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5爱FM"名师早点"
名师早点,多知一点。
根据中国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词汇贫乏。「有时候脑子里想一件事情,无法很(流畅)利索地说出来」、「遇到好笑的事情只会说哈哈哈」。受访者认为年轻人语言贫乏的表现是「基本不会说诗句」,占61.9%,和「不会用复杂的修辞手法」,占57.6%。70.9%的受访者认为是由於网络时代要求更加直接和简洁的表达,65.4%的受访者归因於网络导致所有人同质化,缺乏个人特点。
我认为,词汇贫乏,是因为语文教育和语言环境所造成的。中国网民的词汇是丰富而生动的,图文并茂,在现实生活中却词不达意,可说是科技年代的“副产品”。
语言的精髓,在于传神。能够吟诗作对、引用成语的,固然一语胜千言,可是过于文绉绉,年轻人跟同辈这么说,肯定会被当笑话。我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有过这样的经验,到日本交流时,一心以为可以把学会的成语派上用场,结果我得到的是愕然的表情,追问之下,对方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我们平常不会这么说。”我这才恍然大悟,赶紧把学过的成语“珍藏”起来。
语言是一种沟通的工具,说给别人听的,当然要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语言的趣味性,比严肃的古文更加深入年轻人的心,例如“跪了”表示钦佩,“也是醉了”表示无法理解、无力吐槽。
词汇不足,除了是语文教育的先天不足之外,也是语言环境的后天不足。当网络和手机成为年轻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表情符号emoji和表情包的盛行,把更多情感的表达融汇其中,省略了语言和文字。
emoji和表情包
表情符号emoji,源自日语词汇“絵文字”(平假名“えもじ”),最早由栗田穰崇(Shigetaka Kurita)创作,并在日本网络及手机用户中流行起来。自从苹果公司发布的iOS 5输入法中加入了emoji之后,这种表情符号开始风行全球,目前普遍应用于各种手机短信和社交网络。
一图胜千言,无论是平时聊天或者是给文章配图,表情包都是一个杀手锏。表情包的兴盛起源于贴吧、盛行于微信,逐渐成为网络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弥补了网聊时难以借由文字表达肢体语言、语气和情绪等的缺陷,有助于人际关系的缓冲,但同时也弱化表达能力。表情包充当了一个传达声音的第三者,间接让使用者推卸对自己的言论应负的责任。懒得说或者说不清的事,就发个表情包,不管是表错情还是会错意,各自表述、后果自理。
表情达意,是语文最大的使命。只有趣味性没有内涵的速食文字,用后即弃,没有太多的社会意义,能够扭转语文劣势的,是媒体。媒体肩负着教育群众的使命,报章的遣词用字、新闻工作者的文字功力,以及电视电台的语文节目,可以引领读者和观众丰富个人的词汇、加强表达能力。
前一两年,中国首档说话达人选秀(辩论)节目《奇葩说》曾经在本地相当火红,连本地电视台主播也曾参与,这个节目的目的是在华人圈内寻找“最会说话的人”,重视的是有趣的观点和即兴的辩才,语文素养其次,反观爱FM历经好几代DJ、从不间断播放的“天南地北谈华语”,纠正常见的错误用语,带出了古典文学的内涵和现代用语的精辟,让听众受益良多,这份用心值得我们赞赏。
我的分享到此为止,谢谢收听。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