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7日星期三

云淡风轻:樱花与花水木的情意结

地震发生一个月后,宫城县亘理町的废墟中,樱花开始绽放。学日文多年以后,终于在《朝日新闻》研修期间看到了梦寐以求的樱花,走过好几个著名的赏樱景点,在千鸟渊初次看到夜樱,更是惊艳万分。那些铺天盖地的樱花图,一直深深烙印在脑海里,后来虽没有再度赏樱的机会,不过,311东日本大震啸之后,对樱花的思念特别多。
据说樱花原产喜马拉雅一带,不知何年东渡日本落地生根,并根深蒂固地成了大和魂的象征。人生绚烂,惟苦短于一瞬间的情意结,让人唏嘘。樱花被日本人奉为“圣树”、“神木”,彰显大和民族的精神,“人问宝岛大和心,旭日烂漫山樱花”、“欲问大和魂,朝阳底下看山樱”,樱花就这样宿命地深植在日本人的心里。
樱花到底有多迷人?旅日华人作家李长声这么形容:“樱花像泼妇,哗地开了,又哗地落了。” 当颓败的冬天刚刚过去,凄凉的景色会被樱花打破,处处萌现生机,令人振奋、欢欣。樱花满山满谷的盛况像雪景,最凄美的是樱吹雪,当一阵风吹过,樱花瓣如雪花般从树上飘落,铺落小径走道,那种凄艳震撼人心。
今年东京赏樱活动低调举行,数个知名景点相继取消“樱花祭”,为了节电,不赏夜樱、不鼓励宴会,樱花默默地由南往北绽开,最感人的是在灾区废墟瓦砾中冒出头来的樱花,绝处逢生,提振了灾民的士气,鼓励他们不向逆境屈服。重灾区宫城县石卷市约100位居民和义工日前举行赏樱活动,他们自制横幅,大字写着:“谢谢”、“大家一起迈出新的一步,衷心感谢!”
今年的樱花仿佛在抚慰受创的心灵,为灾区祈福。当粉红的、白的樱花开始凋谢、枝头路上满眼绿之际,红色的花水木开得正艳,用火红的热情,弥补樱花凋零后赏花人心灵的缺口。
樱花的花语是一生一世永不放弃,花水木的花语则是感谢、回礼,也有“请接受我的思念”的意思。季节更迭,这两种花的交替对劫后灾区有更大寓意。
明治45年(1912),当时的东京市长尾崎行雄为了促进日美友好关系,赠送樱花而获得花水木的回礼。如今,在华盛顿的波多马克湖畔可见灿烂盛开的樱花。花,化解了政治及军事上的摩擦,将彼此的思念根植在两国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事实上,《花水木》是日本流行音乐歌手一青窈在911事件后写的曲子,歌词这么说道:“我的忍耐终有开花结果的一天/希望无止尽的波浪终有风平浪静的一天/希望你和心爱的人百年好合…… ”
借一朵花水木,献给在日的恩师及友好们,請接受我的思念……。

(原文刊于28/4/2011《言论版》)

后记:
日本大使馆的东条哲郎看了这篇文章,发电邮给我说:“I just read your article about Sakura, yesterday. Very impressive article, I miss Sakura also, after read it.”
我回邮道:Thank you very much. You make my day……。:)
这是开心的事。
ハナミズキの花言葉
私の想いを受けて下さいハナミズキはミズキ科の落葉小高木。原産地は北アメリカ。季節は5~6月。花の色は、白、淡桃、淡紅。
平和の使者として東京市長であった尾崎行雄氏がアメリカにサクラを贈り、そのときの返礼として贈られたのがハナミズキです。花言葉「返礼」はここからきています。
一青窈《ハナミズキ》空を押し上げて 手を伸ばす君 五月のこと どうか来てほしい 水際まで来てほしい つぼみをあげよう 庭のハナミズキ 薄紅色の可愛い君のね 果てない夢がちゃんと 終わりますように 君と好きな人が 百年続きます

2011年4月13日星期三

云淡风轻: 相信希望,创造更美好

311东日本大地震至今一个多月了,原以为已渡过灾难初期,没想到福岛核泄漏事故被上调至7级,再度敲响了警钟。9级地震和14米高的海啸之余,最坏的还没过去吗?
日本首相菅直人于411发表感谢信,题为“纽带”(日文“絆” きずな),并标注“情谊纽带”的字样。这封谢函旨在向全世界对日本提供支援的国家、地区和个人表示感谢。
这一个月来,灾区人民和全球人都相信日本很快能重新站起来,然而核泄漏的升级曝露了潜伏的危机依然悬而未决。
据说,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等级调高至7级,与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处于同样的等级,惟福岛的核放射量只有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十分之一,套用日本官房长官枝野幸男的话:“没有直接影响人体健康”,不过连东电负责人也开始担心福岛最终会超越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灾难。
面对天灾,日本人从不抱怨;面对人祸的核泄漏危机,大部份日本人选择相信政府,这是日本人的心理素质。在这些棘手问题胶着之际,现任日本驻马来西亚大使堀江正彦即将于本月杪任满回国,可想而知他的心情有多沉重。
自2007年9月29日来马上任的日本大使堀江正彦,与《南洋商报》真正的结缘始于一场中日使馆乒乓友谊赛。小小银球传友谊,乒乓外交其实是当年的中国领导巧思推动的。
1971年,毛泽东利用中美乒乓球运动员在日本的民间交往,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巧妙地打破中美之间关系的僵局,正式揭开两国改善关系的序幕,促使实现尼克松访华乃至中美建交。此事被誉为“小球转动了大球”的乒乓外交。
作为一家媒体,《南洋商报》穿针引线于2009年12月12日撮合中国大使馆及日本大使馆参与乒乓友谊赛,除了主场《南洋商报》队之外,中国使馆队由当时的政务参赞顾景奇率领、日本使馆队在大使堀江正彦亲自领队下,浩浩荡荡前来报社参赛,结果冠军归中国大使馆,亚军主场队,日本大使馆屈居季军。
去年12月12日,我们再次举办乒乓友谊赛,参赛阵容扩大至其他中英文报章,中国大使馆基于人事更动无法参与,日本大使馆则依约而来,切磋球艺的同时,也拉近使馆和媒体之间的联系。
今年4月10日标志着中日乒乓外交40周年,在日本名古屋,庆祝乒乓外交40周年友谊赛和纪念酒会等活动如期举行,重演40年前樱花盛开季节里,中日友好之花也开始绽放的历史篇章。4月12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日本首相菅直人通电话,再次慰问灾区人民,并强调中国支持日本抗震救灾。
迈入4月,铺天盖地的樱花慰藉无数劫后心灵,一旦细雨霏霏则落英纷飞,成了凄美无比的樱花雨。堀江正彦大使即将带着大马人的温情回到苦难的国家,参与家园重建之路,跟所有日本人的心情一样,不仅仅是重建,还要建设得比灾前更好。祈福!加油!

(原文刊于15/4/2011《言论版》)

后记:
原订星期四见报的专栏,由于主编请假,顾问在家处理稿件时漏了,而我当天也忙透,没空查阅晚报,没发现脱稿的事,翌日看到顾问的电邮,有一点点不开心,因为14日是约好堀江大使在送别会之前进行专访的日子,原本想带给他惊喜,结果错失了,不过15日见报时,正好也有送别会的报道,而我的专栏文章也被顾问提升为言论版的主文,这下变成我的惊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