铁板也面不改色的菲律宾总统杜特蒂,在近期的新外交政策上扳回一城,被形容为“鲁莽言论与精明战略的混合”,让人看到“大嘴巴”的无畏无惧和智取,不容小觑。

不少意见被主观忽略

比杜特帝更狂妄的特朗普,光荣地赢了美国总统选举,“砖家”不得不详研“大嘴巴”的谋略,才惊觉在纷纷攘攘的争议声浪中埋下的种籽早已茁壮成长。杜特蒂是个铺垫,让世人对“大嘴巴”有另一种诠释,而韩国女总统朴槿惠的丑闻对希拉莉的选情起着相当微妙的冲击。
当尘埃落定,胜者为王,大嘴巴说了算,世人猛然觉醒。有些浮夸是剧情需要,有些变化是微妙而深刻,有些声音击中了很多人的心,因为社会上不少人的意见被主观地忽略,待这些声音渐渐扩大,冲破传统思维的枷锁,彻底改变局势之日,就成了主流。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出自《晏子春秋》),不按牌理出牌的大嘴巴,在演完真人秀之后如何兑现竞选宣言,才是戏肉的精华。

(原文刊于20161117《言论版》)

2016年11月2日星期三

云淡风轻:媒体人的隐恶扬善

20161103爱FM“名师早点”
20161103专栏:云淡风轻
古人见面时常用左手抱右拳行“拱手礼”,这不仅仅是因为古人讲究以自谦方式表达对他人的敬意,还因为他们认为左手为善,右手为恶,寓意“隐恶扬善”。
媒体经常被批评“隐恶扬善”、报喜不报忧。事实上,相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恶”的传导,媒体的传播面更广、教化作用更大。一个负责任的媒体人,下笔之际会适度的隐恶扬善。因为媒体要担当社会责任,既要保证公众的知情权,更要促进社会和谐。
最近我先后收到两本报界前辈的赠书,一本是由马来西亚华文报人协会出版的第四本丛书,名为《媒体春秋》,另一本是《南洋商报》前总编辑冯时能,笔名冷眼所撰写的第四本股票投资著作《孙子股市兵法》。翻阅这两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提及办公室政治

《媒体春秋》是报人协会继《我们这一辈人》(2003)、《报林风云》(2007)和《我们的足迹》(2014)之后的第四本合集,收录了26位报人、作家的32篇文章,其中篇幅最多的是“个人经历”,记录了媒体人的“前尘往事”,有新闻线上的拼搏和冲劲,以及在编辑部恪守天职的沉着与勤奋,令人肃敬。同时,也有人提及当年的“办公室政治”,尽管事过境迁,积怨未消,诉著笔端,公告天下,令人感叹。
《媒体春秋》其中一篇文章提及,在20世纪60年代,《南洋商报》曾在新加坡办过两届新闻训练班,第一届学员包括冯时能,也就是今日的冷眼。
从见习记者到资深记者、经济组主任、新闻编辑、副总编辑至总编辑,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曾经劝勉后辈说:专注做好一件事,持之以恒,他日必有所成。
当年他还是记者时,挑了一个冷门的课题,花不少时间和金钱,学习解读年报,从基本面去窥探一家上市公司的潜能,自六十年代以来,他发表过无数股市分析的文章和投资心得,办过数百场讲座,吸引各年龄层的股迷追捧。

冷眼未讲先轰动

冷眼在股市累积了50年的投资经验,极力推崇投资正道创富。20多年来潜心钻研中国旷世兵书《孙子兵法》,本周六他将在《南洋商报》总社举办《孙子股市兵法》新书推介与演讲活动。未讲先轰动,至今报名的逾1500人,远远超出场地可容纳的人数。
他说:“《孙子兵法》是2500年前的著作,古文深奥难懂,幸好目前以白话文译注的版本,可以在任何一间书局买得到,只要有兴趣,加上一点决心,一定读得懂。”
我从两本书看到了媒体人的“格局”。“隐恶扬善”的本质是将职场上的人事纠纷、个人恩怨放一旁,用正面的字眼表达积极的思想,写一些让报界后进和广大读者有所启发的文章,分享有建设性的看法,利人利己,这种精神才值得推崇,这样的文章才得以长久流传。
(原文刊于20161103《言论版》)

