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0日星期四

Taipei Taipei:还要独流多远多久?

前言:
2010年12月16日至22日,偕摩羯女随团到台湾旅游一个星期,将所见所闻所思约略记下,作为这段旅程的注脚。这篇文章在新浪被禁了,改放这个空间,应该没啥限制。

(一)谁不谈政治?
旅台期间,巴士经过台北街头一处群众围聚的地方,团友纷纷望向窗外,好奇的问:“发生什么事了?好像很严重……”导游施施然道:“SNG车都没到场,小case啦!”
SNG连线(Satellite News Gathering),是台湾电视新闻台的镇台之宝,抢先机,就赚到了。这两年来,拜扁弊案所赐,台湾新闻台真的赚到了,不但比其他娱乐或戏剧台更吃香,连亚洲新闻自由榜的排名也抢在日本之前。
“要看骂来骂去的,从51台到55台都有”。导游说。“在台湾,我们什么都骂,因为不骂就不会进步。”
他不知情的是,我们启程来台之际,领队在机场简短汇报的第一句话居然是:“No politics(勿谈政治)……”
我们很听话,玩了几天没人过问政治,开口闭口扯上政治的反而是台湾导游。他口沫四溅的说:“台湾自由民主,我们敢怒敢言,谁不谈政治?”
原来领队嘱咐我们勿谈政治,是让台湾人自己谈,而我们在台北101大楼、台北市菊宴的场外,总看见有人举牌抗议,台北花博更甭说了,据说是因为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也在这期间(2010年12月20日)访台,停止迫害法*功的呼声紧随他的脚步,所到之处确实引人注目,有些团友好奇趋前去问,而导游也善意提醒:回国之前,把这些照片删掉吧,听说你们的国情不容……
台湾,确实民主自由。

(二)米奇老鼠来了
台湾导游提及中国游客时,语气和神情令人受不了。三个字:太骄傲。
第一次,他在景点突然冒出一句:“Mickey mouse来了!”我们感到诧异,回到巴士上,他才道出原委。
原来台湾导游之间流传一句暗语,将中国游客戏称为“Mickey mouse(米老鼠)”,因为他们嗓门大,每到一处,声浪特别大,又争先恐后,尤其是那些初次出国的,还把许多乡土习惯带出来,沦为笑柄。过去,导游称他们为“阿中(Ah Tiong)”,后来谙闽南语的中国游客越来越多,导游采用新加坡游客的点子,改称“Mickey mouse”。
我们闻言,异口同声问:那我们的外号是什么?
导游又是一脸骄傲的说:Bukit Bintang(武吉免登)……
中国人和台湾人同宗同源,中国游客蜂拥出国消费,带动他国经济,台湾导游凭什么骄傲?我在专栏截稿日之前,找到了好题材。
那晚,在异乡挑灯写稿写到凌晨2点半,天亮后续程旅游,我对导游说,我把你写进专栏了,告诉读者,你看不起中国人哪。他骄傲的回说:写吧,我说的都是事实,我有话直说。

