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心结,开心上学
前言:
“不想上课,没关系,到学校来聊聊天,吃个饭吧!” 如果校长这么对学生说,你会怎么想?
对于拒绝上学的孩子,日本学校不轻言放弃,千方百计挽回孩子的心。
神大寺小学校长齐藤物(物下加心)太郎认为,拒绝上学孩子的责任感重,倘若大人处理不当,只会加重小心灵的包袱。
(一)保持密切关系
神大寺小学是神奈川最大所小学,学生人数多达860人。2003年春天,新学年伊始,小朋友们朝气蓬勃地迈向校门,而轮值的老师在路口驻守,确保孩子们的安全。
去年神大寺小学有4位儿童拒绝上学,包括两兄弟和两位女生。经过校长和家长的努力,今年两位女生已回返课室,只剩下“哥儿俩”如旧,每天中午时段由母亲陪着回校吃午饭(供食),跟校长、老师们打个招呼之后,又潇洒回家去。
“很多时候孩子拒绝上学跟家庭有很大关系。”齐藤校长表示该校没有欺侮弱小事件。“最常见的是在家中过份依赖母亲,一旦母亲不在身边就没有安全感,因此不愿意离开母亲身边。”
一年级学生,只要哭,老师就知道有问题;三年级学生开始懂事,很多时候不开心也强忍,因此老师须特别留意。
一般上,当一位学生陆续缺课一周,班主任会向校长报告,并拨电跟家长联系,深入调查缺课原因。校方在病假、动手术等情况之外,特别处理拒绝上学个案,并向教育部呈报缺课逾30天的拒绝上学儿童。
不想上课的孩子,可到保健室聊天或做自己爱做的事。过去,神大寺小学的保健室是提供药物或休息空间予身体抱恙的学生,而今扩大至拒绝上学儿童容身之所。 “让学生跟学校继续保持密切关系,由老师陪他们谈谈天,吃午饭时跟其他同学一齐用餐,直到他们有意愿回到课室为止。”
(二)宁缺课·不吃菜
齐藤校长本身有过一次经验,当年担任班主任时,为了确保营养均衡,规定所有学生必须将“供食”吃个清光,结果有位学生开始断断续续缺课,而缺课的日子正是“供食”蔬菜多的日子(校方循例将每周食谱发给学生)。
齐藤氏跟家长联系之后,才知道那位学生平时不爱吃蔬菜,齐藤想到自己也不爱吃乳制品,将心比心,改变策略,对学生们说:“不爱吃的也尽量吃一些。”
有些拒绝上学的儿童是在家人陪同下到学校,有位家长在保健室里摇身一变成为辅导员,为女学生解答一些生活上的困扰。
拒绝上学的儿童在一段时日之后,想回到课室,又担心功课追不上。除了保健室以外,学校也会建议家长前往教育委员会属下的家庭支援中心,或由支援中心派员上门辅导。
(三)分担心理包袱
对齐藤校长来说,拒绝上学是不是一种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们的责任感很重,大人若处理不当,强行要他们上学,只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孩子的心态是很想上课,但基于某些因素饱受困扰,如果学校来电催促,他们内心更急。因此老师每天拨电也只是打个招呼,在学校,也不急着催促他们回课室上课,以免弄巧反拙。”
“只要孩子愿意到学校来,校方乐意为他们分担心理上的包袱。”齐藤校长一脸认真地说。
*原载《南洋商报》新视野(2003年6月中旬)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