2016年10月26日星期三

云淡风轻:不能没有董事长

上周六的“百年海乡情-开拓新思路:2016年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晚宴暨第三届陈嘉庚精神奖颁奖典礼”,是一个感人的夜晚。
当郭少容代表已故父亲丹斯里郭鹤尧领奖之后,由宽柔校友兼新闻主播陈嘉荣代读感言时,后者脱稿追述当年情景,真情流露,令人动容,当年的画面仿佛重现眼前。
1987年,逾5000名宽中学生要求绑匪放人,聚集在校园齐声高喊:“宽中不能没有郭鹤尧,我们要董事长安全回来!”。

出身英校献力华教

华教心、宽柔魂。斯人已逝,精神不朽。今年适逢郭老百岁冥诞,这位已故董事长跟陈嘉庚有相近的精神品质,积极贡献社会及文化教育事业。尽管是英文教育出身,郭老为华教奉献一生心力。
他生前担任过士姑来国光小学、宽柔小学五校、宽柔中学、南方大学学院的董事长,推动各校的发展建设不遗余力。他虽非大富大贵,但对教育却从不吝啬,2002年捐出多年积蓄100万令吉以成立宽柔基金会,并坚持不以个人的名字冠名该基金会。他先后三度捐款达300万,以协助清寒子弟,提供教师退休福利金。
郭老的精神堪称宽柔百年最大的资产,巍峨堂皇的“宽柔学村”铭刻着他对于华教发展坚韧不拔的毅力。
“Life is short, people are forgetful(生命短暂,人们善忘。)”据说是郭老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上,要华社忘记郭老并不容易。两次进行心脏手术、两次被绑架,却无阻他为社会服务,争取华校建设的心。

董事长愁钱为建校

一所学校的建设就能看得出一位董事长的用心,尤其是面对学校“钱不够用”的窘境,三五年一次为筹款而愁,董事长的担子真不小。
前阵子,有个文教团体为宣传活动到访报社,其中一人兼任学校董事长,他突然话锋一转,提及某位身家过百亿、对该校曾有贡献的家族,他滔滔不绝地离题追述 “百亿家族”与学校的渊源,很希望这个家族的后代能继续支持学校的建设。
十大义演第二回合将于明天开跑,受惠学校一边筹款一边发愁,我们一边宣传一边担忧。市道不好,慷慨的捐款人不易找,掷地有声的“百亿”有很大的吸引力,董事长愁来愁去,都是为了华校的建设而愁。
董事长不易当,华校建设不能没有董事长。扛起一校的担子已是重甸甸,更何况当年的郭老,一手包办多校的建设和发展大计,优秀人才辈出的宽柔五校、宽中及南方大学学院,如今是满园芬芳忆故人。
(原文刊于20161027《言论版》)

2016年10月4日星期二

云淡风轻:杀不死你的使你更强大

20161006《言论版》专栏
20161006爱FM“名师早点”

2016年奈史密斯篮球名人堂(Naismith Memorial Basketball Hall of Fame)入选仪式,9月9日晚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斯普林菲尔德市举行。10位篮球界的杰出球星踏入荣耀殿堂,中国的“小巨人”姚明成为史上首位进入名人堂的中国人,也是当晚第一个受邀上台演讲的球星。
姚明展现了“姚氏幽默”,短短14分钟的英语演讲,严谨而又风趣,最经典的是他感谢所有的对手。他说:
“像奥尼尔这样的劲敌让我不断进步,每一次我们交手,都让我想到德国哲学家尼采(Nietzsche)的格言: 杀不死你的,会让你变得更强大(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对关中两极化态度

