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31日星期三

以直报怨

希望自己每天的心情都像盛开的花,可惜花跟人一样,逃不过花开花谢的循环,而人的心情往往也起伏不定。
昨天的心情不知道该形容为大喜大怒,还是小喜小怒。
跟人家化解了一周的冷战,被形容为“施法”,狂笑几声之后,释怀。这是一场暧昧的冷战。
另一方面,假老友心情欠奉,当着别人的面斥我“没文化”,高调地说自己刚刚走过“文化之旅”。明知她是爱做戏之人,可是被踩在脚下的滋味不好受,更何况她根本没资格说文化。
反驳时,声量提高了,脸色也不好看了(不在话下),不过双方及时煞车,又假惺惺聊几句,最后我是心里十分不畅快地离开。
心情不好就踩人,踩人只为了抬高自己。回家途中,忍不住在车里诅咒一番。
应该调整待人处事的方式,玩熟了没好处,总会听到几句刺耳的话,说的人自以为幽默,听的人却笑不出来。
继续听于丹谈伦理,中听的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原来听到不爽的话、碰到别人对不起自己时,可以不必以德报怨,因为资源有限,将有限资源回报对自己有恩德的人才是正确的。
往后听到别人无理取闹的话,是不是应该马上变脸才对得起自己?

2007年10月30日星期二

蓝天白云觅于丹

最近陷入工作的过渡期,开车时,有余裕看看花草和蓝天白云;在办公室,也能从容的跟同事互动,说一、两句轻松挑皮的话,然后笑开来,分头回到工作岗位。

车里播放的,是国学超女于丹教授日前在讲座会上吐露的金玉良言,重复又重复,有余裕的心在细细回味她的每个遣词用字,心里觉得很充实、很快乐。
以前总会认为,同事之间的感情很脆弱,平日没事嘻嘻哈哈,有利益冲突时,没两下就反目成仇。现在觉得对人无求比较自在。想对人好或者遇到话题投机的对象,不妨多说两句,不要奢望对方回馈。这样坦率的心,比较容易快乐,不会觉得别人对不起自己。
想说话、想多看一眼的话,不必忌讳,以坦然的心面对他。
于丹倡议阅读经典,发现自我的心灵。她那位饱读经典却一贫如洗的老师,带给她很大的震撼。我在报上读了这一篇,心有戚戚焉。
今早上班途中,我又是在红灯前张望蓝天白云,细细端详树木有层次的翠绿,听着于丹的话,突然很想当个古典文学的老师,让自己沉淀其中,也带领更多人一起,在经典中寻觅俗世凡尘不可缺的心灵养份。

2007年10月29日星期一

饭田诚示燃亮心灯(四)

(完结篇)
*师徒鱼雁之(一)
2007年3月12日·饭田老师来函:
前略——
沙蒙联络方式:
电邮-无
电话-无
传真-无
邮寄:饭田宿舍沙蒙邮区50200

**这算什么地址?忍不住在心里咕哝。

4月初,手里握着吉隆坡往返清迈的机票,人地生疏、语言不通,心情一如探险。

上机前,尝试传真至老师的友人家,直言:“能否碰面,听天由命”。16年了,饭田老师一直没有兑现重临大马的承诺。山不来,我惟有走向山,结果意外地在山上找到了一盏盏心灯。

**师徒鱼雁之(二)

2006年5月3日·饭田老师来函:
前略——
喜闻你到日本采访天皇陛下“植树祭”的活动。喜美子曾和几位义务教师一起觐见天皇和皇后陛下,交流了15分钟。这对日本平民来说,是很难得的机会。回想起你在全国演讲大赛高举剪报、滔滔演说的样子,当年的你年轻得很,我也才59岁,今年已经74了。

**去年,在日本逗留一个星期,排满了采访项目,行色匆匆,无法到横浜探望饭田老师,颇感遗憾。每次到日本采访或研修,我都很庆幸学会日语,更庆幸的是,遇见了饭田老师,当我在学习路上感到茫然的时刻,宛如一盏明灯,给我指引方向。

饭田老师虽然只教过我短短的几个月,却一生受用。一日为师、一生为父。这7年来,纵使在最孱弱的时刻,饭田老师也不曾放弃泰北山区的孩子,我难免妒忌:他们比我幸福多了!

跟饭田老师结缘,始于1991年的日语演讲比赛。我的日文老师挑选我参加一年一度的赛会,却把我草拟的讲稿交给同僚饭田诚示审阅,结果那份讲稿被修饰得近乎完美。

在雪隆区域赛时,我很幸运地跻身全国大赛,饭田老师接受委托,连续三个周末为我恶补备战。全国大赛前夕,饭田老师对我说了一句话:“胜负是一时的运气(Shoubu wa toki no un desu)。”

比赛当天,一切都很顺利。讲完主题后,在应答环节时,有位评审问:“根据你的资料,你还没去过日本。如果你有机会去的话,你想做些什么?”

我毫不讳言想当日语教师:“我希望能到北浦和日语中心参加短期师训班,学以致用。安藤先生,到时请多多关照。”

语毕,观众席爆出一阵豪迈的笑声,很快地感染周遭的人,引起全场哄堂。

提问的是国际交流基金会属下吉隆坡日本文化中心总裁安藤氏,他左看右看,抓抓后脑又耸肩,没想到我居然把问题抛回给他。遴选本地人到北浦和参加短期师训班的,正是当时的日本文化中心。

那一夜,饭田老师和我共拥一个冠军美梦;那一年,我第一次踏足日本美丽的国土。

*师徒鱼雁之(三)

2004年3月16日·饭田老师来函:
前略——
收到你在《朝日新闻》撰写的系列报道,你也吃了不少苦头啊!心脏的老毛病好了很多,每年都有定期体检。
今年泰北之行,订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错失了好几年的樱花季节,今年要好好地赏樱,确认自己是道道地地的日本人。

**2003年是颇具挑战的一年。3月份,美国攻打伊拉克,全球笼罩在非典的阴影之中。这段非常时期,我在东京《朝日新闻》亚洲网络(Asahi Asia Network, AAN)渡过同样具挑战的3个月。

2月杪,我在饭田老师到泰北之前,约了他在横浜赏樱,他笑说太早了,先看梅花吧!

我是在学日语超过10年、第4次去日本时,才有机会观赏樱花盛宴,应该感激《朝日新闻》亚洲网络负责人的安排。

3月杪,我如愿地见识了樱花在枝头怒放的万般风情,可惜饭田老师已身在泰北,而樱花树下的我,惘然若失。

原以为谙日语、了解日本文化,也曾在日本短期逗留,待3个月应该不是问题。然而当我开始像日本上班族那样,每天往返筑地的办公室和神乐坂的住处,在严寒的东京街头孤身只影,才真正体会到所谓的“文化冲击”。

能够进入《朝日新闻》研修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人都说这家“百年老店”是日本传统社会的缩影。那段时期,写日文稿不是大问题,最严峻的考验却是连饭田老师也爱莫能助的“文化冲击”。

樱花飘零、“黛玉葬花”之后,才重返国土的饭田老师,一边审阅我的稿件,一边耐心地听我细诉,然后仰天长叹:“当年我在马来西亚,也曾有这样的冲击,还留下未解的心结呢。”

我想起了那个意料之外的冠军,以及他多年来的指点,感恩的心特别强烈,盘算了一下,对他说:“老师,我要送你10万日元作为谢礼,感谢你这些年来的指导。”

老师对我突如其来的想法有点愕然,连声婉拒。在日本,学生给老师谢礼是极平常的事,只不过对外国人来说,却鲜有这种习俗。

10万日元是我当时在《朝日新闻》所领月薪的一半。伊战正热的当儿,我忙着翻译好友野岛刚从战地伊拉克捎回《朝日新闻》的精彩文章,然后电邮至总社,由副总编辑陈春福审阅刊用。依《朝日新闻》的规定,外报翻译文稿或选用图片,一律得付版权费。经过讨价还价、加上即席付现金,才谈妥每则稿或每张黑白图片5千日元(约马币170令吉)的“好价”,而这笔版权费正是我当时最大笔的开销了。

“我和同学们都等了10年,就当作是您再度来马的旅费吧!!”我找到一个借口。老师稍迟疑了一下,终于欣然接受了。

5月初,《朝日新闻》亚洲网络的同仁为我饯行,大伙儿站在冷冷的银座街头高喊“万岁”时,我暗自庆幸,心结全都打开了!

*师徒鱼雁之(四)

2006年12月5日·饭田老师来函:
前略——
快要75岁了,跟枯叶纷飞的老树同步踏入年末的季节。泰北山区孩子的援助活动持续了这么多年,想停也停不了,心里总有个声音在说:“孩子们在等着你啊!”
自我满足也是“笨蛋”的代名词,在这个唯利是图的现实社会,有个“笨蛋”也不错嘛!
你的10万日元,我已转作泰国山岳少数民族孩子的奖学金。附上银行户头帐册影印本供参考。擅自将10万日元转作其他用途,尚请见谅。支援泰北的贫穷学生,是我此生最后的任务。

**生命无常,在红海廝杀的我,突然想起蓝天,翻阅饭田老师的来函和帐目表,每一字每一句,都在冲击我的内心。

为什么他可以抛开个人、全心为别人而活?教日语是赚钱的途径,他为什么要花钱教日语?我毅然决定到泰北一趟,要揭开饭田老师每年飞往沙蒙的谜底。

毫无头绪的步出清迈机场时,意外地见到一个泰国年轻人高举写着我的名字的大卡片,他身旁正是喜美子师母欣喜若狂的面孔。

原来我的传真并没有落空。乘着那位高中校长的车子抵达沙蒙时,只见饭田老师精神奕奕、健步如飞地奔到我们面前。我由衷地说:“老师,你一点也没变啊!”

