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9日星期四

云淡风轻:精神不死。华教自强


陈嘉庚纪念馆“先贤交辉”特展系列(二)之“南大精神领航人陈六使”特展日前开幕,透过精心策划的特展内容和名家开讲,让公众更了解陈六使的事迹和贡献。
在变革动荡、人心惶惶的年代,高尚的情操如浊世清流,世代传颂、历久弥新。
在物资丰裕、精神匮乏的年代,极需人文素养的提升,才不致于迷失在人云亦云和随波逐流的舆论波涛中。
踏入2017的新旧交替之际,重温伟人事迹、唤醒人文精神的价值,在在提醒我们,维护民族尊严,坚守文化的根。精神不死,正是世代相传的文化瑰宝。

南大精神非个人口号

陈嘉庚与陈六使年纪相差23岁,非亲非故,纯主雇关系,但渊源很深,尤其是在兴学办校方面,一前一后相辉映,进而衍生为今日的“嘉庚精神”和“南大精神”。
陈嘉庚与陈六使之间,有个关键年份——1950年,就在这一年,他们分别作出了人生中最重大的抉择。陈嘉庚毅然返回中国效力,陈六使则选择留在南洋贡献华社,并延续了陈嘉庚的办学精神,创建新马史上第一所华文最高学府——南洋大学。
1956年3月15日,南大正式开课,陈六使的心愿实现了,自此,也带领着南大度过无数次难关。1980年,南大难逃与新加坡大学合并为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命运,短短四分之一世纪的教育路,培育了1万2千多名毕业生的南洋大学从此走入历史。
南大既是陈六使的骄傲,也为他的人生带来极大冲击。1963年,由于陈六使支持南大学生参政,被当权政府褫夺公民权。
这个备受后人推崇的伟人,不谋眼前利,不短视心胸狭隘,在尊严和信念的支撑下,循序渐进誓为世代学子铺陈一条长远的教育路。尽管时不我予,依然赢得赞颂。
博特拉大学高级讲师徐威雄博士说:“南大精神”这个词并非在南洋大学1956年开学以后才有的。早在陈六使宣布要创办南洋大学时,《南洋商报》发表的一系列社论中提及“即将创办的大学是延续和发挥了华人在无任何援助下自发自动的兴学精神”、“南洋大学带出来了一种新马华人的期待,这种期待便是南大精神”。可见南大精神并不是个人口号,乃是深厚的历史背景下的一种精神力量。

经济立业而教育立功

《南洋商报》创办人也是当年的橡树大王陈嘉庚于1921年创办厦门大学;续陈嘉庚之后,在我国以树胶王国奠定经济实力的陈六使则于1956年创办南洋大学,双双“以商养文”成绝佳典范,不但创造就业机会,也提供教育机会,高风亮节长留青史,足以作为今日实业家的借镜。
诚如陈六使于1972年去世时挽联所写的:“经济则成大业,教育则立大功,生可谓荣,死无憾也。”
在华社和华教的长征路上,不少真人轶事深具启发性,温故知新,醍醐灌顶,在尊严被践踏、信念被动摇之际,如一盏盏明灯指引前路。没有尊严和信念的基石,成大业、立大功也不过是过眼云烟。
(原文刊于20161229《言论版》)

2016年12月16日星期五

名师早点:多生葫芦娃

20161216爱M“名师早点”:多生葫芦娃

名师早点,多知一点。
登嘉楼州政府最近推出育儿奖励引起关注。据州务大臣说,登州一年只有1万9000至2万名新生儿出世,为了达致每年2万5000名新生儿的目标,州政府奖励为人父母者,生下首名宝宝可获得100令吉,生第2名至第7名孩子,每名可获得200令吉奖励;从第8个孩子起,每生育一名孩子就可获到500令吉奖励。
过去,我们经常听到的是华人乡团组织为会员提供生育奖励,登嘉楼州可说是第一个公开奖励生育的州属。今年3月份公布的全国最新人口调查数据显示,大马华裔人口比率从2000年的26%下降至去年(2015)的24.6%,华社担心华裔权益可能受影响甚至沦为少数族群,部分领袖认为应当鼓励华人多生育。

迟婚少生育

工作忙碌和生活水平高,导致迟婚少生育,是人口增长放缓和老龄化的症结。有些华团好几年前就开始鼓励会员多生儿育女,有的给奖金,有的给金牌,但是效果不彰。由于总人口依然增加,鼓励生育并不紧急,也不是全民运动,奖励的力度远远不及邻国新加坡及其他国家。
新加坡政府自2001年初推出多项鼓励生育的措施和奖励配套,从2001年的5亿新元、2004年的8亿新元到2008年的16亿新元,接二连三的大手笔拨款,效果还是令人失望。2013年年底,新加坡政府宣布第四轮鼓励结婚与生育配套,每年拨款20亿新元,从生孩子的现金花红到住房、养育、医疗、假期和税务等多方面补贴和减免,鼓励年轻人结婚生子,希望把新加坡的生育率从1.2提高至1.5。
事实上,全球几乎一半的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同样的人口问题:宝宝出生不够多,跟不上人口老龄化。结果各国出尽法宝,鼓励国人多生育。
在澳洲,孕妇享有免费医疗保健,分娩手续费及住院费,生育一个孩子奖励3000到5000澳元,还有奶粉钱的补贴。