最近关中再度成为新闻焦点,这个当年的“怪胎”已经茁壮成长,有了自己的校地和校舍,眼看第一批关中生就要考统考,突然平地一声雷,有心人又以关中为题,上头条了。
当年《南洋商报》率先以晨读计划走入关中,2014年,本报与关中联办“我来自华校”嘉年华以筹募建校基金。当时寄居在店屋的关中,为了筹办嘉年华还向友校商借场地。那次的活动让我亲眼目睹了关丹华社对关中两极化的态度。由于立场不同、政见不一,有些人将关中视为洪水猛兽、避之则吉,即使筹备过程中陷入人手不足的窘境,他们也袖手旁观,冷漠之情溢于言表。
关中这三年一路走来,尝尽人情冷暖、看尽世态炎凉。

盼批文能早日解决

建设,是悄然无声的;破坏,却是轰然巨响。三年后的今天,关中生来到关键的“统考年”,又有人伺机大作文章,高喊捍卫华教。那些熟悉的面孔唤醒了人们,那些一直潜伏着、无法消弭的对关中的“敌意”,关中的噩梦重现。
我个人是积极看待被揭穿的教育局官员的面孔,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果连华社本身对关中都抱持着分歧的看法,马来官员更不可能有“护苗”之心。官方并没有明确的指示, 所谓的“不阻止”未必等于“批准”,这些暧昧的用词显示出没有一方要扛起责任,谁敢放行,极可能面对秋后算账。
从这个角度来看,“揭发”是否善意的,见仁见智,但是关中生有了“临时通行证”,是一件好事。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孩子们的未来,只要通行无阻,一些小动作就可以视若无睹。
“别有居心”的阴谋论一再重演,是因为关中确实存在着未厘清的细节,一直成为诟病。权宜之计,可以见招拆招、一关一关过;长远来说,一再成为话柄,一再被炒作,会影响学校的声誉和学生的学习。对广大群众来说,炒作关中课题是令人生厌的戏码,但是参演的人却乐此不疲。我衷心希望关中批文一事能早日解决。
“杀不死你的,会让你变得更强大”。关中生,加油!
(原文刊于20161006《言论版》)

2016年9月21日星期三

云淡风轻:月是故乡明

20160922专栏《云淡风轻》
20160922爱FM“名师早点”
今年中秋节,我在浙江省桐乡市乌镇感受江南风情,并印证了“月是故乡明”。
乌镇是中国江南千年古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当地人自古以来枕水而居,被喻为“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很多古建筑至今依然保存完好,古老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交织融合,令人惊叹。

台风肆虐霪雨绵绵

中秋节当天,我们在乌镇西栅景区的老运河上看到荷花灯,小亭子里悬挂着一盏盏小花灯以及写上灯谜谜面的红纸条,点缀了传统庭园里的山水。可惜天不作美,当细雨慢慢演变成一大串的雨珠,最后倾盆而下,十分扫兴。原定在老运河摆宴席赏灯猜灯谜的计划也泡汤了。原来是不速之客台风“莫兰迪”在浙江肆虐,乌镇霪雨绵绵,在江南烟雨中失去了明月的踪迹,伞下看不到嫦娥倩影。
乌镇在近10年发展神速。杭州G20峰会于9月4日至5日召开时,距离杭州80多公里的乌镇受到注目,互联网“点亮”了千年古镇的智慧生活,全镇遍布无线上网WIFI,过去两届的世界互联网大会,让乌镇从数以千万计的江南小镇走向了国际舞台,在这里召开的国际会议,经过各国媒体的关注和大事报道,乌镇声名鹊起。
我在乌镇的第一个感受就是网速像小桥流水般畅快。对于媒体人来说,信息能够快速传播,才能夺得先机。我们是乌镇乌村的第一批海外访客,这个以田园风光为主题的新型度假村,让游客体验乡村风情和传统活动项目。我们在水上凉亭接受村委会的采访,很快就图文并茂地被张贴到网站,令人惊喜。

