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7日星期二

云淡风轻:打造优良管理的工业园

《投资行内人》(Investment Insider)第二季启播了。率先登场的是雪兰莪州务大臣拿督斯里阿米鲁丁、雪兰莪州行政议员拿督邓章钦和雪兰莪投资促进机构总执行长拿督哈山,在短短15分钟的电视特备节目中,分享疫情冲击下的雪州投资概况和展望。

《投资行内人》第一季于去年10月份首播,8集内容聚焦于落户雪州的国内外杰出企业,而今年的第二季共有13期,由7月17日起,每逢星期六晚上播出,主题围绕在雪州工业园区的战略优势和发展规划。

在第二季第二期播出之前,我想起了近期接到的一个查询,对方物色接近巴生港口的地段,我循例推荐了三个地点供考虑,包括巴生英达岛的主要发展商Central Spectrum(CSSB),也就是第二期节目主角旗下的三项发展项目:英达岛工业园区(PIIP)、雪兰莪清真工业园(Selangor Halal Hub, SHH)和雪兰莪生物科技湾(SBB Industrial Park)。基于全球排名第12的集装箱港口——西港就在英达岛上,所以CSSB成功吸引宜家(IKEA)在PIIP建设亚太区最大的分销中心、食品与饮料制造业翘楚F&N选址SHH,以及好几家以出口为业务导向的国内外大公司。

基于疫情反复,公司严禁实体会议,更别说园区视察了,于是借由《投资行内人》节目的播出,我及时通知对方,让他透过电视屏幕一窥工业园的真貌。

这个做法果然奏效。跟园区平面图、实况照片,以及谷歌地图的搜索结果相比,他看清了地点,尤其是航拍的录影片段,将地段周遭也一并呈现在他眼前,短短15分钟内掌握了基本讯息和园区规划的粗略印象,远比视讯会议的“隔屏谈兵”成效高很多。

州政府重点推介3地区

雪州积极推广五大核心工业集群,即食品和饮料制造业、电器和电子、生物科技、交通配备,以及机械配备。目前,16个不同地理位置的主要工业园区(Industrial Park),以及200多个零星分布的“口袋地段”(Pocket Land),为五大核心集群的制造业提供落户扎根和扩展业务的理想地点。

由于投资奖掖和减免税务是由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MIDA)统一提供,雪兰莪州并没有额外的奖掖,但是通过雪兰莪投资促进机构(Invest Selangor)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前的咨询服务和协助推进项目进度,以及投资后的扶持与援助,确保各项难题能获得解决,让投资者无后顾之忧,

工业地段的价格,视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而定。雪州拥有两大港口,即西港和北港,也拥有两座国际机场,包括位于雪邦的吉隆坡国际机场和梳邦机场,更有基础设施完备、陆路交通便捷的优质地段。新一季《投资行内人》的第一集就阐述了州政府重点推介的巴生区、瓜拉冷岳和雪邦区,这些地段正是毗邻海港和机场,符合出入口贸易需求,加上多语种的劳动力,未来发展潜力无限。

未来的工业园,以“良好管理的工业园”为理念,更趋向于以人为本的规划和管理,包括环保低碳、绿化环境、围篱保安、网络便捷,有员工宿舍和休闲娱乐设施等等,将工业园区管理得宜业宜居。这些元素,是我在英达岛3年里经常挂在口上的宣传词汇。事实上,英达岛作为一个工业岛,在崭新的发展理念之下,跟25年前的发展项目相比,园区景观大大提升,我们也曾经参与雪州皇家警察联办的活动,大队浩浩荡荡地骑着脚车穿梭在工业园区和朝向西港的道路上,那次的轻松骑行,令我印象深刻。

将一座工业岛转化成宜业宜居的乐园,将工业园打造成更有活力和人性化的经济火车头,并不是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原文刊于20210729《南洋商报》言论版)

2021年7月7日星期三

云淡风轻:全民尽早打疫苗

7月6日一早,屹立于吉隆坡市的潮州大厦正门外,停放着三辆联邦直辖区流动疫苗卡车。从早上到下午,1500人整齐有序地接种第一剂新冠疫苗,安心回家。

为了落实在今年8月达到联邦直辖区80%人口接种疫苗,以达致群体免疫的目标,联邦直辖区部以流动疫苗卡车取代疫苗接种中心,采用流动方式为民众接种疫苗。雪隆潮州会馆积极响应,首开乡团先河,拨出10万元为会员和家属免费打疫苗,而公开于非会员的名额,一律收费作为流动疫苗接种计划的行政费。消息传出之后,华文报率先报道会馆的创举,引起各华团组织的关注,纷纷萌念为会员争取打疫苗。

