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30日星期二

云淡风轻:青蛙与蛇互相关照

我国抗疫期间盛行一句话:“我们互相关照”(Kita Jaga Kita),原意是鼓吹全民团结做好防疫措施以战胜疫情,如今套用在政坛上,成了青蛙与蛇的最佳写照。

在寓言故事里,小青蛙与小蛇初次相遇,彼此警惕。这时,有一只苍蝇飞过小青蛙眼前,小青蛙一边弹出舌头,一边跳跃捉住了苍蝇。而一只臭虫爬过小蛇面前,它滑行逮住了臭虫。 它们彼此羡慕对方,想要讨教新招数,于是,小青蛙学着小蛇滑行,小蛇则学着小青蛙跳跃。学着学着,眼看天色已晚,它们才分道扬镳。

小青蛙滑行着回到家中,妈妈连忙问向谁学的?“是小蛇!”小青蛙兴奋地说道。妈妈听到吓得浑身颤抖:“下次不许和小蛇玩了,一不小心,它会把你吃掉!”

小蛇回到家,一会儿跳在桌子上,一会儿跳在椅子上,妈妈知道它是跟小青蛙学的,连忙说:“以后不许和小青蛙玩!”“为什么?小青蛙是我最好的朋友。”小蛇疑惑不解地问。“朋友?这样下去不把背上的骨头弄断才怪!下次遇到它就一口把它吃掉,难道你不知道吃青蛙是我们家的习俗吗?”

从此以后,小青蛙和小蛇再也没相约相遇。它们做不成朋友的原因是:青蛙和蛇是一对天敌,蛇吃青蛙是蛇家族的本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在关键时刻,青蛙和蛇的本性就会自然流露。

反对酬庸拒绝背书

在商场上,有生意一起做,互相关照是必须的,越懂得关照别人的,生意就会越做越大,到最后,就看有没有道德底线,商人如是,政客亦如是。政商勾结刮民脂搜民膏的案例频传,捉了又放、放了又捉,颠倒是非黑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命里有时终须有。我所理解的佛教和伊斯兰教教义里,都有雷同的价值观,但是一心强求名利固守权势的“青蛙和蛇”,跳着滑行着接踵而来,他们乐此不疲,同样一套戏码,演了三生三世不厌倦,只是苦了吃瓜群众,吃着看着,嘴里眼里的尽是苦瓜,看到前几天台湾立法院上演“占中”情节,姑且不论蓝绿是非,我打从心里佩服台湾人敢于“反对酬庸拒绝背书”的精神。

桥段不怕旧,只要行得通。政客的言论因时而异,同个调调多番炒作,奢望同样效果,可惜人心不古,网络舆论让各方都有论述机会。当你说别人有钱时,网络就会闪现你家族的财富和豪宅,谁有钱多有钱,赤裸裸曝露在太阳下。信不信,悉听尊便。

有人背书,有人酬庸,人民的利益只不过是粉饰民主的说辞。青蛙与蛇的游戏方兴未艾,精于蹦蹦跳跳的青蛙,最终逃不过被擅长滑行的蛇吞进肚里的命运。

(原文刊于20200702《南洋商报》言论版)

2020年6月18日星期四

云淡风轻:人生经济学

行管令期间宅家办公,多了聆听网课的时间。除了“技术型”课程,有助职场上的需要之外,心灵的课程,对于“囚鸟”的心理健康也很重要。

漫长的90多天之后,我国终于迈入复苏管控期。经济复苏固然考验人心,人心的韧性和耐性也同样面临大考验。身处无常的大环境,心理健康,才能保住家庭、企业和社会的和谐。

犹记得疫情爆发之初,“小叮当”的插曲曾在网络疯传,其实那是一面镜子。被关在家里失去自由没有收入的男人,往往酿成家暴悲剧,奈何小叮当的如意门不过是漫画世界的逃生门,现实生活中只有悬案重重的罗生门,心灵蒙了尘还不自觉。

星期一晚,在云端聆听前十大歌手杨伟汉为雪兰莪静思书轩读书会导读的《人生经济学 - 证严法师》,从行管令期间的“留白”延伸到时间的“经济效应”。过去三个月,你如何自处、与人相处?你消费了多少的无聊时光、消耗了生命中多少的经济效益?

证严上人说:“世间的经济,好坏起伏;但是人生的时间若输掉,永远都拉不回来,我都是在算生命中时间的经济。”

当我们一再拖延,凡事以为明天还来得及处理,殊不知生命无常,没有人能准确预估,无常先到还是明天先到,所以务必把握当下,因为生命就在一呼一吸之间,这令我想起了乔布斯的“时间胶囊”,在时间流逝的某一刻,生命就此定格。

时间胶囊重现世间

2011年10月5日,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因胰腺癌扩散致呼吸骤停逝世,终年56岁。2013年,他埋入地下的“时间胶囊”终于重见天日。

“时间胶囊”是将现代发明创造的有代表性意义的物品装入容器内,密封后深埋地下,并设定未来的某个日子将 “时间胶囊” 打开。乔布斯是于1983年在科罗拉多州亚斯本市埋下“时间胶囊”,里面放了许多当年风行一时的电子产品。

原本参与这项活动的人计划在20年后将胶囊挖出来,可是后来他们都忘了“胶囊”的具体位置,再加上埋藏地区地形显著变化,导致挖掘活动不了了之,延至30年后的2013年9月19日才被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实况节目《挖掘者》挖掘出土,重现世人面前。

物是人非。“时间胶囊”保留了30年前的“新科技”,却转不回研发者的生命时针,只留下他对于“时间”的名句:“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疫情过后,只要一息尚存,就是胜利。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材烧。

(原文刊于20200618《南洋商报》言论版)

2020年6月5日星期五

云淡风轻:保命之后保经济

“给我正能量!”

上星期,人在南部城市的老同学突然来电,原来是知道我到新公司就职,很想从我这里获知中小企业在限行令下如何摆脱困境的途径。行管令70多天来,他的六家连锁店业务受到严重影响,主要原因是产品个性化服务,店内规定两人提供服务,顾客必须预约,生意额大大减少。

他又急又气的说了一大堆现状,断定网购不适合他的生意,我没有商场驰骋的实战经验,只能分享近期所见所闻,结论是“从线下转往线上,主动积极,联系客户”,就算不适合进行网购,依然可以将社交媒体当作联系和跟进客户的平台。

困难与出路

“困”在家里就很“难”,一走“出”去就有“路”。企业倒闭和失业狂潮像个魔咒,令人生畏,不少企业苦不堪言,大行其道的行业也不少。在苦海浮沉的和风生水起的,最大差别是行动速度、布局和转型。宅家期间,稍微观察了各行业兴衰,以及如何杀出一条血路,也算是禁足限行的小小收获。

行管令期间,直播、网课和线上讲座造就了很多“网红”,网购和外卖食物更加速推动了物流和快递服务。宅办公掀起的风潮,让不少产品被抢到断市,例如家电、电脑设备和保健品。保健和保命双管齐下,挂着“新冠”名目的保单也备受青睐。

5月杪适逢开斋节,网购族多选购窗帘家电橱柜等,率先布局和转型的电器公司,把线下广告转到线上,让年轻团队领军猛刷网购模式,在哀鸿遍野之际,大唱丰收。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成功的老板说,宅家办公要更勤劳。

走出去,路在何方?