重点文化旅游项目

乌镇的中秋习俗与大马没两样:赏月赏灯猜灯谜,吃红菱角芋头,制作灯笼、提灯过桥等等。离乡万里,我们却在乌镇体验到“月不圆人团圆”的乐趣。连绵细雨令我们停下脚步,在乌村享受静好时光,同样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乡下质朴的民风引起共鸣,有人侃侃而谈大马新村的真人轶事,在欢声笑语之中,宛如一家人团聚话家常,乐也融融。
我们在这端,家在那端,乌镇中秋夜,千里共婵娟。中秋团圆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资产,也是值得官方和旅游界致力推广的重点文化旅游项目。
雪隆海南会馆、《南洋商报》及爱FM联办的年度活动“牵手过中秋”晚会已经超 过20年,今年在老天眷顾下,数千人无风无雨地度过美好的中秋夜,连我国青体部长凯里也带着长子参与提灯,温馨热闹的活动场景也成了中国中央电视台转播的剪影。
大中华中秋夜的美,通过网络一一展现在世人眼前。希望在全球各地举办的中秋活动,能够成为各国的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即使相隔千万里,站在地球不同的角落相呼应,浓浓乡情,月圆花好,在一样的月光下,大马人到乌镇庆中秋,中国人也来吉隆坡天后宫团聚,进一步将中华传统习俗的传承,扎根在共同的文化土壤。
(原文刊于20160922《言论版》)

2016年9月7日星期三

云淡风轻:真心奉献真英雄


在国庆日和马来西亚日听到国歌,是很温馨的一件事。在《英雄奖2.0》颁奖礼上看到各族英雄挥舞国旗的画面,更是倍感温馨。
《英雄奖2.0》尘埃落定,筹委会长达半年的筹划和部署,终于告一段落。
首相署部长丹斯里佐瑟古律在颁奖礼上说:《英雄奖》是他很喜欢的活动之一。事实上,当6位得奖人依序发表感言时,他们的故事都令人动容。
素来低调的陈美成带着母亲、妻子及最小的养子一家三口,远从关丹来到隆雪中总领奖。从高龄96的母亲到年仅三个月大的小孙儿,陈家四代同堂。未同行的其他家庭成员包括了10位各族养子女、5个女婿及7个内外孙,一家人以华语沟通,依足华人习俗和节庆,充分体现“一个马来西亚”的精神。

各族友爱如一家人

陈美成相信教育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除了施衣供食之外,他很注重孩子们的教育,不惜承担高昂的教育费,让他们也有机会出国深造。“各族友爱如一家人”的信念,在这个家庭代代相传,十分难能可贵,为他赢来“英雄”的殊荣。
在一般人眼中,残疾是“上天的惩罚”,另一位得奖人王文雄却形容为“上天的礼物”。当他“捧”着奖座在台上发表感言时,萎缩的右手伸出仅有的两根手指,他以阳光般的笑容说:“这是Peace(和平)、Victory(胜利)!”
自1999年起,王文雄在全国各地的学校和教育机构举办讲座,分享有关成功的关键以及如何更积极面对生活。他的坚持令许多不同宗教和种族的参与者改观,在生活中发掘更多潜在的机会,创造更大的成就。迄今,数千所学校的逾10万名学生参加过他的激励讲座。
化消极为积极,王文雄对生命的热情为他赢来不少掌声。
来自雪州的26岁送货员阿末费扎尔,在某个午夜接到一名妇女来电,恳求他送药给情况危急的姐姐。为了救人一命,阿末不惜开车到本身业务范围以外、距离雪州莎阿南180公里之远的马六甲万里望送药,他的故事在面子书分享之后,在为期六周的网络投选活动中获得2176个“赞”,当选“网络最受欢迎英雄”。