我的抵访似乎打乱了饭田夫妇的作息。老师一连牺牲了两天的午睡,第一天接受我的采访,从午饭直到灯下夜读。

据说,他乘着我到谷口恒明的班上摄录时,偷偷打了个盹。而后门边的小床位,是师母的“地盘”,晚上8点钟起就陷入黑暗,从走廊望过去,依稀见到两只脚板……

第二天,我从山本之家采访回来,车子戛然而止的声音,惊动了在五脚基打地铺的饭田老师。由于我即将前往清迈,他索性不睡了,泡了下午茶,师徒俩在炎炎午后聊了起来。

他很自然地重提来马的大计:“原来吉隆坡和清迈之间只是两个小时半的航程,也许明年可以先去大马,才来沙蒙教课。”

我不知道他这次会不会实践诺言,但还是很用心地听进去。也许在哪里见面已经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健康、开心。

无微不至的老师,为我安排了嘟嘟车到门口来接。临别,喜美子师母把全体师生都叫了出来,大伙儿在车后围起大圈圈,高唱骊歌:“何时何地再重逢?啊,某年某月会相聚……”

坐在车里的我,想起了喜美子形容拓离去的一幕。他们根本没想到,那一双双挥动的手,把万般不舍全挥进离人的心坎里。再见,我的饭田老师!

*原载《南洋商报》新视野(2007/05/11)

饭田诚示燃亮心灯(三)

山本之家圆梦天堂

前言:

2001年,饭田诚示初到沙蒙执教时,偶尔听到女学生提及“日本人山本先生”,才知道山区某个角落,有个跟他“同声同气”的人,心想无论如何得碰个面,好好地聚一聚。

据说,山本敏幸走遍全球约68个国家,在泰国西部照料来自破碎家庭的孩子逾10年。

后来,他带着10多名孩子,在泰籍妻子蒲南的娘家沙蒙落脚,大兴土木,要为孩子们构建一个更完善的家园。

寄居在山本之家的全是克伦族孩子,有的是孤儿,有的家贫问题多,山本把这些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带在身边,照料他们的起居生活,还提供入学机会。

第一次见面,饭田诚示老实不客气地问山本敏幸:“养育10多个孩子的费用不菲,你的收入……”

原来当时山本每个月获得泰国义务组织的支援,维持孩子们的生活。孩子们都叫他作父亲、蒲南为母亲,跟一般的日本家庭没两样。

由于收养的孩子逐年增加,山本当时正筹建女生宿舍,80万日元(约马币2万7千令吉)的建筑费不敷30万,饭田诚示义不容辞地伸出援手。

接下来,饭田诚示不断地在物资和金钱上援助山本之家。除了每年捐15万日元(约马币5千200令吉)作为山本之家的营运费,2002年买了一块田地让山本之家耕作,2004年捐30万日元购地让山本之家种咖啡,而咖啡园毗邻的空地需资60万日元(约马币2万令吉),饭田诚示唯有“分期付款”,于2004年出资30万日元、2005年30万日元、2006年15万日元,预定今年捐出余额15万日元。

由于能力有限,饭田诚示坦言,今后只能每年捐助15万日元充作山本之家的营运费。

(一)最有潜质女村长

我在沙蒙的第二天,饭田老师特地安排喜美子师母和学生娃娜篷做我的地陪,到山本之家走一趟。约好上午9时30分,山本太太蒲南驱车来接我们。

可是枯等了足足一个小时,才见到她的倩影,令我想起饭田老师对泰国学生要求严格的“守时”,和泰国人的口头禅“Maipenrai(没关系)”。

蒲南是泰国人和克伦族的混血儿,跟着谙泰语的日本丈夫,连日语也懒得学了。

笑容可掬的她,一见到我们就拼命道歉,娃娜篷为我们翻译,原来蒲南刚刚去领了一个杰出女性的奖项,所以迟到了。看着车里那面奖状,我们都释怀了。

车子很不客气地朝山区飞驰,左拐右弯,只见蒲南从容不迫、气定神闲地猛踩油门,冲劲和魄力足见一斑。

“村里的人都尊称蒲南为老师,她干劲十足又有亲和力,是最有潜质、最受看好的未来女村长呢!”喜美子在车上对我说。这时,蒲南正和娃娜篷聊得起劲。

“山本在多年前驾车肇祸,结果两名儿子当场毙命。山本一直很内疚,无法驱散心头的阴影,自此再也不敢驾车,出入都由蒲南充当司机。”

听了这么多有关山本先生的故事,我很想见见本尊,喜美子却告诉我:“他前几天带着次子到日本筹款去了。”

车子继续朝向更加陡峻的山区挺进,一路沙尘和枯枝,空气中弥漫着越来越清新的凉意。

半句钟之后,我们来到了山本之家,一个资源丰富、属于孩子们的天堂。

(二)梦想和平靠自己

山本之家“梦想和平基金会”宣传册子上写着:“教育落实和平:学习自我依靠的智慧”。

“梦想和平基金会”创立于2003年12月22日,专门收容孤儿、单亲或贫穷家庭养不起,以及无法送入学校的孩子。目前共有26人,从6岁到20岁,一起生活和学习,其中包括山本敏幸和蒲南本身的两个儿子。

蒲南原是一名教师,遇见山本敏幸之后,志趣相投,毅然放下教职,夫妇俩共同建设孩子们的学习园地和生活空间。他们对26名孩子一视同仁,不会特别善待自己的两名亲生儿子,有工作,大家一起分担;有好吃的,大家一起分享。

山本之家经过几年的悉心经营,已颇具规模。从最小的6岁潘弟弟,到最年长的20岁娣拉姐姐,孩子们的生活信念是“靠自己”。

吃饭靠自己下田耕种,而佳肴俯拾皆是。想吃什么菜?自己到院子里种。想吃鱼或田鸡?赶紧到池里饲养。鸡寮的架子上,还有几个新鲜出炉犹带温的鸡蛋!偌大的山坡上,有一大群黑猪和黄牛,以及漫山奔跑的小野猪,围着带来饲料的两个小男孩,争先恐后地抢食。

这种情景,对城市人来说,绝对是奇观。山坡的另一端,设有宁静的阅读室、图书馆。有的男孩在画画、雕刻、学木工,女孩在编织饰物和扫帚。

走过挂在屋簷下成串的香蕉,蒲南随手摘下几只给我们尝,貌不出众却很香甜。

“这里的孩子虽然不像一般孩子那么开朗,可是每一天都过得很扎实。”喜美子说。“日本学生太幸福了,有些甚至拒绝上学,反观这里的孩子,多么珍惜生活中的一点一滴。”

山本之家果然资源丰富,坐在凉亭里品尝绿茶,嘴里嚼着新鲜采摘的草苺,真不愿意离开这个“天堂”呢!

(三)传承文化不忘根

2006年春天,饭田日语教室迎来7名新生,当中包括山本敏幸的长子——健史。健史当时12岁,是中二生,虽是日裔第二代,完全不谙日语。

饭田老师语重心长地对山本说:“我已经74岁了,这是健史学日语最后的机会。”于是健史第一次离家,跟随饭田教室其他学生,合宿学习长达一个月。

在饭田老师眼中,健史会是沙蒙未来的领袖,也是日本人在泰国开枝散叶的一柱血脉。曾在南美洲玻利维亚和阿根廷教导日裔第二及第三代的饭田诚示夫妇,对教导健史的重任,显然是传承文化和民族的根更甚于一切。

注:有意捐助山本之家“梦想和平基金会”可联络以下地址:18, Moo 3 Banngamaeng, Tambon Maesap, Samoeng, Chiang Mai 50250。电话:+661-9176352,+669-8517868;传真:+6653-802798。

*原载《南洋商报》新视野(2007/05/10)

饭田诚示燃亮心灯(二)

(一)点点心灯相辉映

山区孩子的纯真,让饭田诚示动容,上山的每一步都是坚定的。

遇到病魔纠缠,纵使在病床上,他记挂的还是那一大班泰国学生,想像着他们落空失望的神情。在沙蒙坐拥一个大家庭,弥补了饭田夫妇跟儿子媳妇无法常相聚的缺憾,视每位学生如己出,以有限的退休金和体力,协助他们圆梦。

可是灯芯总有烧尽的一刻,年事已高,加上心脏病的隐忧,饭田诚示在沙蒙接受《南洋商报》专访时,直言已萌生退意。

“年纪越来越大,钱越来越少,日语教室到2008年10月份就要告一个段落。过后,要好好地过属于自己的日子了。”

一个靠退休金和积蓄过日子的老年人,对一个毫无血缘、地缘关系的山区民族付出无私的爱,也许在物资上逐渐贫乏,在精神上、心灵上,却是富裕之极。生命的价值(ikigai)是饭田诚示经常挂在嘴边的字眼。心灵富裕,关键在于施与受。

他对泰北山区孩子的关爱,并不仅限于日语教室,也穿山越岭,传送到山本之家等贫寒学生心里。

这边厢,泰籍友人赠地给饭田诚示建教室兼宿舍,他正是饭田教室学生安佳理的父亲。安佳理听闻有免费的日语班,自己摸上门要求学习。后来,她负笈日本早稻田大学,每逢周末必定到横浜饭田家度宿。据说,安佳理已经大学毕业了,目前在京都工作。