旅游造人奖励

在俄罗斯,每年9月12日是全国“怀孕日”,已婚夫妇可以不上班,在家专心“造人”、造福国家。刚生了孩子的妇女,在“怀孕日”前后有机会获得冰箱等奖励。
日本人为了在2030年让女性生育率达到1.8而修改法令,让3岁以下孩子的父母,每天上班时间减至6小时,还有人设计一款类似充气娃娃的假婴儿,在抚摸它时还会发出笑声,让人体验当父母的乐趣。
韩国政府在2010年决定,每个月的第三个星期三是“家庭日”,晚上7点钟,办公室的灯将会熄灭。鼓励大家回去早休息。
丹麦有家旅游公司推出一项“造人”旅游活动,只要在旅行中“造人”成功,就能获得三年的免费婴儿用品,以及一个“关爱儿童假期”作为奖励。这家公司在youtube上载一段视频,至今吸引了超过1千万次的点击率,题为《Do it For Denmark(为丹麦,做吧)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rO3TfJc9Qw)从一对老人的诉求讲述了一段年轻夫妻在旅途中酝酿“造人”的故事,里头的广告词“即使不为国家而做(生孩子),也一定会为妈妈而做(生孩子)《Do it for MOM》”据说这段视频打动了很多年轻夫妇。
对于大马华人来说,生得多不如生得好。现代24孝父母,要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最好的教育,奖励三几百块,要他们一口气生七八个葫芦娃,实在是难若登天,而且政府应当向新加坡学习,先办联谊和相亲等大型活动,撮合想结婚的单身男女,让他们为国为家而努力。
我的分享到此为止,谢谢收听。

2016年12月13日星期二

云淡风轻:素人与预言家


过去,全球的选秀节目让一个又一个素人在一夜之间网红,而今素人更上一层楼,上节目挑战天籁,打败权威,破解了迷思,印证高手在民间,大隐隐于野。
素人是源自日语的流行词汇,意即“外行、门外汉、业余的”。尽管起跑点不同,但素人也跟专业一样,幕后几经努力,积累实力,才能在大舞台挫败大腕,一举成名。于是,素人找了一个又一个舞台,期盼能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口出狂言戳中民心

没有人天生是明星,也没有人天生是领袖,素人和专家的差别在于修炼。在政坛,素人政治的崛起,体现了民主精神。爆冷击败希拉莉的第45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被喻为政治素人,他是自1952年艾森豪威尔以来首位过去从无担任公职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企业家出身,财大气粗,一脸不会为钱屈就的傲骄,屡次口出狂言却戳中无数美国人的心,燃起了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得以从脱口秀的小舞台,昂着阔步迈向白宫的大舞台,继续口沫四溅。
素人,没有包袱,可以忽视潜规则,打破旧框框,任意妄为无所畏。对权威来说,最具挑战性也最可怕的瞬间,莫过于眼巴巴看着权杖被移交到素人手里的那一刻。然而,素人的光环可以持续多久?路漫漫,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呢!
特朗普未正式就职,已经有人预言他会下台,这个人正是成功预测特朗普当选的美国大学教授。他再次预言,特朗普将面临国会弹劾,原因是他不按牌理出牌,游走法律边缘,及可能的利益冲突,而且共和党人更喜欢可掌控的副总统彭斯。承诺太多、根基薄弱的政治人物,一旦出现问题极易倾覆。
预言家有多厉害?我孤陋寡闻,只听过保罗二世是世界杯最出色的动物界“预言家”,后来无动物能及。我接待过一位自称的预言家,夸夸其谈某位前国家领袖在位时如何器重他,可惜的是,领袖下台之后,预言家也失势了,撰写预言文章却没有报社刊用。
预言特朗普下台,跟当初预言特朗普上台一样,是逆流而上的调调,不过事出必有因。

恶毒言论换来扼腕

特朗普大骂中国人窃取美国就业机会,如今又挑战一中政策,似乎忘了“抢饭碗”的中国人,也是“给饭碗”的米饭班主,将心比心,以碗易碗,恶毒言论换来的极可能是扼腕。
12月10日“2016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中国首富王健林放话特朗普,“万达在美国投了100多亿美金,有2万多名员工,如果政策搞得不好,他们就没饭吃!”中国企业在美国有一定的影响力,企业家们正在静观特朗普上台以后对中国企业的态度,才决定下一步。
据彭博报道,当天王健林在年会上表示,他已请美国电影协会主席Christopher Dodd将上述意思转达特朗普。
广东人说:有碗话碗,有碟话碟。总统态度攸关民众饭碗,砸了这一碗,能否换来更多碗,不得不三思。预言会不会成真,专家是不是“砖”家,那就有砖搬砖,有瓦取瓦。当专家变砖家,自取砖块砸脚时,看官们就群起拍砖吧!!!
(原文刊于20161215《言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