一滴血凝聚各族心

不因善小而不为。在能力所及,在本份以外,每一分付出和每一分用心,都显现出民间英雄的人格魅力,而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一滴血,却能换来无限的生机。
来自雪州士毛月的丘鹤平,自19岁开始成为捐血的常客,后来他也加入成分血的捐赠者行列。这30年来,他累积捐血470次,包括捐出血液和成分血,帮助了各种族和各阶层人士,尤其是癌症病患或其他危急病症的患者,度过生命的难关。他捐血的次数令人咋舌,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佩服。
一滴血,足以挽救宝贵的生命。一滴血,足以凝聚各族的心。国民团结,应当植根于各族人民的心底,流淌在各族人民的血液里。 向每一位提名和获奖的民间英雄致敬。
(原文刊于20160908《言论版》)

2016年8月24日星期三

云淡风轻:我们的情怀。我们的歌


20160824爱FM“名师早点”
20160825专栏“云淡风轻”

8月是爱国的月份,爱国的方式有很多种,奥运选手夺得奖牌为国增光是其一,用音符和歌声表达情怀,也是一种方式。听到充满正能量的大马原创音乐,爱国情油然而生。
上周日,爱FM举办“我们的排行榜20周年演唱会”,逾千名观众挤满了现场,盛况空前。除了跨年代的歌手罗宾、山脚下男孩、另类音乐人、钟盛忠、马嘉轩、陈慧恬和钟瑾桦精湛的演出之外,爱FM的9位DJ恩慈、金龙、佩银、进川、Benny锦煌、国俊、晓薇、敏明和吉安也落力演绎组曲,这20年来上榜的超过50首本地创作歌曲,让观众听出耳油。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马来西亚这片国土成长的音乐人,一代接一代,用不一样的音乐风格,带出了同样的大马情怀。

获颁大马纪录大全

爱FM《我们的排行榜》从1996年8月启播至今, 20年如一日,坚持推荐本地好音乐,上榜的清一色是本地创作,这份坚持得到马来西亚记录大全的认可,在演唱会当晚颁赠“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的本土原创中文歌曲排行榜”的殊荣。
曾经上榜的、正在榜上的本地创作,很多歌曲成了全民“国歌”,K歌必点,有的远远传唱到海外,连港台歌手在录制专辑时,也会采用一两首大马创作,足见本地创作的影响力。近年来网络加速信息的传播,在中国选秀节目听到大马原创歌曲,令人引以为荣。
一首好歌宛如一匹千里马,需要伯乐的发掘。音乐人的创作需要有传播的平台,而电台正是打歌的绝佳平台,一天播歌好几回,直到听众耳熟能详,在推动音乐创作方面,电台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20年来,本地原创音乐在中港台流行歌曲旋风,以及哈日及韩流的袭击下,历经考验,爱FM独排众议,这个单纯以本地创作挂帅的音乐排行榜,坚持“我们的路”、“我们的歌”、“我们的排行榜”,这种精神值得表扬。

十大发掘本地歌手

同样是媒体,《南洋商报》自1987年主办的“十大义演”,在本质上跟爱FM“我们的排行榜”有异曲同工之妙,十大义演在全国各地为华教筹款的同时,也致力于推动本地乐坛的发展,让本地歌手有一个舞台磨练歌艺。这30年来,不少本地歌手早已扬名海外,忙于全球各地的商演或个人演唱会,而十大不忘初衷,依然坚持发掘更多新面孔,让本地歌手有更多曝光的机会。
报章与电台相辅相承,本地原创音乐可以传唱得更久更远。这些音符属于全民的,一切荣耀归于大马。在国庆月,我们希望听到更多让大马人自豪的本地创作,全民一致、一心一意为独立59周年高歌:“我爱你,马来西亚”。
(原文刊于20160825《言论版》)