另一边厢,饭田诚示大力资助山本之家,送田又送地,让孩子们种稻种咖啡,学习自耕自足,同时也提供奖学金予一所高中及一所寺庙的清贫学生。

据说,那所高中的校长是在2001年邂逅饭田诚示,当时他踌躇满志,要筹款建校舍。几经波折,校舍建了起来,开学时居然没人入学。校长又到处找学生,苦口婆心地劝说少数民族家庭,不要一味让孩子到田里帮忙耕作,应该让他们上学,才会有更美好的将来。

饭田诚示被校长的精神感动了,从此成为高中的常年赞助人。2007年新学年开课时,那所高中就读学生已超过300人。

京那奂21岁那年出家,过后还俗,在曼谷酒店工作两年,最终还是回归原点,在沙蒙老家的寺庙专心学佛,并尽力协助穷孩子,让他们也能吃得饱、穿得暖,并接受教育。

饭田诚示每年的捐献,令他十分感激。在美国友人的协助下,京那奂也设立“泰国第二家园”网站(http://www.secondhomethailand.org/),向全球人宣扬佛教。

庙里新建的一间小石屋,正是他和饭田诚示联手打造的“第二家园”,欢迎旅人过客度宿。泰北山区遍地是梦,织梦的人相互扶持,你赠地我送田,点点心灯相辉映。

(二)喜美子无睱寂寞

“累了、倦了!”饭田诚示背后的女人这么慨叹。

喜美子从杏坛退休之后,夫唱妇随,从日本国土跨向南美洲和沙蒙,纵使国情和制度不同,她继续春风化雨,桃李满天下。

喜美子原是横浜一所小学的音乐教师,教唱歌、指导铜乐队是本科,多才多艺的她,更擅长各种日本传统艺术,拥有执教证书,如书道、茶道、穿和服等等。

1998年,当饭田诚示心脏病发而无法前往阿根廷时,她毅然接受挑战,单独赴任。她在阿根廷的出色表现,获得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的赏识,推选她和另4位义务教师,一起觐见明仁天皇及美智子皇后。

那次仅仅15分钟的会面,令喜美子毕生难忘,在觐见天皇偕后的那一刻,连自己也感到惊讶的是,双腿居然在微微发抖。

在日本国民心目中拥有超然地位的天皇偕后,很亲和地问了这批义务教师在国外教导日语的心得,而素来口若悬河的喜美子,一个人的对答时间就比其他4个人的总时间还要长。

虽然高龄75,喜美子却时刻保持最佳仪容,加上充沛的精力,一天24小时似乎不够用。在沙蒙,她每天凌晨4时左右就起床准备教材和食材。

由于当地的食材有限,喜美子远自日本带来调味料和干食材,让义务老师一解思乡情,也让泰国学生有惊喜。

喜美子的音乐细胞遗传给两个儿子,长子大树至今还是会弹弹钢琴,而次子拓擅长吹长笛。饭田一家四口俨如国际人,各分东西,夫妻和亲子之间,互相牵挂,也互相尊重。

前几年,大树在横浜老家旁建了一栋属于自己的房子,饭田夫妇老怀宽慰。没想到后来夫妇俩却选择到美国旅居和工作,去年还邀请父母到美国旅游一周。

拓是个快乐自由的音乐人,单身行走天下,行踪不定。这个4月份,饭田夫妇在沙蒙,而拓正在横浜老家看守。

喜美子印象深刻的是2000年,两老在沙蒙住了一整年,拓突然到访,带来惊喜。屋里有破的坏的电器或物品,喜美子总会向拓求助。

“我尝试修一修吧!”拓这么回应。结果,三两下子就把问题解决了。

拓在沙蒙住了一个星期。临别时,喜美子心有悲戚戚焉,拼命朝扬尘而去的嘟嘟车挥手,一直到拓的面孔慢慢地消失在路的尽头。

“拓走的时候,我心想;这一下又会寂寞了。”喜美子追述道。

事实上,喜美子没有太多时间去感受寂寞,因为无论在日本或是沙蒙,喜美子总有忙不完的课,一大群学生在她后头紧紧追随。

在日本,喜美子书法班的学生不少,他们盛情邀约、苦苦哀求,喜美子再三推辞不果,只好继续繁忙的教课生活。

“现在是90%为别人而活,希望再努力一、两年,可以过自己爱过的日子,写小说、画画,把自己生长的地方、孕育孩子的地方的景物全画出来。”

(三)乐在其中不言倦

自掏腰包付机票和沙蒙1个月膳食费,义务教师的路并不好走,並木幸子和细野淳子却甘之如饴,将教导泰国孩子视为己任,毫不言倦。

教课前,並木幸子和细野淳子在茶水间席地而坐,又剪又写地制作教材。她们认为这些教材有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课文重点。

由于丈夫被公司调派到泰国,並木幸子早在20年前就跟泰国结了缘。回到横浜,在2002年1月份参加饭田老师的师训班,多次来泰北协助。

去年退休之后,正式到沙蒙当义务教师。並木幸子眼中的泰国学生很认真,一如多年前的日本学生般纯真、可爱。

细野淳子是第4次来沙蒙,这两年的执教经验,给她不同的人生体验。目前在日本的工作是照料老人家,也是一份很有意义的工作,不过跟在沙蒙执教的意义截然不同。开始时,细野自认不会教外国人日语,因此她在教的同时,也向学生学习。

分享泰国孩子学习过程的苦与乐,是她最大的收获。每次在日本收到学生的来信、电邮或贺年卡时,心里很高兴,而最开心是听到学生考日本语能力试验及格了!

今年刚刚退休的谷口恒明,此行有太太道子陪行照料。他坦言尚未确定今后要走的路。他于2005年10月份参加饭田诚示在横浜开办的训练班。此行是专程来探路,看一看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当义务教师。

“在这里10天还说不上特别感受,是在观察,同时好好思索往后要做什么,义务教师嘛……”谷口恒明若有所思。

(四)学好日语圆美梦

从日本远道而来的义务教师,点亮了泰国北部少数民族孩子的心灯,让他们编织无数美梦。有的想去日本游玩、看樱花,有的想在大学毕业后,善用谙日语的优势,加入日泰联营企业或当日语教师。

娃娜篷、索芭、维拉旺和他那瓦多都是自高中年代开始,跟着饭田诚示学日语。他们眼中的饭田老师是“亲切,却有少少严格。”

一问之下,才知道泰国人一向来不守时,比约定时间迟了一、两个小时才出现,还口口声声说“Maipenrai(泰语:没关系)”。对于守时如金的日本人来说,敦可忍敦不可忍也!所以饭田诚示对迟到的学生厉声严词是不在话下。

听听泰国学生们怎么说?

维拉旺:3月份大学毕业,正在找工作。想要进入日本公司。饭田教师有点严,可是很亲切。严的是指“时间”方面。

他那瓦多:很喜欢日语,大学毕业之后,期望进入日本公司。

娃娜篷:学日语7年,自高中生到大学毕业。今年3月份大学毕业。将来要做英语和日语教师。

索芭:大学四年生,学日语5年,饭田教师很亲切,日本料理很好吃。将来要成为日语教师。喜欢日本,想去日本。

*原载《南洋商报》新视野(2007/05/09)

饭田诚示燃亮心灯(一)

前言:

一对高龄75岁的日本夫妇,每年春秋两季必飞越千里之外,到泰国清迈西北部50公里处的山区,一个叫做沙蒙(Samoeng)的简朴村庄,教导少数民族——克伦族的孩子学习日语,还提供奖学金资助清贫学生上大学。

2007年3月中旬,饭田诚示夫妇又是一路颠簸到沙蒙,沿途尽是遭林火烧得枯黄的树木,车轮辗过小石子路,摇摇愰愰,拐弯处更是险象环生。

这条走了7年的山路,再怎么曲折迂回,也无法阻挠饭田诚示那颗经常出毛病、但坚持到底的心。

(一)“老师要回来哦!”饭田诚示的前半生是日本社会典型的业务员,57岁那年,通过东洋大学文学部函授课程考取大学文凭,一偿夙愿。

他提前退休,积极筹划自己的“第二人生”。1990年,他参与日本外务省属下的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的义务日语教师计划,先后在马来西亚(1990~1991年)和玻利维亚(1993~1995年)执教。

1998年,原定前往阿根廷之际,他却因心脏病发入院而无法成行,由太太喜美子单独赴任。自此,他结束了官方义务团体的参与,自行筹划行程,走更长远的路。

有一次,次子拓从泰北旅游回来,提及清迈有四季之分,民风淳朴,是个好地方。于是2000年4月,饭田诚示在日本非政府组织“地球市民会”的引荐下,到清迈沙蒙一所高中义务教日语。

喜美子陪着丈夫在沙蒙居住了一年。夫妇俩看到克伦族的孩子,基于家庭贫穷而无法接受教育的困境。夫妇俩始终相信,教育是脱离贫困的途径,毅然决定在沙蒙设立饭田日语教室,提供1个月的膳宿,让大约20名高中生跟他们同住一个屋簷下,学习日语的同时,也学习日本文化。

一个月后,饭田诚示功成身退,没打算再回来。临别时,一名女学生竟用日语对他说:“老师,你要回来哦,教我们日语。”