穷途与变通

我们天天看着中美贸易战烽火连天、台湾抗疫表现优越,让世界看到了宝岛的锋芒。香港乱局方兴未艾,加上美国也触发种族议题的街头示威,纷纷撤离香港等地的外资,成了各国觊觎的大肥羊,我国有机会分一杯羹吗?专家们各有看法,关键莫过于我们是否做好准备,在东盟国如越南、柬埔寨、泰国和印尼之中凸显优势。

穷则变,变则通。企业倒闭、失业大军列队触目惊心,在种种负面因素的冲击下,能够扭转劣势的,依然是企业本身如何在诸多变数的环境中,找到有潜能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新加坡友人原本经营铝制门窗,疫情期间受到不小的冲击,在生物科技公司的献议下,配合制作了防疫相关的设施,也生产办公室隔离板、军车改造成备用救护车等,迎合时势需求,不断有新产品订单。

台湾成了全球防疫的良好典范, 如今那个天天汇报疫情的陈时中开启了另一波“防疫大作战”,四处趴趴走刺激地方经济,所到之处受到支持者拥护围观。

传递正能量的领导,与民同行安定民心。保命之后,一起努力保经济吧。

(原文刊于20200604《南洋商报》言论版)

2020年5月19日星期二

云淡风轻:政治冷感与啄食顺序

5月18日,“一日国会”如期举行,最高元首一人说了算,所有国会议员噤声,会后被喻为“哑巴殿堂”。

这厢新冠疫情稍缓,那厢政局又剑拔弩张。318行动管制令之前,国盟夺得中央政权,两个月后的518,希盟酝酿翻盘不果,国盟继续煽动第四个州属变天。

疫情当前的新常态,是卫生总监诺希山一再强调的“宅家勤洗手、社交保距离”,而政坛的新常态,却是政治青蛙跳槽酝酿变天,换取政治筹码谋私利。负面的政治新闻,已经造成人民的“政治冷感”。

在政坛翻云覆雨的,先保个人政治利益,然后才考量人民福祉。

吉打州国会前变天

在水深火热的民困之中,在圣洁的斋戒月大动干戈,不仅仅引起国人的反感,也造成外资怯步。政权交替之际,前朝审批的发展项目首当其冲是不言而喻的,可以撤退的,会尽快止损退场,原本推展得如火如荼的建筑工程,可能就任吊机悬挂天际,等到新一轮谈判完成才复工,届时已然千疮百孔“百年身”。

吉打州赶在“一日国会”前变天,显然是阻断希盟翻盘的伏笔之一。吉打是国盟政府今年3月上台后第四个变天的原希盟执政州属。政途多舛的慕克里,二度成为任期最短的吉打州务大臣,刷新自己的记录,但是下台前坦荡荡交出成绩单:2019年州投资额增长400%,继雪兰莪州和槟州之后,吉打州排名第三。他在任内领导州政府积极招商引资,有所建树,但在政治斗争中,那些数字已经不重要了。

以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为大前提的政府,才是真正惠民的政府。行管令期间,我看完了2018年出版时一书难求的《郭鹤年回忆录》原英文版,有感于他一再强调的为人和从商的道德原则和文化素养,再高的身份地位,也要谦逊行善。他提及商界和社会普遍存在的“啄食顺序”(Pecking order),衍生诸多弊端。

政府凌驾人民之上

啄食顺序,或啄序,指群居动物通过争斗取得社群地位阶级和支配等级的现象,最早是挪威动物学家埃贝在观察鸡群行为时有所发现而命名,于1927年引入英文文献。在鸡群中,社会等级高的有进食优先权,如果地位较低的违规先食用,就会被地位高的啄咬警告,新加入的必须通过啄咬恶斗决定进食顺序。

啄序也存在于具有社会阶层性的生物如蚂蚁、蜂类和鸟类,甚至万物之灵——人类身上,政治心理学及社会学引用这个概念来解释人类间通过斗争取得社群地位的阶层化及支配等级的现象。在啄序中,掌控资源的政府凌驾于人民之上。

耄耋之年,事无不可对人言,郭老纵横商界数十载,与各国政府打交道。对于土生土长的马来西亚,始终抱有爱国之心,对马来领导人也有所进言。2018年5月9日,我国61年来第一次政党替换时,郭老曾经露面表支持;不到两年再度政权更替,此刻重温他的一字一句,脑海浮现那群互掐厮咬的国家领导人,吾不欲观之。

(原文刊于20200521《南洋商报》言论版)

2020年5月11日星期一

“我要上班!”🌷🌷🌷

🌷🌷🌷

今早回到原公司收拾办公室,离情依依。翻找出当年H给的KitKat,拍下照片发给H道别。

H问:你去哪?我说:星期三再告诉你。

H:为什么?

我:星期三报到之后,才算正式履新。

H:不是有LO吗?

我:碰上MCO,LO也没作用啊!(LOL)

🌷🌷🌷

前老总看到PO文,问:又转码头了?

我:风大浪大,一直无法靠港,希望过两天能够如愿。(LOL)

🌷🌷🌷

北海道上涌别郁金香公园又是满开了吧。2019年5月份的美好记忆,不能再宅了,我要上班!😂

2020年5月6日星期三

云淡风轻:软着陆 · 新常态

自上周起,我国新冠确诊病例持续好几天的双位数,曙光乍现。本周一起实行第五阶段的有条件行动管制令,俨然是 “软着陆”的前奏。

行动自由和全面复工固然是大喜讯,随之而来的是疫情突然又爆发的隐忧,大大冲击了“囚鸟们”雀跃的心,北海道的个案成了反面教材。由于北海道政府于3月中旬太早解除紧急状态,而将原本缓和的疫情推向4月初春假过后的第二波确诊高峰。前车之鉴,我国迄今没有解除边境管控,卫生总监诺希山一再强调“新常态”的重要,唯有官民携手,才有望战胜疫情。

与病毒共存至少两年

我们已经回不到从前了。诺希山说:我们必须跟新冠病毒共存至少两年,而疫苗最快一年至一年半才能面市。目前,我国获得世界卫生组织选为试验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对新冠肺炎疗效的国家之一。

宅在家,失去自由没工作,大部分人手停口停,不能开工却要继续付薪水,老板也叫苦连天,异口同声说“没病死先饿死”。终于盼到政府喊全面复工了,人们反而观望犹豫。朋友在面子书的留言深得我心:“现在的心情是..... 不复工= 等死;复工 = 找死。横又死直又死,怎办,自求多福。”

