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7日星期六

谏言与远虑

东京台场一家大商场的通道旁,有个中文和韩文的告示牌,让我们一行人看傻了眼。不懂韩文,情有可原;反观中文,字字相识,却句句成谜。

“顾客各位:小孩的地点,是通行路。因为变成他的客人先生的通行的妒碍,不站住给我。”

职业病发,于是将这个词不达意的告示牌拍了下来。当晚跟日本友人有约,谈起这件事,恰好数码相机随身带,立即向她展示照片。

略谙中文的友人看了一会儿,恍然大悟:“应该是电脑翻译软件的问题,把原文照译,而使用者选错了词汇。”

她逐字斟酌,很快地将原文(日文)写了出来,翻成中文应该是:“各位顾客:这是公众的通道,请不要围聚在这里,以免妨碍其他客人出入。”

告示牌上的“小孩的地点”,原来是“这个地点”或“此处”。友人说到这里,突然对我起了戒心:“你千万不要报道,要不然我们日本人很没脸。”

她一脸惊恐,让我有点错愕。省思之下,也许是自己急于揭发的样子,令她心生恐惧。

我放缓语气,很诚恳地告诉她,如果不纠正,这个告示牌将永远是个笑话。不如让我把较正统的中文寄给店主,在不少中国游客出入的通道上,可以传达正确的讯息。

素来注重礼仪的日本人,事事“远虑”(enryo),避免谈话间让对方难堪,更何况是纠正错误,结果客套流于表面。

为了国誉,与其远虑,让错误继续存在,不如即时纠正。进谏要诚恳,纳谏要有度量。跟时间竞跑的新闻工作者,更容易出错,同样需要读者善意提醒,才不会沦为“没有错误不是报章”的局面。

*原载《南洋商报》互动部落格(2007/10/09)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