1500剂疫苗,却有近5000人报名申请,反应空前热烈,雪隆潮州会馆不得不回拒部分非会员的申请,加上名单来不及处理,接种日期由6月29日展延至7月6日。

打疫苗如中奖

尽管好事应该分享,但为了避免节外生枝,董事们受促低调行事,不到完成任务那天都不得张扬。从商议接洽和积极部署,到完成任务,前后不足20天,接种当天一切顺利,担任义工的董事和理事们兴高采烈地“收工”。身为会馆一员的我,深深以雪隆潮州会馆为荣。

这个时节,接获打疫苗的通知,好比中奖一样,令人欣喜。疫情毫无放缓的迹象,人人都开始想方设法,尽快打疫苗提升保护力。尽管官方说“接种疫苗无捷径,不用问MySejahtera Help Desk”,但是除了天天看MySejahtera,还是得四处探听门路,也许会有最后一分钟的预约,或者“剩剂”在等着受惠人。

这种时刻,没有预约比有预约更占优势,要是MySejahtera能够更人性化和拥有更大弹性,打了疫苗就能自动调整记录,就不会浪费人民等待预约的时间和疫苗的“剩剂”。

在疫情最高风险区的雪兰莪州,“雪州冠病疫苗接种计划”(SelVAX)正如火如荼进行,在开跑的首两天,共1万8000名雪州人民接种由州政府自购的新冠疫苗。

冲击经济领域

雪州政府早前耗资逾2亿令吉采购的科兴疫苗,从7月起陆续到位,让雪州接种速度加快到每日4万剂,协助雪州提早在今年10月就达到80%人口接种的目标。

在这个计划下,主要有两个目标群。社区疫苗计划(SelVax Komuniti)将免费为25万名目标群接种,预计在7月杪就能完成接种17万剂疫苗,而工业疫苗计划(SelVax Industri)则开放给自愿付费以优先为员工接种的雇主申请,以惠及100万名经济领域员工。

6月初以来,在FMCO和EMCO的一再封锁之下,经济领域首当其冲。经济和服务的必需领域(essential economic and service sector)在三个相关单位各有标准定义之下,持有一方批文却被另一方检举和勒令停工的个案有所闻,涉及食品业和医疗用品的,看似必需领域却又不被列入名单,产业供应链的停摆,必需领域如何继续运作,也是一个大问号。

排山倒海的投诉,民间和企业的混乱,保人命和保经济的拉锯战,都是前所未有的经验积累,看起来,加速打疫苗是眼前唯一的出路。今天,你查阅MySejahtera了吗?

(原文刊于20210708《南洋商报》言论版)

2021年6月29日星期二

云淡风轻:送饭送暖送爱心

“人能活在这个世界已经是大赢家,生命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奖赏,请你不要被这个疫情打败,你的身边还有很多珍惜你的人。如果你有需要,请让我们支持你,让我们为你送上一份食物。”(取自面簿)

这一天,手机群组里刮起大爱之风,首先是报章分享面簿的帖子:凌晨三点钟四下无人之际,有人翻垃圾桶找食物,狗吠声惊动了邻居,才揭发这起“疫情悲歌”。当事人送食物的善举感动了其他网民,纷纷发动 “暖心解饥行动”,建议那些为粮食挣扎的人,在屋外举起一面白旗,让周遭的善心人适时伸出援手。“不要伤害自己或家人,不用乞讨、不必羞愧,只要举白布求救,让好心人来帮你。”

举白旗,原本是投降之意。网民发起互助运动,建议缺粮缺必需品的人在屋外挂白旗求助,用意是方便善心人辨认需要援助的家庭,可惜落在政客眼中变了调。伊党中委聂阿都不苟同这种做法,他主张穆斯林在面对考验时,应多多祷告,不应该举白旗求助。