不仅仅是我国,全球受疫情影响的各国都想尽快复工,以免经济瘫痪生灵涂炭。如何在这场战疫中保住生命保经济,是各国政府和经济体系最大的考验,成败攸关人民能否守住一道防线:新常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避免群聚,没事宅家最安全。

戴口罩真的那么重要吗?从疫情的走势看来,全球口罩的需求半年内依然殷切,人人都想“买个保险”,各国政府纷纷派发口罩安民心。

各国政府纷派发口罩

日本政府4月1日宣布派发可重用布口罩,一户两个;新加坡从第一波疫情的“没事不必戴”,到第二波疫情的“不戴就罚款”,付出相当大的代价,4月5日起,家家户户获赠口罩和洗手液。5月5日,香港宣布将派发可重用的铜芯抗疫口罩。

我们的政府在3月杪承诺、4月初开始派发一户四个口罩,迄今快一个月,部长近日在汇报会上说:口罩已经派出八九成了,只剩东马,有些地方偏远,所以口罩还在路上。事实上,我和一些住在城市的朋友至今还没收到口罩,所以部长的说法有点牵强。在我的朋友圈里,槟城的朋友是最早在4月初拿到口罩的。

各州行政效率和疫情爆点不一,派送口罩如是,全面复工亦如是。如果中央政府能跟各州政府好好沟通商议,在中央发放的SOP(标准作业程序)保留州属SOP的缓冲空间,就不会出现一些州政府与中央政府不同步伐的争议。疫情当前,中央政府也应该“软着陆”,摒弃朝野对立开启 “新常态”,尊重各州政府行政权,在全民安全和经济利益之间取得平衡点,逐步恢复就业和产能,劳资双方得以皆大欢喜。

(原文刊于20200507《南洋商报》言论版)

2020年4月22日星期三

云淡风轻:战胜疫情靠山靠谱

行动管制令迈入第三阶段,疫情有减缓迹象。山哥说:即使解禁,我们也回不到从前。

自3月18日以来,每天汇报疫情的我国卫生总监拿督诺希山(昵称山哥)成为全民推崇的抗疫先锋。谦和平实的他,在4月21日庆生的愿望依然是:“请大家乖乖待在家、保持个人卫生和社交距离,协助国家抗疫!”

乖乖待在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官字两个口,有没有理由外出、有没有一米距离,警官说了算。对付违规外出者的惩戒,从一开始的拉耳朵、俯卧撑,到罚款1千大元,最后是押上庭分分钟判监;从一个笼子坠落另一个笼子,叫“囚鸟”情何以堪。

一“罩”难求的日子,大伙儿都往外征求,外交和人脉在非常时期派上用场。雪隆潮州会馆在中国爆发疫情之初,集资购买口罩和手套捐助广州潮汕,如今中国逐步解封,汕头侨商会回赠5万个口罩给马潮联会及马潮商会,充分体现乡情和互助精神。

在全球疯抢口罩的非常时期,据说美国“截劫”德国向中国订购的20万个口罩,多个国家和地区也纷纷颁布出口禁令,自家出产的口罩优先关照国人。也许是认知不足和口罩供应不足,有些国家在开始阶段强调有病的才戴口罩,后来有充足货源了,加上“罩”不住来势汹汹的病毒,才强制不戴口罩不能出门。

要不是新加坡总理夫人何晶在脸书留言“Errrr”掀起网民的口水战,我还没留意到台湾和新加坡的“口罩外交风波”,也才见识到温文敦厚的李显龙总理背后,有个锐利又睿智的女强人,应付台湾“暗黑网军”毫无惧色。

口罩外交掀口水战

原来台湾停止出口口罩时,正是新加坡疫情最严重的时刻,新加坡淡马锡控股执行长兼总理夫人何晶紧急将台湾的生产线移回国内,造成口罩供应延迟一个月。后来台湾说要捐赠100万片口罩给东南亚国家,包括新加坡,何晶的心情可想而知,不明就里的台湾网民就此开炮狂轰,最终不过是场毫无价值的骂战。

庆幸的是,如今口罩在市面随处可见,第一波疫情趋于平稳的新加坡,惊爆客工宿舍有新增数以百计的病例,三天内跃居东南亚疫情之首,4月21日激增1111宗确诊之后,李显龙立马宣布延长限行令至6月1日,我的脑海浮现何晶在脸书说的“长痛不如短痛”,不隐瞒、不松懈,显见新加坡政府战胜疫情的决心。

我们对于新冠病毒的畏惧,来自于对它的一无所知。朋友陪小孙女宅在家画画,小女孩一边画色彩斑斓的病毒,一边诉说有了这个病毒以后,不能上学、玩乐、弹琴等等,所以她希望病毒快快走开。说着说着,她突然改变语调,充满感情地说:希望我们不要害怕病毒,可能它也和我们一样,只要对它好,像朋友一样,它就不会攻击我们了!

山哥57岁生日这天,我国新增病例57宗,难道病毒也体恤我们的抗疫先锋?看来要战胜疫情,靠“山”绝对靠谱。

(原文刊于20200423《南洋商报》言论版)

2020年4月8日星期三

云淡风轻:傲慢与偏见

中国肺炎、武汉肺炎,这类带有污名化的名称,蕴含着深刻的傲慢与偏见。傲慢的恶言恶语很有攻击性,偏见所付出的代价则足以拖垮一个国家。

疫情当前,人人平等。从不同国籍到不同阶级,连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也确诊、首相约翰逊目前在加护病房接受治疗,下一个会不会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很多人都很好奇,毕竟特朗普的“飞沫”是很有“传染力”的。

2020年伊始,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爆发的新冠肺炎病毒,一波接一波向海外散播开来。起初,大部分海外确诊个案都是中国人“出口”的案例,所以“不要接触中国人”是一种自卫意识,但没有恶意,然而在欧洲国家,用歧视目光或辱骂“中国人”的表现就很极端。朋友的女儿在伦敦街头无缘无故被路过的洋人骂了一句,这事令她忧心忡忡,直到女儿顺利回国,朋友才放下心头大石。

疫情当前,人的力量是微薄渺小的,最大的贡献是乖乖待在家,阻断病毒的感染途径。

自媒体混淆视听

行动管制令20多天的领悟如下:

1)东西方价值观不同: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推崇家庭伦理观的我们,在疫情肆虐的非常时期,首先关怀的高危群是免疫能力低的年长者,反观西方国家,医生被迫拔掉老弱病患的呼吸辅助器,保留医疗资源给年轻人;英国一个老人因疫情自尽,临死前杀死妻子,免得她活着受罪。这些残酷的现实通过社交媒体暴露在世人眼前,令人心寒。

2)自媒体混淆视听:网络提供了免费且高效的沟通平台,在社交媒体上,各类信息不分真伪在疯传,人人俨然成了自媒体、新闻站,然而大部分是未经证实的信息,随手转发的,等于混淆视听、添堵添乱而已。