2016年8月9日星期二

云淡风轻:最美的风景叫文明


爱之深、责之切。
前几天面子书疯传一则视频,一位中国女子看不过眼同胞在泰国沙滩想搬走一块大木头的不文明举止,私下录影痛批。据说导游屡劝不听,那人傲慢反驳:“我走遍全球20多个国家,没有一件东西不能带走!”女子越说越气,忍不住爆粗口:“这样的中国人怎么越来越多,丢人现眼!”
在人人有钱有闲的年代,出国旅游已经不是新鲜事,跨出国门,就是文明旅途的开始。中国旅客的不文明丑闻频传,难得有人痛批自己人,令网民称快。
文明,不简单。
7月中旬主持MITM旅游圆桌会谈时,我抛出了“文明旅游”的议题,旅游界老大们在窃笑:某国正积极推动“文明旅游”,你不是针对某国吧?我连忙澄清:绝对没有那样的意图,请正面看待、理性讨论。

文明旅游规范行为

事实上,我正好于6月中到“某国”走了一趟,颇有感触。在厦门集美华侨大学围篱外,有个大大的公益广告写着“最美的风景叫文明”。踏入鼓浪屿,“垃圾不落地”的大字招牌在凤凰花盛开的美景中十分抢眼。当地导游提及的短信如约而至,提醒她要引导旅客勿破坏环境,所谓的“文明旅游”有一系列明文的规范行为。
在这之前,在旅途巧遇中国游客,我们都抱着避之则吉的心态。某年在台北故宫,乍闻蒙古骑兵般哒哒的马蹄声,集合处的零星数人连忙闪避,四处张望寻找“避风港”。在曼谷机场更绝,在乘客川流不息的候机长廊上,一批中国旅客分坐两侧的长凳,提高声量话家常,落地窗外一趟又一趟班机启航,她们的大噪门不遑多让,这场景正符合李白的诗意:“两岸猿声啼不住,千舟已过万重山”。
中国游客消费能力强,如旋风般席卷全球旅游胜地。迎接财神的国家喜忧参半,不文明案例引人诟病,然而在神州大地触目所及,足见国家领导的决心,由上而下,加大力度,务求达标。
13亿人口不是一朝一夕一堂课就可以教育成文明人。当不文明举止遭口诛笔伐时,势必带动更多文明之子。不文明举止成了反面教材,温馨提醒其他国民勿仿效,全民运动推展开来,跻身文明旅游之国是指日可待的事。
当我们嘲笑他国人民不文明时,却忘了在我们的街道上,也有一边开车一边抛垃圾或吐痰的不文明行为,真是五十步笑百步!
天下最美的风景叫“文明”,我们一起来做文明人!
(原文刊于20160811《言论版》)

2016年7月26日星期二

云淡风轻:工业4.0契机

20160725-爱FM名师早点
20160728-专栏《云淡风轻》
清朝有个状元叫张謇,他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后,深感国家疲弱须自强,所以回到家乡南通,在当时新与旧、中与西、保守与前进的冲击中,建立起“新世界雏型”,包括在当地建设第一所女子大学、第一个博物馆,甚至印刷第一张股票。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宝贵的贡献,所以被称为“状元实业家”。这是时代悲剧给予他的“礼物”,让中国最后一位科举状元,成为第一位创新者。
台湾著名作家兼媒体人陈文茜上周在香港書展演講时,分享了张謇的故事,目的是鼓励年轻人:“從失落的一代”晋升为“工业4.0的第一代、人工智能的第一代”。
“失落的一代”这个概念来自于海明威,他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战争的硝烟还没有完全散去,面对百废待举、百业待兴的欧洲,他有所感慨,认为战后生存下来的年轻人是失落的一代,彷徨不知未来。
时局纷乱,全球经济放缓,我国企业界面对内忧外患,许多小企业更在洪流中首当其冲,然而这波危机蕴藏着一个至关重要的契机,那就是“工业4.0”。
工业4.0有四个关键字:“大数据、云端科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从过去三代工业革命的依靠人力、机器、自动化,到眼前的以人工智能為主轴的全新技術革命,科技创造了许多新的机会,年轻创业者或企业家只要能夠掌握時代的脉动,紧随科技发展的脚步,提高竞争力並妥善运用资源,就更能掌握未來,成就一番事业。