勿以善小而不为

宗教是个人信仰,任何宗教都有引导信徒面对困境的方式,只是在饥肠辘辘的当下,每个人也有选择的权利,以解燃眉之急。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量力行善,无可厚非,但是我对手机应用程式里疯传的求救信息,经常是半信半疑的。从主流媒体的新闻衍生出群组里各种版本的信息,包括输送资源的单位、联系方式和银行账号,真伪难辨。如果要行善,务必提防骗局;如果要广发信息,必须查证来源和求救单位的虚实,以免好心做坏事。

行管令一年多以来,政府纾困方案无法触及的低下阶层依然不少,生活压力下衍生的焦虑和家暴,甚至自杀等社会问题,成了抗疫连锁效应。去年行管令之初,有些企业发动捐赠口罩的义举,而今,有能力的企业可以延伸至送饭解饥的暖心行动,援助饥饿一群。社区有组织性的救援行动,在这个艰难时刻,可以温暖更多人心。

援助有需要一群

我的前公司相当注重企业社会责任。在穆斯林心目中,施舍是一门功课,低调助人更是进阶版,有加分。小施舍如星期五早上宗教课结束后,员工自动自发捐赠食物供大家分享;大奉献如哈芝节,公司参与村里宰杀牲畜的义举,将肉块分给家境贫困的村民,这些点点滴滴让我深切体会到穆斯林所奉行的施舍真谛。

在前公司负责企业社会责任的特工队,每两周举办一次送暖行动,在指定地点派送饭盒、水果和矿泉水给街友。公司提供资金购买饭菜和安排载送,员工可以报效饼干糖果和旧衣服等,并在星期日夜晚齐聚指定地点,亲自参与和执行任务。后来特工队更加入医疗看诊的服务,也将街边送暖行动提升至探访孤儿老人院,实地视察并了解需求之后,向公司申请更多资源送至相关公益单位。

尽管一包饭一瓶水是杯水车薪,但是送暖的心,如星星之火足以燎原。有能力的企业,可以援助社区有需要的一群,有意愿的个人,可以积极参与食物分享计划。人人点燃一根火柴,家家点亮一盏灯,就足以照亮一座城。

我始终相信,对于三餐不继的人,及时送上一碗饭,比任何教诲都要实际得多。

(原文刊于20210701《南洋商报》言论版)

2021年6月15日星期二

云淡风轻:防火墙与康养梦

上星期,北京朋友到海南岛出差,在入境检疫处出示健康码后顺利通关。一入境,他赶紧将口罩除下,原来周遭已经没人戴口罩。“不能戴了,要不然会被当作病人!”

如今中国整体上控制住疫情,但人们的警惕性依然高,在群聚场所如机场和商场,人们必定戴口罩,打疫苗之后,更如同建立“防火墙”,从源头阻断病毒传播链。

反观我国,6月1日实行的全面封城令(FMCO),一如所料延长至6月28日。居家办公,我们只能隔屏撮合中国投资者和本国发展商洽谈地段,平面图测和口头讲述,远远不如现场视察的实际效益,投资项目的落实,继续面对疫情变数的冲击。

旅游免费打疫苗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曾预言,2020年起,保健产业将取代IT成为“世界财富第五波”,在疫情冲击下,各国加速推动大健康产业。在大健康时代,人们对于养生和大健康的需求,包括预防、治疗、修复、康养“四结合”。大健康时代催生的康养旅游,早已成为旅游新常态,在疫情的推波助澜下,疫苗成了另类“入境通行卡”。想去哪儿,就打他家疫苗,他家大门自然而然为您而开;有的旅游配套加入“免费打疫苗”的附加价值,向疫苗匮乏国家的有钱人招手。

防火墙与康养梦,是“世界财富第五波”的美丽愿景。在疫情严峻的当下,大国量产的疫苗占尽优势,然而各国科学家心中依然有一把火,希望研制出国产疫苗自救救人,马来西亚亦然。尽管没有受到官方的大力护航和大众的密切关注,我们的科学家依然默默耕耘,事实上,有的潜在国产疫苗已经进入第三期临床试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目前正在全球开发和测试150多种新冠疫苗,截至2021年5月3日,约有89个在人体试验中,27个处于测试的最后阶段。其中有一些是马来西亚已经获得的疫苗或还在购买过程当中。

阿尔卑斯全球控股集团(ALPS Global Holding Berhad)首席执行官兼MyGenome基因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谭铖洸医学博士说:“马来西亚完全有能力自主研发新冠疫苗,科学没有国界之分,科学团队由各国专家组成。我们的国产疫苗不会跟其他国家联名,而是会印上‘马来西亚国产疫苗’的字样。”