3)媒体博弈抢“鲜”看:由于信息纷乱,传统媒体成了可靠的消息来源,人人上网看新闻,天天抢鲜抢快,应变能力强的传统媒体摇身一变,直播快讯加解读分析,网站浏览量创下数十倍的增幅,为纸媒的作业模式提供了转型契机。

3)救市救民救自己:政府一声令下,停工停课不停薪,受薪一族和中低阶级有雇主和政府援助金的补贴,中小企业和自雇人士就不得不分担救市的重任。手停就口停,唯有另觅出路,转换商业模式止亏。这场疫情是属于全球的循环战,看来至少耗费半年的抗疫期,再加上半年经济复原期,除了靠政府,更重要的是靠自己,才能走的更长远。

4)偏见必自误误人:新冠肺炎的零号病人究竟是谁,中美各自表述,阴谋论漫天飞,莫衷一是。由于傲慢与偏见,一些国家领导人掉以轻心,以致误了人民的检测和治疗的黄金时段,导致确诊和死亡人数飙升。我国卫生部努力不懈抗疫之际,民众也万勿抱持偏见挑衅执法人员,减少外出避免群聚,勤洗手保持清洁,共同协力战胜疫情。

(原文刊于20200409《南洋商报》言论版)

附录:

团结坚决共克病毒 英女王再提战时歌曲:会再相逢

🔗 http://www.rfi.fr/cn/国际/20200405-团结坚决共克病毒-女王再提战时歌曲-会再相逢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4月5日星期天通过白金汉宫电视录像对英国,英联邦民众,和所有关注英国疫情的人发表演说,93岁的女王呼吁人们团结,努力通过集体的力量,抗击新冠病毒。

截至目前英国已经记录到近5千人死于新冠病毒,住院人数逼近5万人,王室成员和政府人士也有确诊。女王在今晚的电视演说当中表示,疫情也许会持续,但如果人们集体努力,包括展开科学领域合作,那么可以打败爆炸的疫情。而“届时的成功,将属于每一个人”。

女王截至目前已经在位68年,今晚的电视演说是她在位期间的第4次。她对英国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表达感谢,也感谢所有呆在家里,帮助减少医疗负担的人们。她的电视演说播出时还穿插了医护人员,军人等抗击疫情的片段,民众在自家阳台上为医护人员鼓掌的画面也有播出。女王还表示,在英国的人们,以及全世界的人们,都可以为各自群体抗击疫情所做的努力而感到自豪。

女王回顾了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历,回顾了1940年与其姐妹玛格丽特共同做的第一次广播,当时的伦敦,炮火纷飞。她说,“在一起,我们正在与病毒作斗争”,并向人们承诺,“如果我们继续保持团结,坚决,我们就可以战胜它”。女王引用了英国战争时期著名歌手薇拉-琳恩爵士的歌曲“我们会再相逢”,表示,“更好的日子会到来,我们会再见到朋友们,我们会和家人团聚,我们会再相逢”。

2020年4月2日星期四

名师早点:抗疫斗士哆啦A梦

20200403爱FM“名师早点

名师早点,多知一点。

为了遏制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我国的行动管制令延长两个星期,在4月1号迈入第二个阶段。在网络科技的年代,我们做到了“足不出户,能知天下事”。行管令期间,生活和工作的模式都必须调整。

我的公司在行管令初期,下令个别部门开视讯会议商讨工作。结果,部门主管在某一天毫无预警的情况下召开视讯会议,有人刚睡醒就赶紧上线回应,有人在整妆之后要连线时,第一次会议已经结束。

这次经验让我联想起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日前提出的“在家办工要穿办公室服装、还必须化妆”的论调,看来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当然,大前提是预先通知视讯会议的日期、时间和议程,让所有参与者准备好才连线。毕竟在职场上讲究专业形象,在家办工不能完全不顾形象,尤其是跟客户或者上司一起开会,衣装整齐才入镜。

视讯地点有讲究

另外,视讯地点也有讲究,端坐在桌子上让手机或电脑定位,背景简单一幅墙或书橱,避免看到床之类的。我看过外国的一个视频,一位专家在直播连线,认真严肃地分析经济大课题时,镜头内出现一个小孩晃来晃去,专家试图不受影响,可是眼看孩子就要走向他,这时一个女人出现了,赶紧将孩子“拖”走,在镜头前的专家一脸尴尬。网络直播或视讯会议之前,一定要打点好现场才连线。

抗疫当前,乖乖待在家就是贡献。一般人的生活圈子缩小到一间屋子一家人,原本这是维系家庭关系的大好机会,开始时也许还有新鲜感,日子久了,在有限空间里容易产生摩擦,这个时候,“哆啦A梦”登场了。

3月31日,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在官方脸书上载一系列图文,建议女性在家化妆上班,以及模仿哆啦A梦对丈夫撒娇,结果引起网民挞伐。4月2日,卫生部在推特鼓励家长和孩子展开有趣的亲子游戏,或者模仿哆啦A梦的声音逗小朋友开心,结果遭网友形容为暗讽妇女部。这则贴文在1个小时后被撤下。

另类的抗疫斗士

我想,妇女部和卫生部的原意是希望借由家喻户晓的哆啦A梦,为宅在家里的大人和小孩增添生活情趣和幽默元素,没想到招致反效果。 其实,留守家中的大人和小孩都会有无形的心理压力。外头变数太多,从疫情的急速扩散、职场和商界面对经济停滞的冲击,大人肯定会有生活压力,小孩也无法和平时一样上学跟朋友玩,会渐渐感到无聊无趣,因此有必要通过适当的管道舒缓精神压力。卫生部所推荐的亲子游戏,正是在外国普遍流行的视讯教学,可以排除孩子们的无聊时光,大人也同样可以通过视讯约朋友聊天、做运动或办读书会。

日本“漫画之神” 手冢治虫笔下的原子小金刚,也译作铁臂阿童木(Astro boy)曾经是日本朝日新闻的“正义代言人”,如今,哆啦A梦也无意间成了我们的“另类抗疫斗士”,当然最重要是大人小孩身心健康,在抗疫期间,继续加油!