这句话,深深打动了饭田诚示的心,更留住了他们夫妻俩的脚步,一留就留了7年。而那位女高中生,也在心灯奖学金计划下,顺利地在清迈大学完成学业,于2005年进入日泰联营企业就职。

(二)“月光”点燃“心灯”

日本非营利组织“种树植爱心”(Plant A Tree Plant Love,PTPL)在2006年2月20日的季刊里,发表了第9届PTPL大奖得主——饭田诚示夫妇的专访系列,表扬他们创立“心灯义工团”,连续6年来义务教导泰北山岳少数民族的孩子,并提供奖学金资助清贫学生上大学。

对于施与受,饭田诚示自小就有深刻的体会;对于大学梦,饭田诚示更是感同身受。早年丧父,饭田家经常接受亲朋戚友的援助,母亲教诲他要感恩图报。

成长后,为了挑起一家生计,他一早投身职场,失去了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直到两名儿子渐渐成长,他才勇于追逐个人的梦想,跨出的第一步就是进修。

57岁获得一纸大学文凭之后,在妻儿的尊重下,开始铺陈自己要走的路。他深切体会到无法升学的苦,尤其是亲眼目睹了山区家庭的贫困,激发他要为这些孩子尽点心力,让他们掌握多一种语文,同时有机会进大学,将来就可以改善山区经济情况。

“心灯义工团”创办于2002年,目前共有40名会员,一部分是饭田诚示的友人、喜美子书法班的学生,也有不少人在《日本经济新闻》、《朝日新闻》、《产经新闻》等平面媒体或电视的专访中,对饭田夫妇的义举产生共鸣,纷纷加入义工团,壮大阵容。有的会员捐献物资,如棉被、衣物、书本或文具等,有的每月汇款捐助“心灯奖学金计划”。

这项奖学金旨在资助克伦族的贫寒学生升学,每人每年3万日元(约马币1千令吉),迄今46人受惠,包括高中生及大学生,除了饭田日语教室之外,也惠及一所中学及寺庙的穷学生。

为了经营这份义务事业,饭田诚示将每月领取的退休金悉数充作日语教室用途,同时在横浜举办日语师训班,免费指点有志之士教导外国人日语,并号召学员到沙蒙义务执教,为山区的少数民族献力。

事实上,点燃饭田诚示“心灯”的人,正是泰北女孩佳鲁妮。

佳鲁妮是个热心学习日语的女高中生,好不容易考进清迈大学,盛意拳拳地邀请饭田夫妇到家里作客。

饭田诚示心想,能够考进大学的应该是有钱人的女儿。讵料,抵达佳鲁妮家门时,只见一间简陋的高脚竹屋,屋顶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干树叶编织而成。

“老师,我就在这里温书。”佳鲁妮兴致勃勃地指着竹屋的一隅。

“电灯呢?”用竹片堆砌而成的矮桌旁只有一盏煤油灯,饭田诚示忍不住好奇地东张西望。

“还有月光啊!”佳鲁妮笑盈盈地朝天一指。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灯火就在心深处。饭田诚示顿悟,一盏心灯就此燃亮了。

(三)日泰文化交流

当第一道曙光泛现,沙蒙冷冽的空气中,饭田日语教室传出收音机的晨操节奏,一大群师生带着暖被窝的余温,抖擞精神,配合节奏,一起做晨操。

在沙蒙,饭田日语教室共有两处,一是租来的,另一处地广楼新,原来是毗邻的泰国好友送的地,饭田诚示筹集了50万日元(约1万7千令吉),搭建起一栋85平方公尺的教室兼宿舍。由于学生人数增加,饭田诚示多租了一处充作宿舍。

日语教室每年春秋两季开课,即4月份和10月份,每季学习1个月。开班以来,教导超过200名高中及大学生,不少是在高中那年进入饭田教室,考取日本语能力试验的同时,也考上清迈大学,毕业后进入日泰企业或当语文教师。

饭田教室今年共有23名学生,多是克伦族,女生为主,每天依照饭田老师拟定的作息表,从早上6时30分的晨操开始,舒活筋骨之后,集体准备早饭、上课,午后进行团康。华灯初上,师生们挑灯夜读,直到晚上10时左右。一些好学的孩子,往往自修到午夜才就寝。

饭田教室最大的特色是日泰文化交流。乖巧的女生协助喜美子在厨房里准备早饭,然后井然有序地围着长长的饭桌用餐,而饭桌上呈现的正是日泰综合的饮食文化。

香喷喷的白饭是由喜美子研究出,采用泰国米加糯米烹煮出来,拌上饭田夫妇特地从日本带来的调味品和食材,当然更少不了泰国本土的蔬菜和水果。陪同夫婿初到沙蒙的谷口道子,对毛茸茸的红毛丹大感好奇,入口频频赞好。

上早课时,学生们不敢怠惰,因为学习的机会得来不易。每班最多5人,小班制确保学生受到关注和易于吸收。每年年底,饭田教室的学生都会报考日本政府承认的日本语能力试验,而三级是师生们的大目标。

日本语能力试验在全球超过50个国家举行,以测试和鉴定外国人的日语程度,包括文法、词汇、理解和听解。四级测试初学者水平,然后是三级、二级,而一级是最高层次。赴日深造的外国学生,一般上都必须先考获二级或一级,才能申请各大学的入门试。

夕阳斜照,学生们跟着喜美子愉快地闻乐起舞,跳起日本民俗舞蹈,音乐传遍毗邻的民宅。有位克伦族的男生自弹自唱,连义务教师也听出耳油。接着3位女生呈现泰国情歌,而喜美子等3位女老师也回报日本民谣,最后师生们以多重唱结束轻松有趣的团康。

不谙其他语言的饭田诚示夫妇,迫使学生们必须以日语沟通,而团康除了学习日文歌、跳日本民俗舞蹈,学生们也自由演译泰文歌或克伦族的歌曲,让义务老师们也有机会了解泰国文化。

4月初,清迈正值严夏,入夜却相当寒冷。饭田诚示和谷口恒明所指导的两班学生,分别在门前和室内上课,间中传出学生交错的朗朗读书声,和夏夜的虫豸声交织在一起,编成别具一格的沙蒙夜曲。

饭田诚示指导的学生,纷纷用被单裹着身子,迎着冷风在门前的灯下夜读。老师的关爱和呵护,暖和了他们的心。

一盏灯能点燃多久?照亮多少人?饭田诚示相信,唯有传灯,才能永远地燃亮前方的路。

*注:饭田诚示“心灯义工团”联络处:1)神奈川县横浜市港北区小机町274(邮区222-0036);2)泰北沙蒙 Iida Dormitory, Iida Seiji, Samoeng Post Office (Poscode 50200)

**原载《南洋商报》新视野(2007/05/08)

小樽艺术气息浓

小樽艺术气息浓如果你看过岩井俊二执导的《情书》,一定忘不了渡边博子站在雪地里,声嘶力竭地喊:“你好吗?(Ogenki desuka)”那一幕的经典悲情。

苍茫冷清当中沉淀的深情,正是小樽的独特气质。我们沿着小樽运河旁的浅野桥漫步,一边思索电影中那份纯美而细腻的情感。

小樽是北海道的港口都市,拥有大量的历史建筑物,而小樽运河是自1923年开通,运河边有艺术家摆卖手工艺品,毗邻的欧陆风情建筑,内有各类琉璃和其他手工艺品,琳琅满目。

时间到了,只见街头人潮汹涌,争睹那个定时定候冒烟鸣笛的钟楼。

另一方面,此行圆了我泡森林温泉的梦。

地狱谷温泉之源登别是北海道西南边的小城,以温泉特多闻名遐尔,而登别温泉是全日本最有代表性的温泉区。

到登别泡温泉之前,先窥探地狱谷真貌,因为那是温泉之源。

登别一处旧火山爆裂口,直径约450公尺,常年冒着白烟,周遭是寸草不生的狰狞地形,因此被命名为“地狱谷”。19世纪中旬,许多旅馆业者看到商机,纷纷涌进登别开设泡汤名所,据说登别所有汤量的四分之三都是来自地狱谷。

在地狱谷,一眼望去尽是赤铜色绝壁,地表不断涌出热气腾腾的滚水,火山仍很活跃。地狱谷内设有揽胜的木栈道,可以见到最真实的火山真貌。

据说登别温泉种类繁多,共有11种水质。我们入住的豪华旅馆,就有好几个不同风味的露天温泉,泡了这汤换那汤,从肌肤的触觉,就可以约略知道水质的不同。

对着山峦环抱的青翠森林泡温泉,一整天舟车劳顿的疲累,尽在浓浓的硫磺味烟氲中一洗而空。一些原本矝持的团员听了识途老马的盛赞,最终也忍不住结伴泡汤。

登别温泉的魅力难挡,实在不枉此行。

花团簇拥谱写白色恋情

前言:

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我们在北海道首都札幌花团簇拥、花香馥郁的氛围中,坐拥甜蜜蜜的“白色恋人”,还因眷恋那份甜蜜而将它捧回国。

没想到3个月后突传“情变”,白色恋人被揭穿蒙骗消费人感情,震撼海内外,令慕名者唏嘘。

(一)百花齐放迎宾客5月杪,赶不及看樱花,却碰上郁金香盛开的季节。

札幌的花园里各色花蕾展姿采,薰衣草伴着郁金香,含蓄地恭候爱花人。

尽管樱花已化作花瓣雨,回归大地,满山的蝦夷山樱聊以弥补心田的空虚。山樱是野生樱花,在北日本常见的是蝦夷山樱,粉红色泽比樱花略为深,开花期也比较长,在嫩叶长出之前铺满山间,粉饰绿野。