(三)台湾凭什么骄傲?
团里有好几位不谙华语的,导游在讲解时忽略了他们,加上路牌、景点不见英文字眼,令他们对台湾留下不好的印象,认为这个地方不够国际化。
C说:我们到中国大陆旅游并没有这个问题,为什么台湾唯我独尊?台湾的国际定位是什么?他们不打开门户迎接欧美游客吗?
我想,台湾最大的骄傲应该是经济发展吧。
谈经济,不得不提“亚洲四小龙”这个历史字眼。1979年,台湾与香港、韩国、新加坡等被喻为亚洲四小龙,台湾创造了经济奇迹,位居四小龙之首,可惜好景不常,近8年来,台湾沦为四小龙之末。所幸的是,根据国际机构预测,台湾2010年第二季经济成长率可破10%,在亚洲四小龙中的经济成长表现,不再敬陪末座,仅次于新加坡的18.8%,也与中国10.3%旗鼓相当。
说到历史文化,走入故宫看一看吧。台北故宫博物院,位于台北山清水秀的外双溪,占地面积1200亩,1965年11月12日落成。尽管从外观上看,台北故宫与北京故宫截然不同,但是整座建筑的设计理念显然秉承了中国宫廷式的建筑风格,碧瓦黄墙,雕栏玉砌,在青山掩映下,显得典雅而壮丽。目前,这里珍藏着1948年以来从大陆运来的60多万件珍贵文物。
导游滔滔不绝地数宝时,我连想起今年是“日本强制合并韩国100年纪念”,日本终于归还了部分在日治时期自韩运回国的文物,于是顺口问导游:台北故宫的文物属于谁的?他理直气壮答道:属于中国人的,你我都是中国人,文物是属于我们的。我说:我是海外华人,这些文物不是我的。他气结。
北京故宫的建筑世界第一,台北故宫的藏品世界第一。由于历史关系,海峡两岸各有一个故宫博物院,两个故宫博物院同根同源,都珍藏着大量代表了中华古代文化的奇珍异宝。台北故宫三大镇馆之宝是翠玉白菜、东坡肉形石和毛公鼎。翠玉白菜上有两只虫,一只蝗虫,一只螽斯虫。它是清代光绪皇帝瑾妃的陪嫁之物,白菜寓意清白,象征新娘的纯洁,但是白菜叶片上停留两只虫又是作何用意呢?原来螽斯虫代表了多子多孙的意思。
和翠玉白菜放在一起的这块清代的肉形石,是一块天然的石头,色泽纹理全是天然形成的,看上去完全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块。“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相信初次看到它的人不会把它当成硬邦邦的石头,因为怎么看它都像是一块连皮带肉、肥瘦相间的东坡肉。
导游在讲解镇宫之宝时,有位团友忍不住问:我们在北京看到的翠玉白菜比这棵大呢!导游闻言,脸色大变,狠狠地甩了团友一顿:夜市的货色怎跟宫廷比?
不用回头看,团友的脸色一定很难看,说穿了,团友在北京看到的是仿制商品,跟这个清朝流传下来的小白菜根本没得比,不过,导游先生,何必把话说得那么绝呢?是因为当时故宫内有很多中国游客也在看着听着?
谈政治,顺道看一看《伤痕与再生》。
我们到大溪花海农场时,途经两蒋文化园区的慈湖纪念雕塑公园。152尊从各地迁移过来的蒋中正铜像,或坐或立或骑马的英姿,大小不同、姿态各异,分布散置在4公顷的园地,名为《伤痕与再生》。
导游说,表面上看来是辟园纪念蒋公,实际上是扁刻意淡化蒋公的色彩。这些雕塑原本多散布在中小学,潜移默化灌输孩子们景仰蒋公,有一定的教育作用,如今统统收在一个纪念园区,成为全世界唯一的单人雕像文化纪念园,不知情的会以为当政者推崇蒋公的丰功伟绩,实情却是一项“阴谋”。
你说呢?
结语:地球已经调至震动状态
再过几天就迈入2011年,也是台湾欢庆“中华民国100年”的一年,在中国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条独自奔流了100年的支流,创下经济奇迹,也享有一定程度的政治尊严,拿到了100分,却不得不面对5000分强势崛起的客观现实,因为100只不过是5000的百分之二。
海纳百川是大趋势,这支流能继续独流多远多久?附录微博精彩:
(一)哥只是个传说
有人引述李敖的话:台湾是中国的睾丸,实则不然。台湾是中国的乳房,而且是乳腺癌早期的乳房,动手术切掉中国会怕疼,而且不美观,提高免疫力就可以自然痊愈,这就是和平统一。台湾是中国的乳房,日本偏要把自己的手当胸罩,日本想摸中国乳房,中国当然严词拒绝。为了发展经济忍辱负重,让摸吧,可他摸了能满足吗?
(二)丑化自己娱乐大众
邱毅爆料:看了官方統計資料令我嘖嘖稱奇,從2003年到2007年,民進黨拿人民的納稅錢買新聞、買媒體、養媒體,其中電子媒體最大宗的是「民視」金額高達5億6仟多萬元,平面媒體最多的是自由時報,其中民視的老闆正是推動台獨公投的蔡同榮(被稱為蔡公投)。
除了民視以外,排名第二名的是「三立」,尤其在2005年至2007年間,陳水扁為了遮掩其貪污惡行,用金錢捧出三立大話新聞的鄭弘儀,換句話說三立大話新聞的鄭弘儀就是幫助陳水扁貪污、洗錢的幫兇與共犯。

