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新闻报道,在英超球队阿森纳效力的梅苏特·厄齐尔(Mesut Özil)在社交媒体上为新疆维吾尔穆斯林发声,点燃了互联网的舆论。与卷入香港问题的NBA火箭队总经理莫雷相似,在中国和海外的社交平台上,网民的言论泾渭分明,观点愈加分化。对于当事人最直接的冲击,莫过于商业利益的损失,在市场压力下,有人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
被标签为人权斗争的,究竟是信仰理念还是极端主义?
8月下旬从新疆回来,我在社交媒体发了不少旅途讯息之后,智能手机的谷哥搜索引擎经常“首推”新疆新闻抢眼球,这些新闻主要是从欧美角度切入,批判和抨击人权议题,包括据说未经审讯就关押了数十万名维族穆斯林的“再教育营”。最新的一则,提及回乡创业计划下受惠的村民开始了新生活,这些内容正是早前新疆朋友在旅途中阐述过的情节。
好友看了我写的两篇有关新疆见闻的文章,有感而发:“虽然你努力写得很正面,但是置身处地去想,一路上面对严苛的安检,这样的旅程无法尽兴。”我澄清道:“起初的确很纳闷和厌烦,但到最后,真正体悟到人身安全是旅途中最大的保障。”
局外人的观点,局内人的感受,果然是两码事。自由行18天,手握驾驶盘的新疆朋友一天一点的为我们“洗脑”,让我们接受“再教育”,回看新疆,果然是两码事。
不管你信不信,我是信了。据说新疆的汉族犯了错,比维族面对更严苛的惩罚,因为维族莽汉一嚷嚷,海外媒体和网络舆论又会以“人权”为题大做文章。
治疆治港大不同
失业率是社会动荡、人心不安的催化剂。一声声亲切呼唤,将贫穷线下的外漂游子召回故乡创业置业守业,就业机会的保障是官方的杀手锏,当游子们回乡回返生活的正轨,不再一无所有,暖了肚子暖心窝,人人安分守己起来。自家人最懂自家人的心。在新疆,地方官严厉打黑除暴的同时,在家规国法以外,对高危群动之以情,取信于民。
“人权” 攸关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是所有人与生俱有的权利,不分种族、性别、国籍、族裔、语言、宗教或身份地位,而人权与民主的普世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在人权的大前提下,个人利益小于群体利益;在商言商,商业利益不比国家利益;治国先治乱,在领导者眼中,国家利益更甚于普世价值。
新疆和香港,是中共政府治国理政的两大考验。治疆和治港,不能用同一剂药,因为疆民是中共体制下成长的,而港人却是英式教养的“香蕉人”,黄种人洋思维,游行抗议要真民主,闹了大半年,闹到向美国“教父”寻庇护。对付闹思想革命的洋小孩,中国大家长的劝阻并不管用,碍于全球目光,大家长又不能轻举妄动。这一出闹剧何日能落幕,就得看大家长何时能放下身段,跟洋小孩好好沟通,动之以情了。
(原文刊于20191219《南洋商报》言论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