(二)闯白色恋人天地

“白色恋人”是北海道著名的巧克力饼干,生产商石屋制菓将位于札幌的厂房改建成巧克力天地,内有公园、博物馆及工厂,游客可以休憩、购买土产,也可以预约体验制作白色恋人。

这个天地已经成为人气旺的旅游景点。我们走过巧克力工厂,来到花团簇拥的公园,机器木偶时钟定时表演,四周的卡通人物也翩然共舞,那一刻,我们仿佛误闯梦幻的童话世界,大开眼界。样样新奇、处处飘香,那是浓浓的花香和巧克力香,溢满花园和城堡。

走入城堡,看到的是金碧辉煌的装潢。专卖店摆卖各种各样的巧克力、冰淇淋和饼干点心等,玻璃橱柜则摆满历史悠久的精美茶具。

我们在中厅歇一歇脚,在紧凑的旅程中享受片刻的悠闲。

白色恋人是巧克力诱惑的最佳形容词。这份诱惑由石屋制菓公司精心炮制,在两块饼干中夹一层甜甜的白色巧克力或黑巧克力,自1976年12月推出市场以来,深受日本人的喜爱,而且强调不外销,只有到过北海道的外国游客,才有机会品尝和带回国。

过去,白色恋人每年销量达两亿片,营业额占石屋制菓总营业额的八成。可惜的是,白色恋人多年来的盛誉毁于一旦。

8月中旬,石屋制菓爆出丑闻,总经理石水勋承认授权下属,窜改白色恋人30周年限量产品的赏味期限。

实际上,过去11年来,他在知情之下,将所有白色恋人产品的赏味期限从四个月延长为五、六个月,而其他产品含有大肠菌、黄金葡萄球菌,对某些人的体质会造成食物中毒的事,也没有据实以报。

这项消息传开来,不但日本民众哗然,连偏爱白色恋人的台湾人也侧目。据说这宗丑闻是石屋制菓一位员工揭发的。东窗事发后,石水勋宣布回收所有公司产品,并引咎辞职。而该公司也从8月19日起,无限期停业。石水勋的行为,不但毁了个人声誉,更为父亲自1947年建立的糕点事业划上句点。

我的北海道霧水恋情,也就这样告终。

北海道魅力不换季(下)

狐成仙,狸变精

日本民间传说中的狐和狸,都是百变成仙或成精。狐(kitsune)是我们常说的狐狸,在传说中经常化作人报恩。

而狸(tanuki)则类似黄鼠狼,是夜行动物,据说只要黄汤下肚,就会化身人形到处恶作剧。正所谓狐成仙黄鼠狼成精。

日本全国各地的稻荷神社,祭祀狐仙以保五谷丰收;而酒肆供奉狸的陶瓷像,头戴斗笠手拿酒瓶和账本,嘴尖肚皮肥大,据说会化成人骗人。酒肆供狸,用意是反其欺人本性,昭示殷实信用、老少无欺的商誉。

在民间传说里,狸比狐更受欢迎,也许是因为它有类似黑眼圈的特征,十分讨喜,以及乐极猛拍肚皮打腹鼓的招牌动作。

巧的是,我们此行见到了真狐和假狸。在高速公道的休息站,一只狐毫不畏生地趋近长巴,团友取出零食喂它,它嗅了嗅,然后衔着食物快步消失在休息站后方的草丛。没多久,它又轻巧地跑出来,嘴里空了。

这一回,不知是食物比较美味还是难下咽,它没把团友送上的食物衔回窠,就地吃了起来。临走,团友多掏出几块饼干,对它说:“拿回去吧。”它听懂人话似地衔着食物,头也不回地钻进草丛。

入夜时分,我们在札幌市区闲逛,走入狸小路(Tanuki koji)。

第一到第七条狸小路,都是横跨市中心要道的商店街,吃喝玩乐样样齐全,活力四射,是旅人寻宝的好去处。狸小路也是艺人的起跑点。

相隔三五步,就见到有人抱着吉他或坐或站着弹唱,小小摊位前有卖光碟或张贴音乐会预告。也许是太早了,只见三两粉丝坐在演唱人面前倾听,配合音乐轻轻拍着手。

我在一家居酒屋前,看到一老一少的狸陶瓷像,老的身上挂着“爸爸”的标签,其旁是一脸天真无邪的小狸。这对父子兵,今夜又不知会上哪里搞怪呢!

北海道魅力不换季(中)

薄野,食色性也走入薄野(Susukino),是在晚霞吞没巨蟹的时分,冷冷的街头,有燕瘦环肥的美女穿越点缀,在华灯初上时显得格外妩媚。

薄野是札幌市中心地区,日本著名的料理店“蟹将军”,在正门和楼顶分别挂上两只巨蟹,张牙舞爪地俯视川流不息的车龙,不知是人吃蟹还是蟹唬人。

我们在晚餐前悠闲地绕着酒店走了一大圈,大有斩获。原来下榻的酒店对正一家俱乐部,附近还有好几间俱乐部。

耸入云霄的楼群墙上,张贴着一大幅一大幅的美女图,有的还加插趣味漫画,一位人妻对酒客说:“别告诉我老公哦!”

穿梭街头的时尚女郎,蓬松的头发用假发髻推高定型,踩着高跟鞋摇曳多姿地招摇过市,十分引人注目。

入住的第一夜,实在太累了,翌日才听到团友说,凌晨二点钟时,整条街突然狂热起来,男的女的在街头叫嚣、追逐,似乎是酒精作怪,把人性彻彻底底释放出来。

我只记得睡梦中乍醒,见窗外天色大明,探头一看,宁静的街头有上班族和成排的计程车,而不断发出烦人觅食声的乌鸦,时而伫立在灯柱上,时而展翅飞越高楼。我一看腕表,天哪,凌晨三点钟。张智成R&B的时刻。

据说,东京都新宿区的歌舞伎町、北海道札榥市的薄野和福冈市的中洲被称为日本三大欢乐街。远在北海道开拓期的1871年,薄野游郭就是卖春业的地点,在公娼制度下,大事发展这条欢乐街。

日本于1958年实施禁止卖淫法令后,薄野的情色行业收敛了,80年代,天然温泉的涌现,为当地带来另一个生机。而今,餐饮业、风俗店 、酒店和娱乐设施等将薄野构建成国内知名的欢乐街。

不分昼夜,忠心守候薄野的是一群群乌鸦和排列成行的计程车。情色事业跃然墙上,薄野是道道地地的“食色性也”。

北海道魅力不换季(上)

前言:
尽管到过日本五次,一直很遗憾没到过北海道,今年5月下旬,终于一偿夙愿,见识了北海道春天的魅力。
9月初,大马国际旅游展(MATTA Fair)又掀热潮,日本旅游展馆重点推介北海道之旅,我猛然想起,北海道的春天已经结束,现在正迈入秋冬季。
北海道季节更迭,我的心情也换季,不换季的是北海道的魅力,以及我们留在北海道春天的欢乐足迹。
(一)札幌,活鲜抢先
北海道被喻为日本海鲜之源,海鲜种类繁多,既鲜美又廉宜,连日本人也爱来这里吃海鲜,尤其是螃蟹。
同行的是一群美食家,对他们而言,函馆、登别的旅游景点和温泉旅馆,魅力不比海鲜市场。
我们一早去尝鲜,中午再上馆子。在札幌海鲜市场的摊位上,有各种各样的螃蟹,帝王蟹是最抢眼的主角,长长的蟹角可以逐节出售,当季的扇贝也很鲜美,现烤现吃特别有风味,而伴在海鲜旁的蜜瓜等北海道特产水果,成了不可缺的配角。
奇鲜无比的海胆,也吸引了团员们逗留,一快朵颐。吃了海胆刺身或烧扇贝,再来一小片蜜瓜,满足之情溢于情表。
午餐时分,我们来到“北之美食家”,大伙儿竞相跟帝王蟹合照,然后入座尝鲜。这时,北海道电视台的记者和摄影队出现了,专访眼前这批外国饕客。
被问到海鲜的味道时,有人醒目地竖起大姆指说:“一级棒!(ichiban)”结果抢了镜头,隔天傍晚在当地电视台播出时,其他人懊恼当初没对着镜头夸大表情,错失了出镜的良机。
无论如何,这个插曲增添了旅程的话题。电视台比预期迟了一天播放,只有一位抱恙被迫留在酒店休息的团友和太太看到。听他口沫横飞地详述那些团员出镜时,其他人都后悔没继续守候在电视机前,太早溜出去了。

2007年10月27日星期六

情钟樱花国

在“互动部落格”写了好几篇有关樱花国的文章,昨晚跟一位朋友聚餐,她直言:“最近在报上看到你的文章,为什么你老是写日本呢?”

我听了不禁失笑,心里暗忖:那是我的特色啊。

写文章还真不容易,其实我在9月1日起“悄悄”脱离报馆时,心想这个专栏不会写太久,只等着看哪一个人开口叫停而已。

那天采访任达华,有人问他会不会想当奥斯卡影帝,他一脸饱经沧桑地说道:“有不有当选影帝,我都是喝这一杯咖啡。”

曾在电视荧幕上看他在影展陪跑好几次,当然,也有当选时狂喜的刹那,也许他已经看透这个“游戏”,不必看得太重。因此,他再三强调,做人最重要的是享受过程,任何事都好,一定要自己做得开心。

我也要学他。过去经常很在意别人怎么看、怎么说,现在要勇敢告诉别人:“我这么做,因为我开心。”

写稿也好,当新闻主播也罢,自己开心且认真的去做,还管他人怎么看、怎么说!