寻找突破拓展商机

德国和中国正在加速推动工业4.0,美国把人工智能当做最重要的议题,发动全民参与“一小时程序课程”(Hour of code),目的正是要跑在科技新时代的前端。在经济领域惊涛骇浪的时刻,与其继续失落,继续愤怒,却解决不了问题,不如将自己提升为工业4.0的第一代,人工智能的新一代,在危机中寻找突破的契机,转化成无限商机。
《南洋商报》主办的金鹰奖,今年第一次组团到海外考察,10月份我们将前往台湾考察取经,主题围绕在“工业4.0”、“农业4.0”,行程包括参观智慧工厂、云端农场及商机媒合等,我们希望借由这个平台,让企业界朋友吸取新知、体验人工智能所开启的崭新时代。
工業4.0的年代到了,这份“礼物”有待大家来领取。只要能够把握契机,在经济疲态中站起来,比别人更早起飞,成为工业4.0的第一代,就是新時代的主人。
(原文刊于20160728《言论版》)

2016年7月12日星期二

云淡风轻:摊上大事儿也没事


2016里约奥运进入倒数3个星期。上周末,美国医生兴趣勃勃地在老同学群组里发了一张照片:“我的‘体育馆’”。他和儿子双双获选为义工,将启程赴里约为美国奥运选手服务。
我想起了前几天巴西警察和消防员在机场抗议政府拖欠薪水的画面,善意提醒他,没想到这位自年少就到美国念书、成家立业并入籍美国的朋友很不以为然:
“抗议?那只是一小撮没事做的人,收了政客的钱去干的无聊事。奥运肯定会如期举行,不管有没有这些人,只有媒体用放大镜来看这点小事。对了,媒体/报章超爱有争议性的课题,越多争议越好……。”

英承认攻伊有误

说真的,如果不是关心这位朋友,我不会留意里约奥运的相关新闻,听他这么回应,顿悟:他背后是强大的美国政府,就算摊上再大的事儿也会没事。
2016年7月6日,英国发布对2003年入侵伊拉克的调查报告,指当时支持美国开战的决定是基于”错误情报“,造成“严重错误”,后果也被低估。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坦承:“在伊拉克的军事行动或许从某种程度上是必要的,但在2003年3月的时候,并没有来自萨达姆的紧迫威胁。”
布莱尔在报告发布后的第一时间作出回应,指武力推翻萨达姆是正确的决定,并表示不认同推翻萨达姆是当前中东和其他地区恐怖主义盛行的原因。“不论人们是否同意我对萨达姆采取军事行动,我真诚地认为这是对英国最有利的事情。”
承认误判,坚持无罪。等了13年的答案、长达7年的调查结果,说出一个早已知道的结论,留下无法挽回的悲剧——中东乱局、百万难民和IS崛起。

美介入南海争端

英国《每日电讯报》6日称,一名男子持大槌砸向萨达姆雕像,是美国入侵伊拉克最具标志性的一张照片,但照片中的主角、为萨达姆修理摩托车的技术工人贾布里如今后悔了。
贾布里说:一开始很高兴看到美英士兵,但是情况一年比一年糟,“腐败、混战、杀戮、抢劫……。萨达姆走了,但现在他的位置上有1000个萨达姆。”
时至今日,英国承认错误,伊拉克局势也无法逆转,这个报告只是一个交待,对英美两国的声望不会有影响。跟美国相比,英国勇于承认“助纣为虐”,显然比美国的“自以为是”、“想当然耳”有内涵多了。
写稿此刻,正是南海仲裁下判日。这是菲律宾单方面向海牙仲裁庭提告,但美国介入南海争端的微妙是欲盖弥彰的。尽管判决一如所料倾向于菲律宾,泱泱大国毫无惧色,坚持三不——不参与、不接受、不承认,坚决维护南海主权。网民有感而发:
——今日微博热搜是“南海仲裁直播”,话题里全是段子。这就是国家强大带来的安全感与幸福感:大家都知道今天国家有件大事儿,但没人把它当事儿。
(原文刊于20160714《言论版》)