2010年12月25日星期六

旅遊了 28 國才知道

旅遊了 28 國才知道

1.到了中國,才知道只生一個孩子好。
2.到了臺灣,才知道罵祖宗還可以面帶微笑。
3.到了香港,才知道明星都戴著口罩。
4.到了日本,才知道死不認帳的人有時候還會很有禮貌。
5.到了韓國,才知道亞洲足球使上帝都差點瘋掉。
6.到了泰國,才知道看見漂亮妹妹先別慌著擁抱。
7.到了新加坡,才知道為什麼四面都是水,還向別人要。
8.到了印度,才知道多貴重的人都得給牛讓道。
9.到了印尼,才知道為什麼華人夜裏睡不著覺。
10.到了阿拉伯,才知道做男人是多麼的驕傲。
11.到了法國,才知道被人調戲還會很有情調。
12.到了西班牙,才知道被牛拱到天上還可以哈哈大笑。
13.到了南斯拉夫,才知道為什麼有人不願回到祖國的懷抱。
14.到了奧地利,才知道是個乞丐都能彈上一支小調。
15.到了瑞士,才知道開個銀行帳戶沒有十萬會被人笑。
16.到了丹麥,才知道寫個童話其實可以不打草稿。
17.到了義大利,才知道天天吃比薩臉上都可以不長膿包。
18.到了希臘,才知道迷人的地方其實都是破廟。
19.到了梵蒂岡,才知道在其境內任何地方開槍都可以打著羅馬的鳥。
20.到了美國,才知道不管是誰,亂嚷嚷都會中炮。
21.到了加拿大,才知道面積比中國還大的地方,人比北京還少。
22.到了巴拿馬,才知道一條河也代表了主權的重要。
23.到了巴西,才知道衣服穿得很少也用不著害臊。
24.到了智利,才知道火車在境內拐個彎也很難辦到。
25.到了阿根廷,才知道不懂足球會讓人暈倒。
26.到了南非,才知道隨時會被愛滋吻到。
27.到了撒哈拉,才知道節約用水的重要。
28.走遍非洲,才知道人吃人有時候也是一種需要...。
extra
到了马来西亚,才知道牵手也会接传票!

--------
我的老同学旅游了近50国才知道,最好是自己的国家。于是她开始乘搭火车,一个地方一个地方走,一幢建筑一座楼慢慢看,大有领悟:每一幢楼都在诉说着这个国家的故事……
I love M sia

2010年12月21日星期二

云淡风轻:米奇老鼠来了

到台湾旅游,在景点和酒店经常遇见的,除了同乡和芳邻新加坡人之外,最多的就是中国游客了。第一次,台湾导游在一处景点突然冒出一句话:“Micky mouse来了……”我们听得一头雾水,回到巴士上,他才向我们道出原委。
原来台湾导游戏称中国游客为“米奇老鼠”,因为他们习惯了说话嗓门大,走到哪里都会听到他们的声音,尤其是一些初次出国的,往往带着“乡土”习惯出门,导游看在眼里,窃窃私语,背转身就说长道短了。
我们听了,异口同声问道:“那我们的外号是什么?”
导游笑说:Bukit Bintang(武吉免登)。
1979年,台湾与香港、韩国、新加坡等被喻为亚洲四小龙,台湾创造经济奇迹,位居四小龙之首,可惜好景不常,近8年来,台湾却沦为四小龙之末。所幸的是,根据国际机构预测,台湾2010年第二季经济成长率可破10%,在亚洲四小龙中的经济成长表现不俗,不再敬陪末座,仅次于新加坡的18.8%,也与中国10.3%旗鼓相当。
事实上,台湾人早在30年前就出国旅游,和近年来大批拥到海外消费的中国游客相比,算是“老鸟”了,看见“笨鸟学飞”,难免会掩嘴偷笑,优越感油然而生。
据说“米奇老鼠”的称号,是新加坡游客教会台湾导游的,这也让我联想起新加坡人口中的“联邦人”。新马两地一衣带水,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有很大差距,“联邦人”三个字听起来好刺耳。这当中同样是优越感作祟,就像是有钱人见惯大世面,看不起土里土气的邻居或近亲。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增长,民众消费力日增,出国旅游花钱如流水的不乏其人,成为全球旅游业觊觎的目标,转态最快的算是现实的香港人吧,回归前没人瞧得起“阿粲”,回归后看到了庞大商机,人人抢学华语迎接中国客。尽管我们的台湾导游批评中国游客的礼仪欠奉,他不得不承认,这些客人的衣着打扮越来越有“质感”了。
中国游客周游列国,消费能力之高足以带动各国经济,包括为日本市场增添活力,而美国亦从中受益。据悉,2010年1月至7月间,中国游客访美人数增加了59%,纽约占了约30%,至今年年底,预计将有20万名中国游客到访纽约。
有钱肯花钱固然是好事,身为泱泱大国的子民,出国在外,观察别人之际也被别人盯,批评别人之余也被别人评,因此言行举止应有大国民风范,才不至于落人笑柄。
联邦人与米奇老鼠共勉之。