我的分享到这里为止,谢谢收听。

2020年3月24日星期二

云淡风轻:大灾难小情怀

新冠肺炎像是一朵色彩绚烂但奇毒无比的花儿,随着季节的风向袭击全球。我们在行动管控令的第六天,神州大地春暖花开。厦门的朋友知道我这里一“罩”难求,关心地问:“要不要给你寄几个口罩?”灾难见真情,碍于寄送繁琐,只好委婉回拒:“长官们说,没事不用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就够了。”

口罩供不应求是每个“沦陷”国家的必经之路。我们的政府正加速从中国采购1000万个口罩,优先派发给医护人员等,而国内口罩零售顶价从原本的一片80仙,飘涨至2令吉,一度引起民怨载道。

缺原料难管控价格

我的潜在客户是三层式手术口罩(surgical 3 ply)生产商。在商言商,他认为大马口罩售价是全球最廉宜的国家之一,关键在于我国没有制造口罩的原料,无法管控国际市场价格。据悉,制造口罩的关键材料是熔棕过滤器(Meltblown filter),中国、印度、印尼、日韩、台湾、美国等都有这类原料供应。

他透露,从中国入口原料的价格是1令吉20仙,加入批发、分销和零售的利润时,消费人所买的每个口罩须付出1令吉60仙 至1令吉80仙之间,因此2令吉顶价是合理的。顶价高,就可以鼓励更多入口,以供应这个非常时期急速增长的需求。

在原料成本之外,生产商也必须承担附加费用,危机的复原成本也高。原本出口占95%的他,在政府实施出口禁令之后,唯有将出口减低至50%,最终还是必须履行100%供应内需的条例。这一措施,对他的公司影响很大。

“我们允诺要买的机器和材料,比平时的贵 10 倍或20倍,当口罩市场供过于求时,我们会面对亏损。在危机近尾声时,口罩市价会大幅降低,最后一批会在巨大亏损的情况下卖出。因此在危机高峰期赚取较高的利润,是为了平衡和支撑危机结束后冷静期的低迷业务。这是行业正常的运作。”

口罩出口商和入口商跟政府谈商过好几回,政府设定最高顶价,同时豁免入口关税和服务税,有利于入口商维持营运,但是出口禁令却几乎“杀”了出口商。原本有家美国公司在中国实施出口禁令时,找他商议联营新厂,可是现在大马也禁了,美国公司打退堂鼓,他的扩展大计唯有搁置了。

鼠疫斗士自制口罩

“和平时期,国内口罩消费量太低了,所以内需供应只占我们业务的5%。以目前的状况,公司在短期和长期都面对出口禁令的冲击。我们当然也想为国家和人民服务,但是希望在危机过后,政府也能协助我们恢复元气。”

生产口罩的他,从没想到中国第一个防疫口罩,是马来西亚人制造的。那是槟城人,剑桥大学奖学金得主兼中国鼠疫斗士——伍连德(1879-1960)。

哈尔滨1910年鼠疫大爆发,伍连德发现那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肺鼠疫,而非通过跳蚤传播的腺鼠疫,于是他发明了特殊的“伍氏口罩”,通过层层保护,将鼠疫病情控制住。1911年5月,伍连德因消灭鼠疫获清廷勋章。1935年,他在鼠疫治疗与防疫的杰出贡献获提名诺贝尔奖候选人。这些伟大事迹,也证明了“马来西亚人,能!”

大灾难当前,种种小情怀。前线的医护人员抢救人命、商人配合政策少赚钱和小市民乖乖宅在家,都是一种贡献。同心同德,共赴时艰,期许大马早日“春暖花开”。

(原文刊于20200326《南洋商报》言论版)

口罩背后:一个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

原文链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03/16/c_1125720455.htm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重点在“防”。打开百度搜索键入“口罩”二字,显示结果多达9230万条。世卫组织已经宣布新冠肺炎疫情为“大流行”,小小口罩吸引着全世界几十亿人的目光。

  小小口罩,背后是环环相扣的生产链条和系统完整的工业体系,是一个当今世界最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

  原材料:央企“跨界护盘”,熔喷布产量大幅提升

  口罩的原材料主要是高熔指聚丙烯材料加工制成的无纺布。医疗口罩一般采用多层结构,其中最内层和最外层为纺粘无纺布,中间层便是熔喷布。

  熔喷布,是口罩中起过滤作用的关键材料,是口罩的“心脏”,除了能阻挡较大粉尘颗粒外,还可以通过表面的静电荷将细小粉尘、细菌和病毒飞沫吸住。作为过滤功能口罩的必要原料,1个普通医用外科口罩要使用1层熔喷布,1个N95口罩则至少要用掉3层熔喷布,1吨熔喷布可以做100万只医疗外科口罩。

  我国熔喷布的产能并不高。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熔喷法非织造布实际产量为5.3523万吨,占当年纺丝成网非织造布产量的1.8%。

  疫情突发,让此前小众的熔喷布一举成为市场宠儿。面对急剧扩张的需求和口罩原材料短缺的矛盾,央企纷纷“跨界护盘”。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把研发口罩所需熔喷料、熔喷布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一周之内便完成了研发生产的一系列工作。石化院兰州中心仅用8天就完成关键设备采购、安装,并攻克了相关技术难题,于2月28日成功开发出中国石油自主聚丙烯熔喷专用料,日产能2吨。

  3月6日24时许,北京西郊中国石化燕山石化厂区,硕大的熔喷头源源不断地喷出白色纤维,瞬间凝结成雪白的布匹。参建各方600多名员工12昼夜连续奋战,中国石化和国机恒天集团合作建设的燕山石化熔喷无纺布生产线一次开车成功,产出合格产品。

  据国务院国资委医疗物资专项工作组消息,截至3月6日24时,中央企业熔喷布当日产量已达到约26吨。随着新的生产线建成投产,熔喷布未来产量将大幅提升,有效缓解供求紧张局面。

  市场监管部门也果断出手。记者10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针对哄抬熔喷布价格违法行为,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公安部依法查处扰乱熔喷布市场价格秩序的违法行为,坚决斩断哄抬熔喷布价格的违法链条。

  关键设备:协同研发攻关,补齐口罩产业链短板

  在制作熔喷布时,需要把高熔指聚丙烯通过高速高压的热空气流熔化,再从纺丝微孔中拉出,在气流引导下均匀地铺在收集装置上,利用自身余热,粘合成网,还要通过驻极处理,让熔喷布带上一定电荷,利用静电吸附飞沫,这样,熔喷布的过滤效率会更高。

  熔喷布生产线投资巨大、技术含量较高、设备安装复杂、对厂房要求高,这些是制约熔喷布产能扩大的重要因素。“建设一条熔喷布生产线差不多要800万元,国产设备的交货期要3至4个月,进口设备则要6至8个月。”江苏某科技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口罩产业链中,作为国内最大的医卫原料供应商,中国石化原本是最上游聚丙烯原料的生产者,为保障中游熔喷布价格稳定和下游口罩产品供应,中国石化决定打通产业链,全面介入熔喷料、熔喷布和口罩生产。在北京,中国石化燕山石化2条熔喷布生产线已经投产;在江苏,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还有8条熔喷布生产线正加速筹建,预计4月中旬建成投产。10条熔喷布生产线总投资约2亿元,全部投产后日产量可达18吨医用口罩熔喷布。

  口罩机是影响口罩产量另一环节,也是口罩产业链的短板。它将多层无纺布通过热压、折叠成型,超声波焊接,废料切除,耳带鼻梁条焊接等工序,制造出具有一定过滤性能的各种口罩。

  受疫情影响,口罩机同样非常紧缺。总部位于广州黄埔区的多家骨干企业及其供应链成立了平面口罩机攻关组,仅用一个月时间攻坚克难,生产出100台口罩机。据攻关组牵头企业国机智能公司介绍,10天研制首台套平面口罩机并完成压力测试,20天生产100台套,是在没有过往经验、关键零部件采购相当困难、技术人员奇缺、疫情防控压力很大的情形下完成的。