偏爱樱花国也没有错。前天跟美联社的负责人谈签购录影片段,那位初次碰面的韩国女性长得很像马来人,当我直接说出来时,她反指我像日本人。我告诉她我的确会说日语,她颇感意外。

在日本,我经常被人当作本地人。也许是跟日本语文和文化接触多了,人也日本化了。

周遭有些朋友对日本国、日本人有很深的成见。说穿了,是历史的包袱。也许我比较幸运,没有祖先遭遇苦难的记忆,所以很单纯的去看日本这个国家。

我也有很多要好的日本朋友,文化冲击肯定有,但基本上,大家都是有文化素养的。

人心难测,花语却任由你来解。

我最爱的当然还是樱花。今年6月初在北海道旅游时,早已过了樱花季节,不过,很开心地看到山野盛开的山樱(Yamazakura),也是一种惊艳。

希望自己像山樱一样,在翠绿山恋环抱中绽放一年一季的魅力,在大地以肥沃土壤孕育红花绿叶的同时,也用珣丽激情过后的花瓣雨和枯枝落叶,回馈滋养大地。

情钟樱花国,没有特别的理由,就是这么简单而已。

谏言与远虑

东京台场一家大商场的通道旁,有个中文和韩文的告示牌,让我们一行人看傻了眼。不懂韩文,情有可原;反观中文,字字相识,却句句成谜。

“顾客各位:小孩的地点,是通行路。因为变成他的客人先生的通行的妒碍,不站住给我。”

职业病发,于是将这个词不达意的告示牌拍了下来。当晚跟日本友人有约,谈起这件事,恰好数码相机随身带,立即向她展示照片。

略谙中文的友人看了一会儿,恍然大悟:“应该是电脑翻译软件的问题,把原文照译,而使用者选错了词汇。”

她逐字斟酌,很快地将原文(日文)写了出来,翻成中文应该是:“各位顾客:这是公众的通道,请不要围聚在这里,以免妨碍其他客人出入。”

告示牌上的“小孩的地点”,原来是“这个地点”或“此处”。友人说到这里,突然对我起了戒心:“你千万不要报道,要不然我们日本人很没脸。”

她一脸惊恐,让我有点错愕。省思之下,也许是自己急于揭发的样子,令她心生恐惧。

我放缓语气,很诚恳地告诉她,如果不纠正,这个告示牌将永远是个笑话。不如让我把较正统的中文寄给店主,在不少中国游客出入的通道上,可以传达正确的讯息。

素来注重礼仪的日本人,事事“远虑”(enryo),避免谈话间让对方难堪,更何况是纠正错误,结果客套流于表面。

为了国誉,与其远虑,让错误继续存在,不如即时纠正。进谏要诚恳,纳谏要有度量。跟时间竞跑的新闻工作者,更容易出错,同样需要读者善意提醒,才不会沦为“没有错误不是报章”的局面。

*原载《南洋商报》互动部落格(2007/10/09)

姐姐妹妹说出来

傍晚7点钟,我刚把车子停在沙登拉也体育中心,一位妇女立刻趋前问道:“那个什么活动在哪里举行?”语焉不详,追问之下,她说:“谈中国妹那个……”

原来是民生民声交流会的观众。我正要引领她到会场,只见她转头呼唤,又两位女性朋友尾紧随而来。

《南洋商报》主办的民生民声交流会,除了弹交通拼治安之外,也涵盖一些有争议性的话题,如今年3月30日的“半山芭变色”和9月19日的“中国女佣,你放心吗?”

这类课题非常切时,也贴近民心,巧的是,都在谈“中国妹”。诚如总经理钟启章开场说的:“选择这类课题并非要伤害中国女性。”

我在主持半山芭交流会时,坦然告诉现场观众,外人看半山芭是“变色”了,因为中国女郎的涌现,为社区增添了“色彩”。我反问半山芭人自己怎么看?

结果,有人施施然说,在小贩中心唱歌消遣无伤大雅;有人说天黑之后足不出户,不知道外头有没有变色。还有位仁兄代中国女性朋友出头,说她们平白无故被扣留,征询该如何协助她们脱困。

而沙登这场交流会,邀来了好几位名嘴跟民众交流,主题从中国女佣引伸至两性争议。王翠玲说出女性的担忧:“10只猫,哪有一只不吃鱼。”结果有人信誓旦旦,自称是第11只猫,还说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因为偷腥的人不会在自家吃喝拉撒。

台上嘉宾精彩演说旨在抛砖引玉,台下互动的却是清一色男性。言辞交锋之际,女性的声音显得单薄。而现场民意调查显示,100%女性观众反对引进中国女佣。

这两场交流会的共同点是,跟妇女有切身关系的议题,往往得不到女性观众的反馈。也许是教育程度的关系,纵使心里有百般想法,却不敢说出来。

事实上,每个人都各有立场和想法,只要抱持交流的心态,真心诚意的互动,又何必担心说错话惹笑柄呢?

互动是双向的,也是大势所趋。在很多层面上,媒体都走出了传统框框,不只是你说我写,而是提供互动平台,让读者、观众和听众一起参与讨论。

看来政党和乡团组织应增设训练班,让女性党员和乡亲更勇于表达意见,而不是在观众席窃窃私语或散会后才说个没完没了。

姐姐妹妹,勇敢说出来!

*原载《南洋商报》互动部落格(2007/09/24)

披荆斩棘赢民心

安倍晋三执政近一年,荆棘载途,步步维艰。

上周受委农业水产部长的远藤武彦,又因金钱丑闻被迫下台。这是安倍内阁的第4位部长,也是第3位农长黯然下台。

我想起了不久前在日航酒店的早餐会上,有人忍不住含蓄地问安倍内阁顾问之一的世耕弘成:“日本到底怎么了?”语毕,宾主心照不宣地笑了。

7月下旬,日本驻马大使馆公使片山和之亲口证实,首相安倍晋三将报聘官访大马。隔没几天,日本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惨败成了各报头条。
《朝日新闻》友人吉田贵文还特意传真了一份新鲜出炉的全国紧急民意调查的分析报道给我,当时安倍内阁的支持率从执政时的63%跌至26%的新低。

无论如何,安倍如期地于8月23日率领240人的商贸团到访大马。那个早餐会上,世耕弘成坦承支持率下降的原因之一,是选民不满安倍处理阁僚丑闻的手法。

安倍回国后,旋即在8月 27日宣布改组阵容。尽管被形容为“新瓶装旧酒”,不过,《朝日新闻》等各主要媒体的民意调查都显示,安倍内阁的支持率稍回升。可惜的是,一周蜜月期过后,又传丑闻,又一波冲击。

安倍于去年9月26日自小泉纯一郎手中接任首相迄今,共有4位内阁部长因金钱丑闻或讲错话而下台,其中前农长松冈利胜更于5月28日上吊自杀。先后下台的是前防长久间章生(7月3日)、前农长赤城德彦(8月1日)及远藤武彦(9月3日)。

日本人在政治上是乐观的悲观主义者。本质上,对政治极度悲观,苦无杰出领袖;乐观的是,纵使国内政治生态乏善可陈,也无碍经济领域的成就,对亚洲而至全球经济体,日资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犹记当年逛横滨商店街时,店主以日语热情招呼“自己人”,我表明是大马人,他哦的一声,竖起大姆指:“马来西亚……马哈迪首相!”。
今年国庆,美国总统布什推崇首相阿都拉的领导:“善用社会的自由和开放,将失意情绪引导至积极面” 。在国际聚焦等看大马政坛笑话时,拉伯确是以柔克刚化解了。

如何摆脱丑闻缠阁的政治宿命,是考验安倍政治智慧和领袖才能的关键时刻,唯有披荆斩棘,才有机会赢回民心。

*原载《南洋商报》互动部落格(2007/09/07)

森林探险记

也是时候洗涤心尘了。

不是第一次走进森林,却是第一次步步心惊,因为前头有许多未知。

在城市派对和肯逸湖水疗度假村的安排下,我们一行媒体人亲身体验森林探险。

进入森林前,度假村运动与休闲部经理阿都拉迪夫提醒我们须注意事项,包括橙、红色的服装是大忌,迷彩的绿、棕色才是安全色调。

大伙儿都很懊恼召集单位没有在出发前通知,最担心的莫过于阿都拉迪夫称为“朋友”的水蛭和“不知道会遇见什么动物”。

他说,如果闻到动物的味道很浓烈的话,表示牠们还在颇远处,可是动物的味道很淡时,牠们实际上已近在咫尺。

有人赶紧把裤管塞进襪子里,因为那是水蛭侵占的入口。有人临阵退缩,大队走进森林没两步,在后头把关的传话通知领队,说有两个人先行退下了。

森林探险的精彩,在于一众媒体人的真面目。这边厢,一位裤管裹不住小腿肚的电台男主播,边上山边录取虫豸声制作节目;那边厢,一位美女摄影师身穿绿色Tube迷你裙搭配深绿色披巾,倚靠在参天的古木下娇媚地摆甫士,其他人争先恐后地捕捉美丽的倩影。

战战兢兢地完成区区15分钟的森林探险,大伙儿在岸边欢呼“成功了”,只见那位担心水蛭的男主播失望地说:“我已经准备了相机,要让水蛭吸个够,然后拍下牠们胖嘟嘟的样子留念。水蛭怎么没出现呢?”