分子疫苗新产业

面对当前高居不下的确诊病例,他有感而发:“这次疫情的严重性,政府要负上很大的责任,当然人民也难辞其咎。如果政府不采取强硬的手段,我们不可能在短期或中短期解决这次的危机。”

他认为,政府把疫苗当成灵丹妙药,以为打了疫苗就能迅速把传播率压下,其实不然,我们应该马上采取区域性统一时间大量筛检,把阳性患者隔离。例如吉隆坡两百多万人口一次性同步全面筛检,然后在雪兰莪州通一时间筛检,这样才能逐个区域清除隐性感染者。只要有意愿,吉隆坡和雪州可以在一个月内全部筛检完毕。可惜政府似乎没有意愿这么做,唯有祈望民众自律了。

在国产疫苗的课题上,他认为“政府缺乏远见,没有在第一时间全力支持有能力的科学团队进入研究和临床试验,这是一大败笔。目前有大学开始进行研发,而政府提供的资助如杯水车薪,科学家只能靠自己和私人企业,希望短期内达到临床试验的阶段,对国家和人民有所帮助。没有疫苗的话,我们不会有未来,因为新冠病毒的病变会更频繁及更具危险性,我们必须做好准备防范未来。

“疫苗的研发,主要靠人才和资金,缺一不可。马来西亚不缺人才,只要把对的人放在对的位置上一定能成事,希望政府可以调整策略。疫苗和分子医学是人类未来的产业,人们可以通过分子疫苗作为预防医学,逐步脱离病痛的苦海。分子疫苗产业已经开始形成,希望政府不要再错失良机。“

(原文刊于20210617《南洋商报》言论版)

2021年6月2日星期三

云淡风轻:支持研发国产疫苗

抢疫苗,惊心动魄!5月26日准点上线,屡试屡败,原以为失之交臂,没想到隔了两天,5月28日收到惊喜:抢到一个席位了!

这个关键时刻,最有共鸣的话题莫过于疫苗;这个抗疫时期,疫苗是地表最强的战略物资。在此起彼落的疫情大爆发案例中,应验了黑格尔的金句:“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汲取任何教训。”

疫苗不是万灵丹,AZ更盛传会导致罕见的血栓。但是眼看单日确诊新例逼近一万时,疫苗成了最大保障,苦等不到打疫苗预约的公众,唯有靠“手”气上网抢AZ。当政府宣布6月1日实施全面行动管控令时,各类建言和诉求充斥社媒平台,在风口浪尖上,疫苗成了唯一解药。从登记到预约,大家都等不及了,异口同声问:为什么施打疫苗的进度这么慢?为什么疫苗供应这么少?为什么政府“抢”输其他国家,害得我们要为有限的剂量而抢翻天?

抗疫三管齐下

久病成医。市井小民如我也读懂了抗疫这本书,没有三管齐下,很难收效,疫情必定周而复始。三管包括人民的行动管控、每日大量的筛检和早日完成全民80%的第一剂疫苗施打率,有了群体免疫才能确保社群不受新冠病毒的威胁。这一场长期战役的弹药,就是疫苗。如果单靠海外供应,我国要耗上好几年才能落实群体免疫计划。

5月21日,韩国在美国完成“晶片换疫苗”的谈判。韩国产业巨擘三星电子、SK集团、LG集团及现代汽车宣布,未来将在美国投资394亿美元,包含晶片、新能源汽车电池等多个产业。美国则将在新冠疫苗上帮助韩国,包括将为55万韩国官兵提供疫苗,而疫苗生产商莫德纳也将与韩国生产商签署代工协议,直接在韩国生产疫苗,以提升疫苗供应效率。

在美国总统府的新闻发布会上,美国总统拜登点名韩国四大企业接受在场者的掌声,并连说三声“谢谢”。而韩国总统文在寅以韩国企业总投资额,换来1亿9千万剂的疫苗和莫德纳在韩国代工生产的协议,这是疫苗政治的双赢。

在亚洲,原本备受看好可以跟美国谈判以晶片换疫苗的是台湾。目前台湾正警急部署各项疫情管控措施,总统蔡英文亲自调度,成功向美国等预订了2千万剂疫苗,并签约订购两款国产疫苗高端和联亚,此举引起民间热议。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为了有效预防影响全球的新冠病毒,目前正在全球开发和测试150多种潜在疫苗。截至2021年5月3日,约有89个潜在疫苗在进行人体试验中,其中27个处于测试的最后阶段。