2016年6月28日星期二

云淡风轻:走入集美,遇见陈嘉庚


循着《南洋商报》创办人陈嘉庚的足迹走入厦门集美,我联想起龙应台提及的“断裂的记忆”。
写完《大江大海1949》之后,龙应台继续索寻战争历史的足迹。凭着珠丝马迹,她终于找到妈妈的妈妈,也就是有关外婆在大陆的事迹和故居,深切体会到:记忆彻底断裂,关键在于“战争”。战火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亲的人成了“零”的存在。
2016年 1月 7日,时隔六年,龙应台再次到北京开讲,主题为“倾听一个人的记忆”。她分享了对于个人、集体记忆的感想,并鼓励读者用磨砺“自觉之剑”,去照亮和辨析特定取向之下,正逐步消失的记忆与情怀。两岸血浓于水,迄今却仍未放下成见,在政治上互相孤立,她认为,两岸此时要走入互相“倾听”新格局。

小行星命名陈嘉庚星

在《南洋商报》工作多年,对于创办人陈嘉庚的认知却不甚了了。上周,有幸随同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所创设的嘉庚学堂学员们走入集美,我才看清一代伟人的真人轶事,苦苦思索这份报章与这位创办人“断裂的记忆”,渐有领悟。
龙应台找回妈妈的妈妈的记忆,是兴奋的。我在集美寻找陈嘉庚和《南洋商报》的记忆,却是零星的,近乡情更怯。
当年陈嘉庚选择了厦门集美,大事发展硬体设施和人文建设,从“穿西装戴斗笠”的建筑风格、浓浓南洋风情的“五角基”,从小学、中学到宏伟的厦门大学等,一砖一瓦、一条马路一座桥,都深深地影响着集美人。所谓的“陈嘉庚精神”,精简成两个字:“诚毅”。诚以待人,毅以处世。
为了表扬陈嘉庚的贡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于1990年11月5日宣布,该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2963号的小行星誉名为“陈嘉庚星”,永载史册。迄今,每年10月份,也就是陈嘉庚诞辰的月份,集美区有各类庆祝活动,路上随处可见写着陈嘉庚格言的提示版或公益广告,在在显示陈嘉庚深远的影响力。
前几年,吾友走访集美学村,回来有感而发:陈嘉庚在中国是“现在进行式”,在大马却是过去式……。当我亲身走入集美“聆听”陈嘉庚时,才恍然大悟。
陈嘉庚爱国爱乡,将毕生心力投注在集美,基于国情不同,他和马新的关系陷入断层。他在新加坡的家人,也是近来在中共海外联谊会致力撮合下,成功“寻亲”,将陈嘉庚的后代聚在一起,进而带动陈氏家族互认欢聚的机缘。

习总吁弘扬嘉庚精神

《南洋商报》与创办人陈嘉庚在实质上“渐行渐远”,然而不朽的“陈嘉庚精神”值得大马华社、文教界及商界推崇和学习。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是陈嘉庚的人格特质。经营事业、兴学办校,都可以从陈嘉庚事迹中得到启发。
2014年,在陈嘉庚先生诞辰14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厦门市集美校友总会回信,勉励广大华侨华人大力弘扬“嘉庚精神”,深怀爱国之情,坚守报国之志,共圆民族复兴之梦,引发舆论强烈关注。
短短一个星期的寻“庚” 之旅收获丰硕,我们在集美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听课,游走于烙印着陈嘉庚信念的社区,在龙舟池畔留下许多美好记忆。夜晚梦回龙舟池,那耀眼的灯火、小伙伴们的欢声笑语,以及天上那颗“陈嘉庚星”所发出的光芒,燃亮了心灯。
走入集美,遇见“陈嘉庚”,美事一桩。

(原文刊于20160630《言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