(原文刊于22/12/2010《言论版》)

2010年12月6日星期一

云淡风轻:李明博与敦马30载情

首尔上个月中旬风光主办G20峰会,不及两周却传出朝鲜炮击韩国延坪岛事件,导致朝鲜半岛陷入紧张局势,而美日韩三国外长会谈订于12月6日下午在华盛顿特区举行,就朝鲜接二连三的挑衅,积极讨论应对方案。在这个节骨眼上,韩国总统李明博无意更改官访大马的行程。
根据韩国大使馆消息,总统李明博将如期于12月9日至11日访马。事实上,李明博与大马最深的渊源,是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及槟城大桥。
1969年,已故敦林苍佑将兴建槟城大桥列为党选首要政纲之一,后来敦林如愿以偿成了第二任槟州首席部长,但建桥工作却拖延整整10年,在1980年才正式招标。据说当时共16家跨国公司投标,最后“意外地”选中韩国的现代集团企业,除了是该集团于1971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山谷兴建一座不能打桩的铁桥的成功记录而夺标,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当时该集团的总执行长(CEO),也就是今日的韩国总统李明博。
当时参与竞标工程的包括日本、法国、德国和韩国等国机构,竞争激烈,李明博屡次求见大马前首相胡申翁不遂,在机缘巧合下,跟当时的副首相马哈迪医生见面,力陈有信心以较低成本和较短时间完工。那次会谈不仅限于公务,双方也敞开心怀畅谈起来。
后来,在大马和日本即将签约之际,胡申翁以健康为由卸下首相一职,由马哈迪接任。有一天,李明博接获马哈迪来电召见,他在等候接见时,秘书告诉他,待会儿会倒茶给他。如果呈上来的是一杯咖啡,表示大桥工程不会交给他,反之若呈上的是一杯人参茶,则表示工程落在现代集团手中。没多久,李明博就闻到人参茶的浓馥飘香……。
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于1981年上任后倡议“向东学习政策”,鼓吹国人向日韩学习价值观和拼搏精神。槟城大城耗了4年时间完工,长达13.5公里,是当时的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跨海大桥,1985年9月14日开始启用,今年正好欢庆25周年纪念。
槟城大桥走过四分之一世纪,李明博也从商界转战政坛,2002年曾任首尔市长,2007年12月19日在韩国总统选举中以压倒性优势当选总统。李明博今年是首次以总统身分访马,适逢马韩建交50周年,也牵扯出他和敦马的30载情谊。
创造“平民神话”的李明博在自传《There is no Myth》(那不是神话)中,形容敦马是“马来西亚国宝”。2008年2月25日,李明博宣誓就任第17任总统时,不忘邀请敦马出席他的总统就任典礼,尽管当时已退位的敦马正跟病魔战斗,依然如期赴约。2008年10月30日在首尔全球首脑论坛上,李明博与敦马并排坐,并享用贵宾晚餐,足见他们情谊之深。
据悉,李明博此次官访行程紧凑,预料会跟我国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商讨马韩联手探勘新油田、核能及绿化工业等,也将会觐见国家元首端姑米占再纳阿比丁。在韩国多事之秋,却无意更改官访行程的李明博总统,展现了他对大马独有的情缘,这份情肯定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马韩双边经贸合作及友好关系。


(原文刊于07/12/2010的《言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