  由航空工业集团研制的“1出2型”高端型全自动口罩机也在北京成功下线。该型口罩机由793项、共2365件零件组成,只需简单培训,便可实现单人操作。计划实现20台的批产,包括样机在内的24台全部投产后每天将产出300万只口罩。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院长李志强介绍:“这24台口罩机,预计3月底全部投产,短期内实现日产量百万级以上。”

  各相关企业接续努力的同时,国资委紧急推动加大医用口罩机、防护服压条机等关键设备的研制生产,采用“多家企业、多种方案、多个路径”的模式攻关。截至3月7日,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集团等6家企业累计制造完成压条机574台,平面口罩机153台,立体口罩机18台。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口罩生产和出口国,年产量占全球约50%,工信部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口罩产量超过50亿只,可用于病毒防护的医用口罩占54%。因此,中国的生产能力对全球抗疫都具有意义。以美国为例,美国正要求4家投资亚洲最大经济体的海外企业回国生产口罩等医疗防护用品,以保障美国本土需要。但美国卫生部官员指出,生产相关产品的原材料,是需要中国市场供应的。事实上,在美口罩生产商将工厂几乎全部迁到中国市场,美国的口罩90%要从中国进口。

  产业链:全民硬核复产,中国制“罩”为世界作出贡献

  普通医用口罩是由纺粘无纺布层、熔喷无纺布层、耳带线、鼻梁条等部件组装而成,根据不同种类还需添加过滤棉层和活性炭层。看似普通的构件,却涉及化工、纺织、机械、冶金、电子等基础工业门类,涉及原材料、设备、厂房、资金、人力、准入许可、生产周期七大要素,而只有中国,才拥有最完整的口罩产业链、供应链和生产要素。

  至2月29日,中国口罩产量创下新高:全国口罩日产能达到1.1亿只,日产量达到1.16亿只,有效满足了疫情防控需求。

  “双亿”目标实现的背后,是全国上下齐心协力的“硬核复产”。国家还通过建立临时收储制度,明确重点医疗防护物资政府兜底采购收储;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实行名单制管理,给予税收、金融支持;建立重点企业生产临时调度制度,派出驻企特派员全力扩大生产;市场监管部门“特事特办”,加快审批流程等一系列措施,为企业创造生产条件。

  “双亿”目标实现的关键,是以中国完善的工业体系、完备的上下游产业配套能力为支撑。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据了解,目前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在3月12日商务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指出,中国将对有关国家,特别是疫情较重国家和地区,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中国政府将继续支持出口企业组织口罩等医疗物资对外供应,为全球防疫作出应有贡献。(高文新 李钦振)

2020年3月8日星期日

名师早点:青年淘金梦

20200308 爱FM“名师早点”:青年淘金梦

名师早点,多知一点。我是专栏作者沈小珍。

人因梦想而伟大。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勇于织梦和闯荡,当然是件好事,然而为了高薪和赚快钱铤而走险,却是很不明智的。

有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告诉我,毕业之后打算到汶莱工作,因为薪水高,后来又想,还是到杜拜比较好,薪资更高。年轻人为“钱”途而想要出国淘金并不是新奇的事。毕竟年轻仅此一回,许多人都想趁年轻积累异国生活的经验,才不枉此生。于是当年的“跳飞机”、“洗大饼”,以及现今的“打黑工”,涉及的年轻人一不小心就成了报章头条的主角。

海外高薪劳力活

在海外的高薪工作,说穿了是3D “肮脏、困难、危险(Dirty, Difficult, Dangerous)”的劳力活,在货币兑换率之下薪水翻倍,吃了几年苦,存够了钱就飞回国,这是比较一般的“跳飞机”模式。非法集团就是瞄准年轻人这种心态,用“出国工作赚高薪”为饵,越洋征聘年轻人执行非法勾当,到了异国他乡,赫然发现货不对办,碍于语言不通,人生地不熟,唯有哑巴吃黄连,脑筋转得快的,可能顺利逃离魔掌,不幸被逮到犯法的,也许锒铛入狱,或者人间蒸发,失去音讯。

淘金梦,过去多数是发生在欧美国家,近数十年来,日韩也成了目标国。日本曾经是大马人淘金的梦想国度,70年代留学日本是一种时尚,除了获得政府奖学金出国深造的年轻人之外,靠自己半工半读而学业有成的也不少。留学日本成了风潮,年轻人纷纷涌往日本圆梦,有的是符合资格进入日本大学的“留学生”,更多的是到日本语言学校先考日文,再考大学的“就学生”。持着就学生的证件就可以打工,所以后来演变成不少挂名的“就学生”,打工挣钱不读书,导致日本政府不得不收紧就学生的入境资格,不但条件严苛,就学生在日本每周的打工时长也有限制。

到日本沦为钱驴

近年来,韩风席卷各国,韩国淘金也成了年轻人的向往,于是犯罪集团就透过中介,利诱年轻人到韩国做些非法勾当,衍生不少社会问题,到头来淘金梦碎。

根据《中国报》2月底的专题报道揭露了日韩淘金陷阱,一些中介将织梦的年轻人带到韩国,有的申请难民卡“打黑工”,偷偷摸摸度日;也有人沦为犯罪集团的钱驴,到日本用假信用卡购物被捕,这些个案敲醒了警钟,年轻人因一时的贪念,毫无防备之心,才会掉入陷阱。

中国内地节目主持人白岩松说过一句话:“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每一代有每一代人的宿命、委屈、挣扎、奋斗。”

当韩国的年轻人大叹生活压力大时,当日本人感叹年轻人没有梦想时,我们的年轻人却随着苍白的梦想远走他乡误入歧途。当前国家经济陷入低迷,青年失业是政府必须严正看待的问题。能够轻松赚取一大笔外币,对年轻人来说是一大诱惑,报章揭发的个案也许是冰山一角,温馨提醒年轻人和天下父母及师长们,适时(多加)关怀和提供辅导,协助这些热情、好奇和无限创意的年轻人,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青春不留白。

我的分享到此为止,谢谢收听。

2020年3月3日星期二

云淡风轻:春风又绿江南岸

一个星期以来,大马全民上了宝贵的一堂课。原来政治可以这样玩,所谓的“民主”可以这样被操弄。

春风又绿江南岸。上周末主持书画展闭幕,有一幅篆书墨宝引起趣味讨论。在逐字揣摩篆书和还原诗句之后,大伙儿顿悟,诗句中的政治意境,正好跟当下国情相呼应。

那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白话文意即:站在瓜洲渡口,放眼望去,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暖和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乡?