(原载《南洋商报》互动部落格2007/08/23)

乱世火种不灭


躬逢亚洲杯足球赛,南洋网上载的美联社新闻录像,让人看到一颗在战乱中闪烁耀眼的明星——伊拉克。第一次杀入决赛就凯旋而归,这个冠军杯,烙印着伊战4周年血染的风采。

2003年3月20日,美英攻打伊拉克,我在东京翻译《朝日新闻》记者野岛刚从伊拉克捎回来的战地报道,在文字上的炮火中认识伊拉克。

同年5月1日,布什宣布胜利,战火熄灭,乱世却掀开序幕。战后4年来,伊拉克演变成美军和国际恐怖组织交锋的战场之一,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此起彼落,而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的仇杀不断上演,血雨腥风,人命如草芥。

联合国驻伊拉克援助团的报告显示,2006年共有3万4千多平民在各类暴力事件中送命,远远超过伊政府宣布的1万2千多人。而一代枭雄萨达姆于12月30日凌晨被处决,也写下2006年伊拉克大事记的末章。

4年来,美对伊政策备受争议,据说军事成本高达每秒钟4千美元。布什痛定思痛,换了防长,依然千方百计增军援,一再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撤军时间表。美对伊新政策显然无法遏抑杀戮,无辜平民继续陈尸街头,而呼吁撤军的声浪愈来愈高。

7月杪,伊拉克足球队捷报频传,巴格达街头却弥漫血腥味。杀入决赛圈时,两起炸弹袭击夺走55条人命,135人受伤;夺杯狂欢时,有人朝空中鸣枪,导致7人被流弹打死,50多人受伤。

重要的是,伊拉克队借此良机向全球表明心迹,直言最大的心愿是“美国从伊拉克撤军”。这个愿望如晨钟暮鼓,敲进全球人的心坎,也敲响祈求和平的钟声。

美国驻军多年令伊拉克人迷失了方向,以为光明在望,却看不到黑暗的尽头。足球场上的胜利,给伊拉克人不少心灵慰藉。一位伊拉克人自豪地说:“只要团结一致,就可以做到任何事情。”

平时为美联社新闻录像作旁述时,对伊拉克人的宿命万分感慨。这一回见他们捧杯,笑中依稀有泪影,心里突如其来的感动,想起一句话:“石在,火种不灭”。

*原载《南洋商报》互动部落格(2007/08/08)

文化渗透力

每年的盆舞节(Bon Odori),总会让人见识到日本文化渗透大马的张力。7月14日,莎阿南Panasonic体育场掀起盆舞热潮,数万人闻乐起舞,乐在其中。自1993年以来,逾十年如一日,而今更成了雪兰莪州的文化活动之一。

今年是我国独立50周年,也是马日友好关系50周年,因此今年的盆舞具有双喜意义。这个属于日本人的节庆,大马人却占了95%,在传统乐曲和舞步中,感受日本人迎接祖先灵魂归来团聚的喜悦。

今年的筹委会主席角田道彦受访时说,日本乡镇庆盆舞,最大规模的也不过三几百人。去年,他初到大马参与莎阿南盆舞节时,见到数万人齐舞,叹为奇观。

我想凡是见识过大马盆舞节的日本人都会有同感。日本节庆特别多,长年是夏的大马,自然是进行夏祭为佳。盆舞节不但在雪兰莪州,在北马和南马也同样掀起热潮。

前首相敦马哈迪是在1982年倡议“向东学习”政策,鼓吹国人学习日本和韩国人的勤奋和团队精神,派遣学生和工人到日韩两国深造和受训。当年学日语蔚为风气,对日本文化有兴趣的人也不少。《赤的疑惑》、《阿信》等电视剧更是红极一时,深深地打动无数剧迷的心。

随着国际大气候的转变,日本经济陷入谷底,取而代之的是韩风席卷亚洲。《大长今》电视剧家喻户晓,“东方神起”和Rain等歌手在本地开唱也卖个满堂红。

文化是民族的根,也是渗透性强的武器。日韩积极开发文化创意产业,在国际舞台上进行角力战。韩流狂袭亚洲,当然也没放过日本。

2003年,当我在日本看到电视首播《冬季恋歌》时,身边的日本友人和韩裔留学生都不知道裴勇俊是谁,很快的,日本失守了,据说裴勇俊踏足成田机场时,引起驻守在那儿的近千名中年女性粉丝大骚乱。

无论如何,文化的渗透需要时间。日本文化渗透大马民间多年,盆舞节人头攒动的场面,足以说明其影响力。在这方面,韩流略占下风。

*原载《南洋商报》互动部落格(2007/07/24)

2007年10月26日星期五

掌声响起


2007吉隆坡嘉年华热热闹闹地掀开一整个月活动的序幕。在文化宫的舞台上,各国代表各有各精彩,林林种种的乐器齐鸣如百川归海,带出“音乐跨越国界”的主题。


这项活动再度撮合了日本钢琴家鬼武美雪和蒙古马头琴演奏人依拉娜。鬼武受访时有感而发:“日本观众需要再教育。”


她说,一般观众对于优质的表演,都会报以掌声,而不入流的演出,肯定会嘘声四起。在日本,买票进场观赏演出的大有其人,看完也毫不吝惜掌声,但遗憾的是,掌声平平,让人完全无法感受他们内心所想。


没有激情的掌声,是因为没有共鸣?


鬼武的一番话,令我想起一则娱乐消息。据说谢霆锋刚出道时,有次受邀到大陆参与群星演出。别人演唱时,观众热情欢呼,轮到他出场,甫一开腔,就眼前一花、身上一点一点地痛开来。定睛一看,原来是观众席如雨点般飞溅而来的荧光棒。喜恶分明的中国观众,实在也太不客气了。

《南洋商报》比国内其他平面媒体更早跨向多媒体,自2005年7月起在南洋网增添有声有色的录影片段。两年来,从国内到国际新闻、娱乐新闻及特别企划的录影片段,上网的不下7千个。

在官方场合,多媒体也曾录制两个国语版新闻片段,一个是配合社会新闻组透彻报道的《电眼助威90秒擒匪》,烧成光碟赠予全国总警长丹斯里慕沙哈山。
另一个则在629国安部媒体研讨会上播放,把观众带到“民生民声交流会”现场,一睹华、巫、印裔同胞如何踊跃提问,而国安部副部长拿督胡亚桥和当地警官如何诚意应答。

《朝日新闻》的友人津津有味地浏览南洋网上鬼武美雪和依拉娜双琴合奏的录影片段,而回到日本的鬼武美雪和依拉娜,也征询能否将片段放上个人网站,以飨粉丝……

多媒体小组乘搭互联网世界的直通车,将《南洋商报》的种籽从国内撒向海外,也许在短期内不见其“利”,却是作为文化产业的媒体飞向国际海洋的一小步。

两年来,尽管掌声寂寥,但我知道,掌声中是有激情的。

*原载《南洋商报》互动部落格(2007/07/09)

情归十大


那一夜,歌舞昇平,我们仿佛进入时光隧道,重温十大光辉绚丽的历程。

621十大光辉20载晚宴,场面说不上盛大,却是温馨的,因为许多过去式的人物,重现眼前。

在十大,我也是过去式的。这次配合20周年而制作“情归十大”录影片段,我再次走入十大校园,感受华社热爱华教不言倦的心。

在十大20年筹款史上,各校成绩不俗,尤其是吉隆坡州立华小和坤成二校,先后在2003和2004年创下纪录,在短短的两至三个月内,筹获602万及635万令吉义款。

州立华小自1990年起四度搭上十大列车,而今学校门面富丽堂皇。2003年,那位出了100万还为策划筹钱失眠了好几晚的潘斯里,老实不客气地对我说:“这份荣誉是我们给南洋的!”

作为一家中文媒体,我们的角色扮演是筹划节目和宣传,筹款成绩胥视各校董家教团队的凝聚力。20年披星戴月,十大走过逾500所华校,不少学校一而再、再而三地寻求十大协助筹款,对南洋十大的信任和爱戴不言而喻。

坤二迁校所需经费庞大,筹款一波接一波,终于告一段落。如今校方在新址辟了一条路,泥泞颠簸,却通向广场般壮观的半完成建筑物。董事长蔡明桦坦言:“教育是长远的路,就算换了校长、董事长,接班的人会继续出钱出力,给我们的下一代打造更理想的学习环境,让华教源远流长。”

十大团队亦然,台前幕后的面孔换了又换,角色扮演从不懈怠。报人能够掏出的,尽管不是花花绿绿的钞票,却是一颗颗挚诚的心,善用报社资源发挥报人天职,在华教的长征路上,尽一分力。

十大的光辉,当然是属于全体华社的。

(原载《南洋商报》互动部落格2007/06/27)

一蟹不如一蟹

春天的北海道,贵为日本海鲜之源,当季美味的海产令人垂涎三尺,海胆、鲑鱼卵、扇贝魅力难挡,而螃蟹更是北海道海鲜之首,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著称,跋涉千里而来的大马美食家当然不会错失。

步入札榥“北之美食家”,食家们先捧起蟹腿特长的帝王蟹,留住一张张美丽的“蟹影”。移步到内厅时,巨蟹已经成了盘中餐。

这时,北海道电视台的记者和录影师早在餐桌旁等候,等的不是美食,而是外国老饕的专访。先问赏味感言,然后抛出一道问题:“如果没有了巨蟹,你们还会来北海道吗?”