国产疫苗长远计

与其仰赖其他国家,不如自主研发,国产疫苗是珍贵的资产,尤其是面对不断病变的新冠疫情威胁,疫苗是长远的需求。从爱国情怀和经济角度来看,拥有本国标签又可以减低成本掌控价格,国产疫苗是值得推崇的,然而当疫苗碰上政治,解读就不一样了。政府会否支持国产疫苗,就跟政府会否接受企业捐赠疫苗一样,跟政治议程息息相关。

在我国,政府大批采购各类疫苗,绝大部分成本是用在疫苗的运输和保存的设施,导致原价每剂十多令吉的疫苗,以每剂百多令吉公开给企业预购,看来层层工序耗费了太多人力和财力。

有远见的政府,会支持国产疫苗的研发。在政治路上,当一日和尚敲一日钟的,自然无需为国民长远的利益而伤脑筋。

(原文刊于20210603《南洋商报》言论版)

2021年5月19日星期三

云淡风轻:防疫不力成破口

春暖花开之后,两岸展现异样风情。

5月18日,我们跟台北连线商议在线活动是否如期举行,最后议决在不明朗的情况下,暂且观望再做决定。另一边厢,第16届中国(福建)消费品全球采购交易会的绿色食品专场对接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掀开序幕,场面盛大。现场参与洽谈会者众多,在线上也促成中国企业和马来西亚、印尼及台湾食品业者的商业对接。

原定6月中旬在台北举办的在线活动,是我们在台湾第二场受影响的活动。上周三,高雄战略伙伴紧急通知,基于5月11日发生的社区感染案例,台北和高雄市极可能实行更严格的室内会议人数管控,在审慎考量下,建议将5月杪的圆桌会谈展延至6月底或7月初。

疫情突然告急,活动戛然而止,也算是新常态吧。

“模范生” 疫苗短缺

台湾媒体5月18日即时报道,台湾新添240确诊病例,2例死亡,双北新例最高,新北106,台北102。过去8天以来,社区感染病例达到1024宗。据说,台湾正与美国商议,以获取美国总统拜登计划发放的8000万剂新冠疫苗的份额。自去年全球疫情爆发以来,被誉为“防疫模范生”的台湾,目前面对最棘手的问题是疫苗来源,迄今完成接种两剂疫苗的仅占人口的1%。尽管政府危机管理效率高,但是疫苗来源不足,人口接种率低无法达致群体免疫的话,防疫依然面对巨大威胁。

抗疫和经贸一样,唯有跨越政治和边境,全球团结才有望战胜这一役。以台湾为例,从防疫科技到防疫经济,台湾表现优异,传统产业华丽转型,半导体公司业绩标青,台湾生产的晶片掌控着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命脉,而今卡在疫苗匮乏这一关,也可说是政治这一环,这个破口攸关“防疫道德”。

在社区感染病例中,从市井小民的角度来说,最忌讳的是隐匿确诊者,害得更多人身陷险境而不自知;最关键的莫过于追踪密切接触者,明明有来往却谎报没见过,缺德。从政府的角度而言,拥有资源却因政治议程而不肯救他国于水火,也是缺德。政府可以制定教条,训诲人民要有“防疫道德”,人民也应该适时发声,提醒政府要有“防疫道德”。

3月26日,联合国193会员国中的181个国家对《全球公平获得新冠疫苗政治宣言》表示支持,国际社会就公平获得新冠疫苗达成强烈共识。但事实上,完全实现公平获得新冠疫苗显然任重道远。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在安理会会议上指出,当前免疫工作“严重不平等且不公正”。在所有已完成的疫苗接种中,75%的疫苗接种集中在10个国家,“受到冲突和不安全因素影响的群体面临更高的风险”。他毫不讳言:“疫苗公平分配是人类社会当前面临的最严峻的道德考验。”

疫苗接种速度太慢

在我国,政府承诺通过全国冠病疫苗接种计划(PICK)提供免费疫苗给各州人民,最近也获准州政府自行采购疫苗,前提是所采购的疫苗必须获得国家药剂监管机构(NPRA)批准。