王安石推新法遇阻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抚州临川(今属江西抚州)人。庆历年间进士。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年)曾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治平四年(1067年),宋神宗即位,知江宁府(今江苏南京),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年),被任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1070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积极推行新法。熙宁九年(1076年)罢相后退居江宁。封荆国公,世称荆公,卒谥“文”,又称“王文公”,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泊船瓜洲》具体写作时间有争议,可能是王安石第一次拜相自京还金陵,途经瓜洲时所作,或者是第二次拜相,自江宁赴京途经瓜洲时所作。

“春风又绿江南岸”广为传颂,不但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也隐喻了诗人矛盾的情思。“春风”暗喻皇恩,诗人希望凭借这股温暖的春风驱散政治上的寒流,开创变法的新局面。鉴于第一次拜相前夕朝廷上政治斗争的尖锐复杂,对于这次重新入相,他不免有所顾虑。变法图强,遐希稷契是他的政治理想;退居林下,吟咏情性,是他的生活理想,诗里表达了作者希望早日辞官归家的心愿。

古人在官场斗累了都想回归田野生活,现代人的价值观大不同。在敦马辞相引爆连夺权篡位的戏码之际,新加坡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在社交媒体贴文,自称在古稀之年享受退休悠哉闲哉的生活,慨叹耄耋之年的敦马还要为政事而忙。

一朝变天一刻难留

利益当前,没有原则。从政者忘了初心,渐行渐远。无间道与背叛者,不到关键一刻不露出真面目。眼下政局尘埃落定,失势的一方已经无力挽狂澜,而两年前你我手中那一票,早已不被当作一回事。

政治是权术,搞政治就是要赢。希盟执政21个月以来,逼宫声浪一波接一波,埋下祸根;民怨载道,是另一道催命符,好不容易得来的政权,领导人良莠不齐,盟党各怀鬼胎,整体表现欠奉,本以为还有三年磨蹭,没想到一朝变天,一刻不能多留。

21个月如梦一场。而今春风又绿江南岸,前朝那些熟悉的面孔将重现江湖,海外投资者会重现信心回流大马吗?国内经济和人民的生活会好转吗?国债数千亿的难题,等着新政府作答。且拭目以待。

(原文刊于20200305《南洋商报》言论版

2020年2月16日星期日

名师早点:日本援华诗词

20200217爱FM“名师早点

名师早点,多知一点。

前阵子,社交媒体疯传一个段子《论读书的重要性》,内容是:“不读书,你连捐款留言都写不过人家。别人‘风月同天’ 而你只会喊‘武汉加油’!”

中国武汉于2019年底爆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自今年1月28日以来,日本政府先后对中国疫区援助了近四百万个口罩和数十万吨医疗物资,细心的网友在视频里发现包装盒和运输箱上面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八个大字。此视频曝光之后,就在网络上掀起热议。

龙应台指语言贫乏

日本人善用中华诗词的美来表达人道支援的用心,赢得无数的赞美声,也引来中华民族应反省的挞伐声。连台湾作家龙应台也呼应:“如果集体的语言贫乏、草率、粗糙,甚至粗暴,那是因为集体的心灵贫乏、草率、粗糙,甚至粗暴了……。”没想到这场争议最后水落石出,大部分的诗词出自在日中国人的巧思,网络舆论的巨浪又瞬间转了向,平反自我矮化的声浪。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句诗词出自《诗经·秦风·无衣》,意思是“谁说没有衣服穿?我和你同穿那战裙”。NPO法人仁心会是一家在日华人组织,由在日或有留日背景的医药保健业者以及相关公司组成的新生公益组织。 由于第一批捐赠物资是防护服,“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恰好可以表达海外华人华侨与一线医护人员共同战胜病毒的同仇敌忾,流露出对同胞的守护之爱。

在日本舞鹤市驰援大连的物资上贴着的中文诗:“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意思是“虽分离两地,但两地云雨相同,明月也不分两乡,可以共睹”。 这句诗也是一名在该机构进行交流的中国人想出来的。日方认为这句诗恰如其分的表达了“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厚情谊,日本和中国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日本富山市向辽宁全省捐助物资,同样赠诗一首:“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这是富山县一名中国籍经贸联络官原创的。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唯一跟中国人沾不上边的,是HSK事务局驰援物资上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句诗出自《绣袈裟衣缘》。作者是唐代的日本诗人长屋,诗的灵感源自1300多年前中日友好交往的一段佳话。

这些暖心诗词的内涵和心思是令人感动的。撇开历史的伤痕,灾难当前,日中友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美丽的诗词发挥了激励人心的力量。

精神上支持灾区的人民而高喊“加油”并没有不妥,90岁高龄的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也为武汉加油。这场争议转移了中日友好的出发点和人道援助的本质,日本人尊重中华传统才会采用诗词表心意,中国人也看到了诗词在灾难时刻足以凝聚民族心。

一位中国朋友感慨万千的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本来就应该全世界共通共享的,在灾难面前同心协力,没想到却出现那么多杂音,这才应该反思!

我的分享到这里为止,谢谢收听。

2020年2月13日星期四

云淡风轻:祸从口出“罩”不住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中国武汉爆发以来,短短一个月内蔓延至逾20个国家,迄今超过4万多宗确诊病例,中国越来越多“封城”案例,各国草木皆兵,疫情大幅度扩散,人人不敢掉以轻心,在公共场合戴口罩的比比皆是。日本、新加坡及我国的确诊病例也在在证明,这个非常时期,封堵关卡、不握手不来往不是不人道,而是保护自己、保护他人。

上个星期,我戴着口罩参与公司安排的课程,引起关注。领导在致辞时瞟了我一眼,问:“戴口罩是因为咳嗽吗?”我点头回话:“是的,为了保护大家。”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回答欠当,他的话题转到别处又很快兜回来:“暂时还不需要隔离吧?”

网络造谣法理难容

没事戴口罩会引起猜疑和恐慌,这是普遍的主观想法。事实上,除了新冠病毒之外,伤风咳嗽也会将病毒扩散,尤其是在同一个办公室、同一个封闭的空间,甚至同桌吃饭,也是口水四溅、流感病毒四窜的高风险关键时刻,流感病患不设防的话,同僚一个接一个受感染,咳嗽声此起彼落,没完没了。人力资源部在我们上课之前发了一则信息,让大家知道新冠病毒如何扩散和防疫,提高醒觉,在群聚时刻,“封口”也是必须的。

当然,在这个非常时期,“封口”也指防假新闻所带来的负面冲击。舆论管控造成民众对官方数据缺乏信心,“路边社”分分钟刷屏抢头彩,未经确定的消息言之凿凿,在社交媒体疯传,难辨真假。当“造谣者”摇身变成“吹哨人”的李文亮医生逝世时,生前被训诫、死后受推崇,官方企图瞒报疫情的“封口”行动受到普罗大众的唾弃。尽管如此,网络造谣蛊惑人心的行径,法理难容。舆论管控限制了言论自由的空间,在越监管越容易失控的社交媒体,防护网在于个人的知识、理性思考和人生阅历,睿智明辨是非真伪。