原来俄罗斯政府为了保育蟹源和防止偷捕,今年3月1日起宣布活蟹出口的禁令。虽然禁令未全面实施,不过对大量进口俄罗斯活蟹的北海道,难免首当其冲。

2006年8月16日,在日俄两国有主权争议的南千岛群岛附近,一艘日本渔船涉嫌偷捕螃蟹,遭俄国边防巡逻艇开枪射击,一名日本渔民中弹死亡。这是日俄两国50年来首次在具争议海域发生的命案,似乎也是活蟹出口禁令的伏笔。

据悉,螃蟹是俄罗斯重要的出口水产品,由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螃蟹资源日渐枯竭,因此俄方加强遏止螃蟹偷捕行为。日本渔民命丧俄枪口一案,两国各执一词,而眼前最现实的是,日本供应商和国内外老饕都没得“入口”了。

日本人爱吃螃蟹,尽管价格不菲,倾囊吃蟹的大有其人,俗称“蟹道乐”(kani douraku)。北海道著名的四大螃蟹,包括毛蟹、帝王蟹(又称多萝菠蟹)、堪察加拟蟹和花蟹。而近九成的帝王蟹是自俄罗斯进口。

过去,北海道螃蟹既便宜又好吃,近期俄罗斯一闹,螃蟹价格悄悄调涨1.5到2倍。一旦俄罗斯全面禁止活蟹出口,连外国食家也不禁皱眉了。

如果没有了俄罗斯活蟹,业者又如何呢?我转问北之美食家的店长,只见他一脸爱国者的神情:“没关系,我们还有其他螃蟹和鱼鲜。”

日俄岛屿主权之争,衍变成餐桌上的议论。一只螃蟹引发血案,也引爆网络谩骂,俄方痛斥日方“偷”食材,而日本业者孰可忍孰不可忍,明知蟹源等于财源,不卖就不卖,谁怕谁?

日本知名的螃蟹料理店“蟹将军”,偌大的招牌高挂札榥本店顶楼,俯视招摇过市的食家。如果俄罗斯活蟹销声匿迹,北海道这个海鲜之源能否依然魅力不减呢?正牌食家应该会扼腕叹息:“一蟹不如一蟹”。

*原载《南洋商报》互动部落格(2007/06/12)

2007年10月23日星期二

红白祸不单行

生命中最甜美的也许最容易变质,例如恋情和幸福。在网上惊闻“白色恋人”变质,心里忐忑,因为从北海道带回大马的最后一个“恋人”,几经转折,又飞到东京伊藤家,不知道会不会出事。

我很快收到伊藤政彦的回邮,他说不只是白色恋人曲终人散,连拥有300年历史的赤福也长眠了。

北海道著名巧克力饼“白色恋人”(shiroi koibito)和伊勢名产“赤福”(akafuku)先后爆出丑闻,在今年8月15日和10月12日起无限期停业。

据说,过去11年来,白色恋人被窜改赏味期限,由四个月延长至五、六个月,而部分产品含有大肠菌、黄金葡萄球菌等,对某些人的体质会造成食物中毒。赤福则被揭发将重新包装的商品,印上较后的制造年份,欺骗消费人长达34年。

嗜甜的日本人对巧克力情有独钟,每逢情人节,欧洲进口的高价巧克力十分抢手。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石屋制菓公司将欧洲曲奇饼创新,在两块饼干中夹一层甜甜的白色巧克力,自1976年推出以来,深受日本人喜爱,而且标榜产品不外销,不但是日本人,连台湾人也特别喜爱北海道的白色恋人。

赤福是创立于江戸時代中期的宝永4年(1707年),跟日本传统糕点不一样的是,一般糕点用糯米包裹红豆馅,赤福则采用红豆馅包裹糯米。拥有300年历史的赤福晚节不保,被日本农业部揭发将用剩的原料冷冻起来,过后解冻重新包装时,印上第二阶段日期作为制造年份,有诈欺之嫌。

创业难,守业更难,管理人当自重。石屋制菓公司60年信誉和赤福300年老字号毁于一旦,令日本民众哗然。这两家公司的网站都张贴着道歉启事,网民更是议论纷纷。

留言板上有一则当选最佳感言的这么写道:“被白色恋人背叛之后,大家面红耳赤地争辩,结果福不再来,而始作俑者唯有铁青着脸……”

日本人爱用红白作色,到底红白象征着什么?伊藤政彦言简意赅:“那是日本国旗的颜色”。

祸不单行、福无双至,红白糕饼“伪装”造成的最大伤害,正是“日本产品安全食用”的国誉。

*原载《南洋商报》互动部落格(2007/10/25)

2007年10月22日星期一

网上新闻广播


在南洋网上的这位主播是谁?好奇的是,到底有多少人点阅?

曾经有人说,写专栏就像脱光衣服给别人看。我是脱了好几次,有时觉得脱得还不错,有时觉得滥。有些心情想跟人分享,却不能脱光光说到明。

拥有过当主播的岁月,自理、自我要求,然后每一次播报都会存档重看,希望下次会更好,包括语音、表情和形象。

能够全心等待上镜,在上镜前又能先念几遍新闻稿的话,往往会很顺利。要是碰到有事要忙,忙到最后一刻还搞不清楚新闻内容的话,往往NG好几次,NG到自己也没有信心了。

面对镜头,最基本的信心是应该有的,不过,更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的弱点。回想当初自己在费思量、又忍不住争取的时候,还搞不清楚自己的弱点,旁人也不敢指正。

后来,立定决心要做什么像什么,加上有机会上课了,终于明了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导师老实不客气的指出我一箩筐的语音问题,我差点信心崩溃。好几次自我重建信心,最后在正式上课时,一五一十道出当初差点没信心面对镜头的事,导师有点错愕,似乎怪我太经不起批评了。

要是经不起批评,就不会有今天。尽管不是最好的,至少我可以继续信心满满地面对镜头,就像我曾信心满满地面对数以千计的观众(在云顶云星剧场举办十大颁奖礼那次)。也许不是信心,而是镇定。

越是不被看好的,越要有信心,有信心找出弱点、加强实力,一步一步走向专业。

2007年10月16日星期二

憧れのセリンバ(Serimba)


石凌波是我向往的地方(憧れのセリンバ,Serimba)。尽管双十节那天我是以狂笑掩饰内心恐惧,脚步匆促地离开那片乐土。

这片水蛭的乐土 ,未来可以是我的乐土。(森の陰で滝が流れ、虫の鳴き声が聞こえる。都市から1時間ぐらいドライブしてゆめ見よう。自然に囲まれてセリンバというところです。)

初次见面,我一步一步地思索,试图勾画出美好的未来。

有块大石在入口不远处迎宾。洪古说是石英,我如获至宝,虽然没有办法搬回办公室摆放,却快乐地想象在石上刻着“石凌波”三个字的豪情。

青翠茂密的山水间,蕴藏着很久以前的心灵感召,有宗教、人文、生态、宇宙种种奥妙。内心渴望重温过去未萌长的智慧,在俯拾岁月痕迹之际,不得不省思这些年来深深埋藏且已枯萎的智慧苗。

当年形容我“聪明”的人已经迈入古稀之年。也许我应该后悔没听从他的劝告,那丁点小聪明就一直停滞在当年那个阶段。烟尘依旧,人面已非。

沿着烟尘之路走过23个年头,也是换轨道的时候了。再走下去,难有大突破。就把石凌波当作自我增值的机会,对自己有所要求、对自己要更严谨,才不枉那片山水。

在石凌波那天,水蛭拦路招呼,我惊吓得拔腿就逃。看来要经营这片山水,先得请水蛭让让路,免得吓走觅石寻波之客。

2007年10月8日星期一

走向石凌波

朋友有个好介绍,要我回归石凌波。我决定先走一趟,呼吸一下石凌波的灵气。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从图片中看得出石凌波有灵气,那种让人洗涤心尘的灵气,所以我确实很想去亲近它。
如果爱上它,也许余生长系此地,将尘嚣抖落山水间。
前个晚上,看清谈灵异节目时,突然顿悟,未来老板也许在言语之中,要我思考的是,能否融入石凌波的灵气之中。
作客固然是件好事,长伴却不能不好好思索。
在山水间举办人文活动是颇理想的事,可是这份山水缘能否成功,胥视天时地利人和。
山中一草一木皆有灵气,宫崎骏的动画片曾让我动容,尤其是森林万物恢复生机、绿意盈然那一幕,我的内心充满喜悦。
喜欢单纯的喜悦,向往回归原始的境界。最重要的是,走向石凌波的每一步都必须是踏实的。

2007年10月7日星期日

望月前言

哈,我终于有了自己的部落格。
我喜欢望月,那是日本人的姓氏,我却只是喜欢望月那种茫然的感觉。
是的,到了这个年纪,也不应该茫然了,可是生活总是令人经常茫然。保留了近四成的能量,每天的生活只耗六成,也许更低,因为太多的客观因素让我无法突围、发挥。
我知道生活是个循环,稍歇不是坏事,因为前路漫漫,保留一点能量才能在适当的时候全面发挥。
偶尔望望月,提醒自己大自然法则,就是生生不息。
走慢几步,是为了将来走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