目前我国疫苗接种速度太慢,医学专家预估至少需耗时5年,才能达到75%人口集体免疫。苦等疫苗,人们已经不耐烦了,州政府获准采购疫苗是喜讯,尽管买疫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对于惶恐度日的州民来说,这无异是注入一针强心剂。

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也是防疫道德的表现。无论是人民或政府,欠缺道德心,防疫不力成破口,疫苗就会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原文刊于20210520《南洋商报》言论版)

2021年5月11日星期二

云淡风轻:数据与科学的抗疫战

《南洋商报》言论版 20210513

(加入Invest Selangor 一周年纪念🌹)

5月13日,原本是全民欢庆开斋节的日子,在新冠肺炎疫情第三波冲击下,首相宣布5月12日起全国进入行动管控令,我们再次屈服于病毒的淫威之下。

翻查数据,2020年5月11日,确诊新例70;一年后的5月11日,数据已经翻了56倍,达到3973宗。我们从居家防疫的牢笼中来回了好几趟,也在确诊的边缘被惊醒。

两周前,公司出现第一宗新冠肺炎确诊个案,结果全公司集体筛检,共8人呈阳性,绝大部分呈阴性的职员居家隔离,而在过去10天跟确诊8人完全没接触的6人身负重任,在公司关闭三天之后,由这6人负责看守公司,接收邮件和回复电话询问等。10天后的第二次筛检全员过关之后,大家才回到工作岗位。这起事件如当头棒喝:病毒就在你左右,一个疏忽立马中招!

这一年来,病毒征服了全球,病变如洪水猛兽,人类屡战屡败,唯独大自然是赢家。

纪录片《地球改变之年》(The Year Earth Changed)用真实镜头记录大自然之声。当人类的行动被新冠病毒束缚,地球有了巨大的改变。洛杉矶迎来40年来空气质量最好的一天、全球交通噪音减少70%、沉寂的城市传来鸟鸣、鲸鱼有了新沟通方式、水豚出没于南美洲郊区,企鹅和海龟的繁殖率大幅度提升。原本是人类寻乐子的海滩和景点,成了“不速之客”的新乐园,濒临灭绝的生物有更大的存活空间。大自然净化了,人类的战场却是哀鸿遍野。

日本政府于2021年4月23日宣布第三次紧急状态,原订4月25日至5月11日,后来延长至5月31日。一波又一波疫情起伏,连最自律和温和的日本人也忍不住怒吼。

5月11日,《朝日新闻》、《读卖新闻》和《日本经济新闻》的早报刊登了出版商《宝岛社》的广告,主图是一群正在接受武器训练的女童,在照片的正中央,有一团极其抢眼的红色冠状病毒,在“紧急事态”的红色印章另一端,写着一个口号:“没有疫苗没有药,用竹矛抗战吗?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我们)将被政治杀害。” 另一段文字则写道:“我们还要自律多久?一味无理管制,却无法做出任何改变吗?现在,应该发出愤怒的声音了。”

《宝岛社》的广告顿时成为社交网络服务(SNS)的热门话题。许多人赞扬:“说得很好”,“日之丸的竹矛,伟大的宝岛社”和“无论是战争时期或令和年代,国民仍在用竹矛作战”等激烈表述。 也有人挑毛病:“这是木制薙刀(日本传统长柄武器)而不是竹矛吧!”

根据《宝岛社》的新闻稿,广告要传达的信息是针对政府对应新冠疫情的措施“让许多人觉得类似太平洋战争结束时,迫使少女们训练竹矛这等不科学的战术”。

另外,有一组图片显示,日本100年前的“常态”跟2021年的“新常态”一模一样。当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1918至1919年),女学生们戴口罩出门,跟今时今日新冠疫情下,少女们戴口罩穿街过巷并没有差别,噩梦般的情景重现在真实的生活中。

截至5月11日,日本为国民提供了444万剂疫苗,完成接种疫苗116万剂,完成接种疫苗者占人口0.9%。马来西亚则提供177万剂疫苗,完成接种疫苗67万7千剂,完成接种疫苗者占人口2.1%。强制女孩用竹矛训练战术的年代已远去,这个年代需要科学的力量(疫苗和药物)带领全人类走出疫情的阴霾。眼前各国政府可以做的是加速推动接种疫苗计划,否则国民闭关又闭关的日子没完没了。

国民在万般无助之下,才会怒吼。政府在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谋策“抢”疫苗,加速推进接种计划,该怒吼时怒吼、出手时就出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