病毒当前自觉性的“封口”,可免于祸从口出;心怀叵测的“封口”,祸福无常,忧喜难定。

患难见真情知人心

听来的一则真人真事。一个老婆叫老公出去买口罩,他回来时说四处都买不到,后来他们分头回去各自的家看父母,这个女的走出去,忘了东西又回头,结果看见他戴着口罩提东西走了。

她以为是附近的超市在卖,跑去问,人家说没卖。她很生气,等他回来翻他的口袋,发现还有一个没拆的,质问之下,他说是外面免费发放一人两个。她决定等事件平息之后跟他离婚,因为他几十年来都是这样防着她,不可信赖不可依靠,完全罩不住。一场疫情知人心,患难见真情。

中国官方医学顾问钟南山接受路透社采访预测,新冠病毒最长潜伏期24天,疫情本月达到高峰,可能在4月结束。看来这一波疫情短期内不可能平息,人人自危的当儿,人与人之间失去了信心,适时封口、谨言慎行才能“罩”得住。

(原文刊于20200213《南洋商报》言论版)

2020年1月28日星期二

云淡风轻:请先倒掉半杯水

新年前,公司安排全体员工分批上卓越领导课程——“The Grid for Supervisory Excellence“。第一批高层在去年年杪上了课,由于事先没读课文做课业,来不及消化内容,三天课程的成效欠佳,于是第二及第三批学员在2月初上课之前,被规定在一个月的充裕时间内读书做课业。我的新年节目,自然少不了读书。

组织成败攸关领导人,所以领导素质向来是职场的关键话题。一般认为,领导人是天生的,不是养成的。领导人和经理人的差别在于,经理人可以后天培训,领导人却是天赋异禀,魅力特质与生俱来,一呼百应、轻易虏获万千追随者的心。正面意义的领袖,肩负时代使命,带领团队攀越高峰;反面寓意的领袖,在全球舆论中特异独行,一反常规,成则人间歌舞升平,败则尘世愈加浑浊。

取材自“改变的力量”(《The Power to Change》),用格线GRID的学习体验方式,旨在加强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塑造优质的企业文化。学习体验的基础理念于主管如何有效的整合资源(Resources, R1),通过圆融的人际关系(Relationship,R2),达致最佳的组织成果(Result,R3)。在人(People)和成果(Result)之间取得最高绩效,在“谁是对的?”和“什么是对的?”之间理性思考,将组织绩效摆在个人利益之上,摒弃独断独行和敷衍塞责的领导缺陷,以坦诚开明的双向沟通,上下同心共进退。

知易行难。理论总是完美的,实践总是艰巨的。为了贯彻组织全员的共同理念,最高领导先行上课,成为公司的第一批学员,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示范。

察觉和弥补个人不足

话说大家都是领薪水打工的,上班时间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属于公司。第一批学员仅有两周时间读书和做课业(Pre-work),结果大部分人都没认真读书就上课,在分组学习的紧凑过程中,得分颇低,士气大挫。首先发难的,是子公司最高领导Z君,他大放阙词,字字铿锵有力,否定了书中的理念和体验学习的意义。

听话读书做课业、在个人测试中夺得最高分的A君,忍不住驳斥:“你应该读完整本书,就能理解这些习题的用意……。”Z君反讥道:“我一年内读了十本书,你呢?你是不是在上班时间读书?”他这番话引起全场哗然。

上述言语相当具有攻击性,然而那位年轻的指导员显然身经百战,在第二班学员汇报会的私聊时段,他轻描淡写地回应我的提问:“我见过无数大公司的领导人,各式各样的,我都没问题。”

上课是学习的宝贵时光,如果不能先倒掉半杯水,如何装入更多新智慧?勇于表达信念和主张,以“我”为中心的观点,限制了智慧增长的空间。世上没有一本书能神迹般改变一个人,书中的理念若没有经过实践,充其量是纸上谈兵,而讨论和实践的过程中,不同的组织能发掘适合个别组织的方案,领导人察觉和弥补个人的不足,强化团队力量,打造优质的企业文化,才有望将林林种种的资源化作一串串丰硕的果实。

(原文刊于20200130《南洋商报》言论版)



2020年1月16日星期四

云淡风轻:善恶一念间

“回归初心,善待众生。”在人心急躁、流言蜚语和恶言恶语漫天飞的时代,这句老掉牙的“古话”,多少人听得进去?

上周日,法藏寺举办一年一度的新春围炉。聆听慧海大和尚深入浅出的开示,是我一年伊始最期待的事。每一年,主题必定是围绕在为人处事的基本道德和普世价值,老少同堂听得津津有味,在笑声中顿悟生活里的小细节大智慧。

慧海大和尚讲述偶遇两个年轻人,他们的直言令他无语:“你做这么多干嘛?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已经进步了,你太落伍!”

大和尚慨叹 “代沟”的冲击,有感于所谓的“进步”不一定是好事。科技革新、人心不古,世界瞬间万变,宇宙电光火石。当人人追赶速度之际,未经深思熟虑就草草行动,越快越容易搞砸;生活节奏越快压力越大,生命也越快结束,得不偿失。

人类的普世价值是真善美。常怀善念,积攒福报,是佛教徒的修行,也可以推广至天下众生,心怀善念,已不仅仅是一种善良,更是一种做人的智慧。一个人只要心存善念,善待万物,就能释放强大的正能量,吸引更多人同行共进退。

心存善念只抗不斗

大和尚认为东西方价值观的不同,在于“抗争”和“争取”。东方人的价值观强调“善念”,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抵御顽抗;反观西方人的思维却是不择手段、极力争取所谓的“权益”。东西方价值观的差异,也存在于“代沟”的隙缝,在西方受教育的海归族,多数尊崇“凡事必争取”的斗争信念,缺乏包容和融合。其实大和尚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海归族”,70年代回国之后,他选择回归中华民族的特质,开始学中文、弘扬佛法和中华价值观,坚信万物唯心造,心存善念,必有福报。

大和尚的一席话,解开了我在职场上的迷思。前一阵子,公司的第一二线管理人统统被安排上课,以小组方式进行不少活动,最精彩的是小组逐一针对其中一位组员工进行批判,优点和缺点如数家珍,有人收到多达52个评语,贬多于褒,他一时无法接受,连连跳脚,不过最后还是接受批评,冷静后在贬项写下改进的方法。我听了那些“情报”之后,心想:短短四堂课,可以改变一个人吗?

尽管我们常说员工的多年经验是公司的宝贵资产,然而在现实中,资深员工多被视为接近“过期”的废物,致力往上攀爬、一朝得志的后辈,难掩真面目,嚣张跋扈,不知职场伦理为何物,在尔虞我诈的办公室政治中较劲恶斗,往往殃及池鱼,除了耗费个人的时间和精力,也折损了公司的资源。

在斗争的年代、纷纷扰扰的时局,不可能有善果,明智之举是切断纷扰的根源,全心迈进,才能找到出路。善恶一念间,回归人的淳朴本质,自在从容,才是正道。

(原文刊于20200116《南洋商报》言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